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1|回复: 6

玉中奇物汉代刚卯严卯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6 16: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卯严卯是汉时玉器特有的器型:长方柱体,中有穿系孔。

两汉时以司南、翁仲、刚卯严卯为三大避邪玉佩件。  


      刚卯严卯一般是成对佩戴,其上有铭文,刚卯铭文为:

“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癉,莫我敢当。”

严卯文曰:“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固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赤疫刚癉,莫我敢当。”

文字的意思是乞求神灵保佑,辟除不祥。

刚卯严卯的命名就在于“正月刚卯”和“疾日严卯”的开头铭文,其余的皆无两样,所以也有人把刚卯严卯统称为汉刚卯。


       刚卯严卯质地多样,有玉、金、桃木、黑犀、象牙等,所用质料也因佩戴者身份等级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金属刚卯还未发现,犀角、象牙、桃木质的刚卯严卯又易腐烂,所以我们能见到的刚卯都是玉质的,如扬州双山广陵王刘荆及夫人墓中出土的一件严卯,安徽亳县凤凰台一号墓出土的刚卯、严卯各一件,河北景县广川汉墓中出土的一件刚卯等。  


       刚卯、严卯尺寸在各种文献中说法也不尽相同。譬如《后汉书·舆服下》:“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方,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革带佩之。”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上述分别有长一寸二分方六分、长三寸广一寸和长一寸广五分的说法(汉时一寸相当于现在2.1-2.3厘米)。由此看来,刚卯是有大小之分的,推测除因佩戴者身份不同所用质料不同外,尺寸也因佩戴者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我们今日所能见到的应该多是小型刚卯。  


      据说雕刻刚卯严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要在新年正月卯时动刀完工,时辰一过,即要停止,否则便无避邪作用。  

     汉刚卯的字体多用古代殳书,殳书是一种刻在兵器上的文字,结构不脱小篆,草率省便而近于隶书,但减笔假借,非常难认。玉工要在一个时辰之中,在坚硬的玉器上完成一件玉刚卯上的32个铭文的刻划是不容易的,除了使用刻、划、砣等手段外,使用殳书是起到了一定的简化作用,当然主要的还是殳书本身具有的震慑作用。仔细辨认汉刚卯上的字迹,是采用多种手法完成的:有砣、有刻,也有用针状利器反复刻划。一般认为凡字体清晰易于辨认或全用砣轮而成者,皆后人伪刻。笔者见过一些汉刚卯,大多器型瘦小薄弱、字迹圆滑浮躁,全无时代特点。另有以汉玉塞子后刻字以充汉刚卯者,更是毫无古意,漏洞百出。  

