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3|回复: 2

中国竹刻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8 02: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青竹刻技法
的竹刻技法


竹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1.竹材的加工:
①刮青筠:在秋、冬季节到产竹地区,选择生长期五年左右,杆直、无伤痕的向阳新竹,根据创作需要尺寸锯截成段,用月牙弯刀刮去表面青筠,刮青时手要稳,薄而匀,切勿伤害竹肌。
②防虫、防霉处理:采用浸渍法和蒸煮法,去脂、杀虫灭菌?待干燥后备用。TG5中国数字艺术在线
③造型或镶嵌:根据创造构思设计的形状,进行造型加工。若采用镶嵌造型、拼粘竹板和翻黄竹刻,需采用刮、削、刨、蒸煮、粘、压等制作办法完成。
④打磨:采用不同粗细型号的砂纸,进行粗磨、细磨、精磨加工。磨制工艺可以除去竹毛,使质地细腻,自然纹理突出。
2.上书法墨稿:经过反复创作的墨稿,可以采用直接书写在竹材上;或将墨稿粘贴在竹子上,或双钩、朱拓;不用墨稿,用刀直接书刻,运刀之前,必先构思书刻的章法、字法、笔法、刀法,然后操刀镌刻。
3.镌刻:执刀技法有正握刀法,反握刀法。用刀先审笔墨,操刀要稳、准、有力,切刻略留余地,勿滑刀害边,勿过分修饰。
4.清底和校核:清底是用专用的异形刀,如圆刀、槽口刀、角口刀、钩刀、铲刀,清铲字底。清底时要注意保护字口,切勿使点画光鲜。清底后,应将镌刻的点画与墨稿进行校核,校对办法可在已刻的点画线条内填上白粉,或用传拓办法,若有笔误和漏刻要及时纠正。
5.着色:竹刻作品为了特定的创作要求,需要在竹表面着色。施色的办法有浸色法,涂擦法,弱酸火熏法,竹子的质地、色泽具有高雅的自然材质美,施色不宜重涂。镌刻后的点画着色,应对照书迹认真施色,点画施色要与竹材表面色泽形成强烈对比,以突出点画形象。
6。作品的保护处理:为了防止竹刻作品霉变、虫蛀、干裂、变形,必须进行保护处理,一般的保护办法是在竹刻表面喷涂透明五色的清漆,也有采用光蜡,或核桃油涂擦。施保护涂料要薄而匀,切勿使用一般的油漆涂刷作品。




竹刻工具
竹子与木材的镌刻工具基本类同。但是,竹子的特殊构造性质,使刻竹工具略有不同。竹子没有木材的木射线、年轮、髓心,由竹壁形成管状,其壁较薄,竹壁的里、中、外三层(竹黄、竹肉、竹青)的构造不同,物理特性如硬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韧性三层各异,纵向横向上差别也很大。外层竹青质地坚韧,表面光滑,其坚不应刀,且易滑刀(或跑刀),里层竹黄组织疏松,质地脆弱,松、脆则不让刀;中层竹肌的维管束构造为纵向排列,纵向切削则夹刀,易造成撕裂;横向硬度大,抗切削,亦易滑刀。
针对竹材的特性,工具必须坚韧、锋利,刀具应适应竹雕的刮、削、切、冲、剔、铲、平等技法。
主要工具有:
毛料造型工具:砍刀、锯子、刮刀。
雕刻刀:平口刀、斜口刀,大、中、小各一把。
异型刀;圆口刀、三角刀、槽口刀、铲刀各一把。
竹刻工具所用钢材,要求强度高,刀刃锋利,不易卷缺一般用高碳工具钢、白锋钢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8 03: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材的选择