     宋人方回有诗曰:“佩之如宝汉刚卯。”可见古人对汉刚卯的看重和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6: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佩杂考:刚卯、严卯
文 | 卢丁(四川大学)
摘要:本文以墓葬出土、汉画及传世资料中的“双卯”——“刚卯”、“严卯”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记载,分析其作为汉代日常配饰的源起、用途以及宗教文化背景。
关键词:刚卯;严卯;起源;用途
秦汉时代是我国南北文化大融合时代。经过战国时代的多种思想文化的交融,秦国一度废除的组佩礼仪制度,在西汉建立后又渐渐恢复。两汉时,东西南北文化融合,形成了北方诸子思想与南方巫、神思想的大交融时代。这个时代的配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
汉佩,除了在特定礼仪场合使用的装饰组佩以外,汉代还有刚卯、严卯、司南、工字配、舞人、翁仲几种常见的日常配饰。本文就目前发现的出土和传世资料中,日常“避邪厌胜”类的佩饰“刚卯”和“严卯”,进行宗教文化的解读,试分析其源流、盛行地和内在宗教文化内涵。
图1: 双卯,亳州博物馆藏,发掘报告见亳州博物馆《亳县凤凰台一号汉墓清理简报》,载《考古》1974年3期
一、“双卯”源起和佩戴寓意
刚卯与严卯常常合称“双印”或“双卯”,上面铭有文字,与《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几乎一般无二(图1),使之颇受宋代以来的金石学家关注:
“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周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1】
双卯一寸二分,方六分,是汉代比较常见配饰,不同阶层所佩戴的双卯,由质地进行区分,《后汉书·舆服志》有:“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私学弟子皆以象牙。”【2】
文献记载诸侯王、公和列侯用白玉双卯;俸禄二千石到四百石的官员用黑犀牛角双卯;二百石以下到私学的士人子弟是用象牙双卯。除了诸侯王、公和列侯所用的玉石类的双卯外,其他材质不易于保存,学术界多认为这是目前传世双卯稀少的原因。
从目前的考古出土资料来看,在含有完整组佩的两汉墓中,大多数墓室中没有发现玉刚卯、严卯。因此,刚卯、严卯是不是真如《后汉书·舆服志》所述,是区别身份地位的日常组合佩饰?
首先,对古文献中关于刚卯源起的记载进行分析。
《急就篇》卷三载有“射鬾辟邪除群凶”,颜师古注曰:“射鬾,谓大刚卯也。以金玉及桃木刻而为之。一名欬攺。其上有铭,而旁穿孔,系以彩丝,用系臂焉,亦所以逐精魅也。”【3】从颜师古的注释看,初唐人认为,西汉有金、玉、桃木所作成的刚卯,以辟邪。
先秦民间常有佩戴桃木饰品“桃殳”的习俗,以避免灾祸,《韩诗外传》卷十以及刘向的《新序·杂事第一》有:“齐桓公出游,遇一丈夫,褒衣应步。带著桃殳。公恠问之。曰:‘是名二桃,桃之为言亡也,夫日日慎桃,何患之有?故亡国之社,以戒諸侯;人之戒,在于桃殳’,公说其言,与之共载。来年正月,庶人皆佩。”【4】
战国秦汉人们认为桃木有驱魔作用,是以流行桃木制品避邪:《礼记·檀弓下》有“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茆执戈,(鬼)恶之也”【5】;《淮南鸿烈解》有“羿死于桃棓”,汉许慎注:“桔,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6】 ;《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引《庄子》佚文有“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7】
除了“桃殳”,流行的祈福辟邪配饰还有“肖型印”和“吉语印”,其功能不同于官印、私印,是为祈求吉祥、健康、辟邪去恶,如吉语印刻有“永寿康宁”,与双卯上刻有“庶疫刚瘅,莫我敢当”的避邪厌胜功能相似。
也就是说,驱邪的桃木饰品和吉语印相互融合,方仙道巫的祝祷文以文字的形式刻在桃木上,影响了刚卯和严卯的源起,早期的刚卯和严卯只是民间除病驱邪的文化思想所产生的避邪佩饰,而非《舆服志》中政府倡导的传统礼制系统的“组佩”。从桃殳到双卯演化过程中,最早的桃殳饰品也许并非成双的配饰,双佩是组佩的一个特点,当这种民间的避邪饰品进入组佩礼制体系时,才成为双佩饰品的。
双卯进入“组佩”序列,是西汉以后,《后汉书·舆服志》有云:“古者君臣佩玉,尊卑有度;上有韨,贵贱有殊。佩,所以章德,服之衷也。韨,所以执事,礼之共也。故礼有其度,威仪之制,三代同之。五霸迭兴,战兵不息,佩非战器,韨非兵旗,于是解去韨佩,留其系璲,以为章表。故《诗》曰‘鞙々佩璲’,此之谓也。韨佩既废,秦乃以采组连结于璲,光明章表,转相结受,故谓之绶。汉承秦制,用而弗改,故加之以双印佩刀之饰”【8】,秦国是废去韨佩,强调“绶”,汉时加入双卯和佩刀作为配饰。