竹材的特性,为我们提供了科学选择优质竹材的依据。竹材的质量与竹种、竹龄、生长条件、采伐季节、竹的不同部位有关。竹材选择的基本标准是材质坚固,干缩率小,含水率低,色质纯正,富有韧性,无裂痕伤痕,无虫蛀、霉变、腐朽现象,适宜工艺加工的材料。
竹的采伐时期。竹材的力学强度稳定在壮年时期,幼竹质地疏松,强度差,老竹文理粗糙,力学强度下降。致霉、虫蛀物质幼竹含量高,壮老年竹含量较低。适伐楠竹的生长年龄,一般5~7年左右,此期间的竹材质地坚韧,弹性好,拉力和抗压强度较高,含虫蛀和霉变物质相应较少,含水率适中。凡开花的竹子,或竹干质脆、易裂或折断,不宜选作竹刻材料。
楠竹的采伐季节。在秋末或冬季期间的竹子,养分贮储在根鞭中,竹干的水、糖、蛋白质含量少,结构紧密、质地坚韧、强度高,不易虫蛀和生霉。春天是竹的生长旺盛时期,含水和养分高,纤维疏松脆弱,物理强度差,这个时期采伐的竹子易遭虫蛀和霉变。
竹的生长环境与竹的质地有密切关系,向阳山坡和竹林外围的竹子,材质坚韧,干缩率小。阳山竹和向阳的竹面色偏黄。阴山竹和背阳竹面,色泽偏绿。潮湿肥沃的密林竹子,质较疏松,强度较差,干缩率大,易开裂,黄膘竹是刻竹的较好材料。
竹刻圆雕一般选用竹根部分,适用于刻立体人物、山水、鸟禽等。刻笔筒、臂搁、扇骨,选择干直、节长的竹竿。新竹的采伐与储运。竹刻工艺竹材,要专门人员在采伐期间,在产地选竹,砍伐的新竹,要防止竹青碰伤、擦伤,竹青皮稍有伤痕,便会在竹肌内留下痕迹。在运输中,将竹子截成一定的长度,用包装材料保护好,储藏时置在干燥的室内,根部向下竖存。

竹刻作品的保护
历代传世竹刻作品,总体数量相应较少,主要原因是竹材易败坏,很难保存。导致败坏的因素有物理损伤、化学腐蚀,生物破坏。作品的收藏保护,是针对这些有害因素,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竹刻作品造成物理损伤,有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内在因素是由竹子构造特性所致。竹壁呈薄管状,管壁主要由纤维细胞和导管细胞等构成维管束的纵向排列,这种排列的构造特性,决定了纵向收缩小,弦向收缩大;加之竹青组织致密,竹肌、竹黄组织较松,外层、中间层、内层胀缩率差异很大;竹材的薄管壁构造,其弦向抗拉力、抗压力差。在外界条件如高温、潮湿、干燥、机械压力、拉力、撞击等影响下,竹刻作品裂痕、破裂、色变、碳化、腐朽。预防物理损伤的办法是在加工时,一般都要刮去青皮,待竹材干后,用清漆内外封闭,或用清质油浸渍,防止阳光曝晒、高温和机械损伤。
竹刻的化学腐蚀,在常温下,弱酸、弱碱、盐类对作品无影响,但竹材长期接触化学药品,材料内部吸入酸、碱、盐类,易于潮湿,导致物理损伤。在高温下,酸、碱、盐与竹材发生化学反应致变色、碳化、腐朽。竹材在作防虫处理时,在高温下一般不宜用酸、碱、盐类。涂漆是隔离酸、碱的一种预防措施。
竹刻作品的生物破坏后果最严重,竹材成分中含有可溶性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是虫菌的养料。竹刻的防霉、防虫主要应把握三个环节:即先期预防措施,加工时的防虫灭菌处理,贮藏的保护措施。先期预防是从选择竹种、竹龄、采伐季节着手,新竹要及时进行浸提物质处理,减少菌、虫的滋生养料。加工时防虫灭菌办法是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如采用远红外线与烘烤技术杀虫;或用氮气、二氧化碳气体,代换空气中氧气达到灭虫效果;有的采用超低温冷冻办法,灭菌效果好,对作品也无损害。化学防霉防虫办法是采用浸渍、涂刷或加压渗透,或空气熏蒸,使灭虫药剂进入竹材内部,达到杀死虫、菌的效果。涂刷防虫剂有清漆、虫胶漆、桐油等;防腐涂刷剂,可用氟硅酸钠12份,氨水19份,水500份,配制成混合液,也可用浓度4%的五氯醛松节油溶剂加入清漆,配成含o.2一o.5%的五氯酚清漆涂刷。浸渍液有:防霉浸渍液,用苯甲钠o.5公斤,加入4.4公斤水,竹材浸泡1分钟,就可以达到防霉效果,且材色更好;另用杀虫眯1份,托布津1份,水25份的混合液浸泡,防霉效果较佳。广西全州县配制的防虫防霉液,是用浓度0.125~o。166%的亚砷酸钠注入水池,将竹材浸泡4—8小时,可起到防治效果。印度学者发明世界防腐防虫剂“CCA”(铜铬砷防腐剂),或用药剂中的单盐硫酸铜、氧化锌浸泡防腐处理,室内防霉防虫效果可达25~30年。
竹刻的贮藏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竹刻作品应用良好橱柜存放,并放入防虫药片如樟脑精等,保持一定温度、湿度,隔离灰尘、飞虫,定期清洁作品,定期对收藏室除虫灭菌。据《竹人录·藏法》介绍:“二三年将生桐油细刷一次,即用棉布揩净,取其润泽不枯,如遇风燥烈,不可出玩,防损裂。其色红如琥珀者为上,鹅油色者并足宝贵,黑为下。收藏得地,三松制作至今完好,谁谓非千百年物耶。”
竹刻作品的保护办法,前人的经验值得借鉴,现代科学为作品保护提供了先进技术,这些技术需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应少用化学药剂,一般不要在高温下处理材料,许多科研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更好的办法,如用有机溶剂。在一定条件下,充填竹材微孔隙,并使溶剂固化在竹内,既增加了竹材的物理强度,又达到了防霉、防虫、防裂效果,但此法技术很复杂,尚不能普遍使用。
竹刻的造型和技法
竹刻按造型分为两大类:一、平面雕刻,如臂搁、扇骨、竹筒、竹黄刻、竹帘、组合竹面等,二、立体雕刻,又称圆雕,利用竹根、竹筒、粘合竹的立体形状,塑造立体的人物、山水、花鸟、器物等,按镌刻法分为三种:一、阴刻法——将线条内的材料刻除,成负空间,为凹陷造型。如毛雕、浅刻、深刻、陷地深刻;二、阳刻法——将线条以外的材料,挖去一定的深度,线条突起,阳刻法有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三、阴阳兼刻法——先在线条的内侧施以阴刻法。再用阳刻法使线条中间部分凸起,似半浮雕。
按所刻竹材的不同部位和竹壁的不同层位,有留青法、贴黄、根雕(圆雕)、嵌镶竹雕等。
根据雕刻的线条形状分为:阴刻法的尖地、圆地、平底、沙底;阳刻法的沙地、平地、图纹地;阴阳刻法的阴刻平顶、阴刻圆顶(例表分述附后)。
留青——又名皮雕,实为阴刻技法。以竹青皮作线条的凸起部分,刻去线条以外的竹青,露出竹肌(竹筠)色淡黄,日久色变深黄,并有纹理,竹青质密,光滑细腻,色较深。留青之法,利用竹的不同层位的质地和色泽的自然差异变化,刻时可以全留、多留、少留、不留等技法,创造出多层的肌理效果。
贴黄——又称翻黄竹刻。直径较大的竹筒,去其竹节、竹青,保留较薄的竹黄,经过煮、晒压平、胶合在木胎或竹胎上,磨光、上蜡后,再进行书面雕刻创作。一般的传统刻法,是单层阴文浅刻、或薄地阳文,我曾试制过多层次胶合、分层雕刻,立体效果很好,层次变化丰富。
竹根雕——是圆雕的一种形式。可以仿制古器物,刻山水、花鸟、人物等竹根的特殊材质、自然肌理,与创作巧妙结合,具有强烈的立体效果。竹根雕创作者应有绘画、雕塑修养,熟悉材料的特性,善于因材创造,随形施刻,才能表现出竹根作品的自然美。
嵌镶竹雕——又称为组合竹刻,或叫拼粘竹雕,竹材受圆形竹壁的制约,造型很难突破单一的竹板和竹筒形式。现代粘接技术发展,优质的粘剂为发展传统工艺提供了条件。用几块和几十块竹板,经蒸煮、粘接组合,压实成多层的竹材体,这种组合体的横切面,因竹纤维的圆孔状结构与每块竹壁的竹青、竹肌、竹黄的层理结构不同,色泽差异,组成为圆弧形多层次变化花纹,构成了富于特殊竹趣的材质美。镌刻时,充分利用竹趣肌理效应,创作出妙趣横生的雕刻作品。
竹材与木材、陶瓷、金属、漆器、玉石、牙、角等结合,或粘拼,可以创作出奉富多彩的作品。
竹刻材料的加工
竹材的防裂、防虫、防霉处理。
防裂:竹隔的膨胀收缩,会使竹简破裂,一般应将竹节剔除:不刻留青法的材料,要用刮竹的月形弯刀,或玻璃块,薄薄地刮去表面青皮,用砂纸顺着竹干方向砂去竹毛。
蒸煮法防虫、防霉处理。加工后的竹段,置于冷水锅内,慢慢加热至煮沸一小时左右,煮沸时要勤翻动竹子,经煮后的竹子取出时,及时擦去浮脂,干后竹子呈黄褐色,若在水中加0.1%的烧碱溶液,或1%纯碱溶液,只需煮沸5—8分钟,干后表皮呈黄色。蒸煮时间过长,加药量太多,竹材强度会受到影响。蒸煮法脱去了竹子的大部分脂肪胶、蜡质、糖类、淀粉等成分,发霉和虫蛀的机会减少,易于着色,韧性稍有增强。
浸泡处理法。作圆筒的刻件,一般不宜煮沸,以免破裂。可采用浸泡法处理,浸泡液以清水加适量的盐或微量的碱(也有用微量的稀硝酸或稀硫酸溶液),浸泡3~5天(留青竹材应多泡2天),浸泡后用清水或1%漂白粉水溶液漂洗一天,取出竖放阴干。油性浸泡法是用茶子油、定子油或机油浸泡10天左右,取出擦去浮油,干后待用。
竹子的镶粘处理。第一备料。将选择好的楠竹,以数节锯为一段,用月形刮刀,刮去表面薄青皮,再以每节断成筒。如不用机械旋切破片,应将竹筒劈为二至三块,用粗砂纸磨去内壁竹膜,同时将粘贴的基材,也打磨平整。第二软化处理。竹片置于5%的碳酸钠水溶液中蒸煮,温度80—120℃,时间4—8小时,如需改变竹的颜色,在1%的漂白粉水溶液中浸泡1~2小时,再甩5%的醋酸溶液浸泡30分钟,水洗净。也可以在密封容器中,用二氧化硫气体熏24小时后,再洗净。第三,劈薄竹片。旋切机破片较为大张,人工则用劈刀破成薄片,并进行干燥处理,使含水率降低。但不能急速干燥,防止破裂。第四镶粘、拼花。劈好的竹片,要进行剪切和打磨后,再粘拼。快速粘拼用“粘得牢”或其他强力胶,或用5011型脲醛胶涂基材,用盐酸处理过的白乳胶(100克白乳胶加36%的盐酸1.5克)涂竹片,加压在2~3小时后固化。常用粘结剂有白乳胶和加入1—2%的氯化铵固化剂的脲醛树脂胶,粘贴后加压,在常温下需12—24小时固化。混合胶配制比例:白乳胶(聚醋酸乙烯脂)30,脲醛树脂100,10%氯化铵水溶液10,搅匀粘贴,在加压下4小时固化。
竹材的染色。着色前应进行漂白处理,将脱油的竹用硫磺熏蒸,待竹青色泽洁白为止,熏蒸可以防虫、防霉变。另一办法是将竹材在l%漂白粉水溶液中浸泡一小时,清水冲洗后,在5%醋酸溶液中煮沸半小时。经漂白处理后的竹材,就可以染色。染色的办法有三种:一是将竹置于2%的烧碱或碳酸钠水溶液中,煮沸半小时,这种染色办法对竹纤维稍有影响。二是熏色法,将稀硫酸稀硝酸均匀地涂在竹表面上,用火熏烤,竹表面便呈褐色,熏的深浅与酸的浓度有关。应注意竹的熏烤时间不宜长,以防破裂。三是用无性染料(棕黄色)与酒精调合染液,再用布擦染在竹表面上,10至15分钟后,再用毛巾擦去浮色。上色以后作封油处理,将酒精虫胶漆,用旧细棉布衫擦染七八次,每次上漆要薄而均匀。最后上白蜡或上光蜡,擦出光泽。有的竹刻材料为了保护竹的自然颜色,不再着色,可用布包核桃仁反复擦竹面,使之细润光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8 03: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艺》纪录片有一集是关于这个的,叫作竹刻留青,你们可以去看一下
传统竹刻工艺——【贴黄艺术】


[size=0.8]贴黄是中国传统竹刻中的特殊工艺,也叫竹黄、翻黄。文竹。
[size=0.8]在传统竹制工艺中,将竹筒外壁绿色的一面叫做“青”,内壁黄色的一面叫做“黄”。故名思意,“贴黄”就是将”竹黄“粘贴镶嵌在木胎之上,形成竹木合一的工艺品。
[size=0.8]贴黄是削取竹筒内壁约2mm厚的黄色表层(黄片),经煮压后,粘贴在木胎的器物上的汉族竹刻工艺品。其表面或为光素,或镌刻花纹,贴黄是竹刻中的独特品种。
[size=0.8]中国贴黄现主要产于湖南邵阳、浙江黄岩、四川江安。贴黄以木为胎,可突破竹材为圆筒的限制,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是一般的竹刻所不能及的。它的品种很多,有各种盒(如邮票盒、糖果盒)、水果盘、茶叶罐、烟具、台灯、花瓶、笔筒、相片架等日用品以及台屏、挂屏等陈设品。在装饰艺术上,贴黄不仅施以雕刻,而且兼融绘画、书法、图案,并与烙画、拼嵌、彩绘、牙雕等工艺巧妙结合,在象牙般色泽的黄片上,众采纷呈,而又淡雅宜人,成为独具风格的竹刻工艺品。1970年以来,贴黄采用了高温压胎新工艺,并改进原来的胶合工艺,基本上解决了虫蛀、开裂、发霉、起皮等弊病。




[size=0.8]贴黄制作工序
[size=0.8]它是以大型的南竹为材料,将新鲜的竹黄片,经过水煮、晾干、压平等工序,然后贴到各种形状的器物上。
[size=0.8]选料———————————————————————————
[size=0.8]通常是以木做胎,所用的木料有楠木、柏木、杉木、檀香木、红木、乌木和黄杨木等。尤其是黄杨木,其色泽与竹黄近似,质地细腻,是上等的珍贵原料。一般先用这些木料做成各种形状的器物,然后在器物的表面贴上竹黄,有的因为装饰纹样的需要,要贴上两至三层竹黄。所刻纹饰有彩花如意、方夔、连瓣勾莲、回纹、雷纹、蝉羽纹、山水人物和花鸟等,衔接紧密,接榫斗角,毫无榫迹,被誉为“天衣无缝”,其纹饰精巧美观,宛若天然而成。


[size=0.8]贴黄工艺在乾隆年间(1736~1795)曾达到很高水平,尤其是宫廷使用的贴黄器物,胎骨复杂而严谨,雕刻和装饰精致而华美。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仿攒竹方笔筒以黄片贴出细竹丛丛,高低不平,错落有致;双桃盒采用贴黄和染色象牙雕刻相结合的工艺;蕉叶饕餮纹瓶在本色竹黄上再贴以深色竹黄;冠架是在紫、棕色篾丝编织上再贴竹黄;海棠式罩盒是在透雕图案的紫檀盒上镶嵌竹黄,可谓穷工极巧。








[size=0.8]传统工艺志
[size=0.8]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许多璀璨的工艺。流传到现在的技艺越来越少,美好的东西不应该消失在这个机械流水线的现代社会里。
[size=0.8]传统工艺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我会为大家提供美好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信息,愿喜欢传统工艺的朋友们一起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3-29 08:08 , Processed in 0.05133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