刚卯和严卯,是汉及以前辟邪桃木小饰品和避邪印信合成的产物,双卯最早流行在民间,而后被纳入汉组佩的礼制系统,根据《后汉书·舆服志》,复原作为组佩的双卯的佩戴方式(图2)。与组佩中其他饰品不一样,其产生有强大的庶民文化基础,因此,双卯的佩戴方式,在民间的佩戴方式和礼制组佩中的方式或有不同。
图2 双卯(图片来源:朱晓丽《中国古代珠子》,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年6月,159页)
二、刚卯与严卯铭文考
双卯最早作为民间辟邪消灾佩饰,有“避邪厌胜”功能,而非分辨身份地位的组佩,主要证据是玉双卯佩饰上的铭文,清楚地记载了双卯的功能。解读玉双卯上的铭文,时了解佩饰背后宗教文化的关键。
《汉书·王莽传》中“正月刚卯”处,颜师古引晋灼曰:
“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葺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上面,作两行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9】
现存传世和考古发掘出土的双卯,上面铭刻的文字,与记载文字大致相同,仅个别字有所区别。由于铭文内容是汉代方仙道文化下的祝祷语,随着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后,方仙道的文化体系已经崩溃,使后世金石学家和近代学者难以解读所铭刻祝祷语内容,只能依照训诂,结合古文献记载作释读。
清代吴大澂等人,对刚卯、严卯的铭文进行了解说【10】,但有关汉代佩饰中祝祷语的资料颇少,两汉民间宗教文化体系相去甚远,使旧金石学家的考据、释读存在问题。上世纪以来研究双卯铭文的学者,如那志良、劳干、陈大年和尤仁德等人【11】,但各有说法,前两句的释读就有分歧,后面祝祷语部分更是各说不一。
刚卯的流行时代是两汉,铭文解读应回到“原境”之中,尽可能还原当时的字词含义和民间宗教文化背景。试从文字学和汉代民间宗教文化的角度,对其铭文进行解读。
“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
这句应该是描写刚卯制作时间、书写文字和装饰色彩。《汉书·王莽传》中“正月刚卯。”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配之”【12】。“央”为“尽”之意,汉武帝《李夫人赋》有“惜蕃华之未央”【13】,“既央”为完成制作之意。战国到汉代,当制作重要宗教用器时,都会择吉日完工,如青铜器,往往在铭文中含有完工之吉日“正月初吉丁亥”。即刚卯的制作完工吉日,应是正月卯日。劳干先生解释正月卯日为“除日”,“除”有除灾害之意,和刚卯驱除疫病功能吻合。
“灵殳四方”,许慎《说文解字》曰:“灵,灵巫也。以玉事神”【14】, 应劭《风俗通》曰:“灵者,神也”【15】。清代金石学家吴大澂和近代学者陈大年解释“殳”为“殳书”之意,笔者同之,在于许慎《说文解字序》言秦书有八体,其中之一是“殳书”,殳书是刻在兵器上面的文字字体,因为制作双卯所采用的玉、犀牛角、象牙较硬,其他书体不太适合,唯有刻兵器文字字体更为适合。汉代民间流行“四方”概念,最早可追溯到殷墟卜辞中的东方析、南方因、西方彝、北方夗四方四神,《尧典》与楚帛书亦有世界分至四神,是古创世神祇,春秋以降,具象为朱雀、青龙、白虎、玄武。故“灵殳四方”为巫者代表神灵用殳书在双印四方制作文字。
“赤青白黄,四色是当”,从字面上看,这句意思应该是指卯印制作好后,以四色为装饰。早期方仙道文化中,对色彩也有很多内涵深刻的解说,色彩和属性,同于“方位”,在方仙道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习惯在饰品上装饰色彩。 汉代流行五色、五帝、五音对应“阴阳五行”,为何这里为“四色”?陈大年认为是故意避去黑色;那志良认为四言句的关系;劳干根据《汉书·郊祀志》记载,认为秦人习俗祭“四帝”。将文化上层的五行思想附会在民间避邪观念上,笔者认为有待商榷,在于“四色是当”之前,有“赤青白黄”,汉代民间流行的四色、四方神观念,和文化上层的五行、五帝、五色、五德概念不一样,是以色替代四方神灵之意。郭店战国楚竹书《太一生水》云:“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汉代郑玄在注疏《周易》时,所述“画天随四时色”【16】,代表着春夏秋冬和东南西北。
而“四色”,是以四色丝线为饰?还是刻了四种颜色的文字?或是在刚卯做好之后,做一个四色相关的仪式?前辈学者多以晋灼的记载“以采丝葺其底”为依据,认为“四色”是以四色彩丝贯穿卯印【17】,但是笔者认为有待商榷。在于《后汉书·礼仪志中》有云,仲夏之月,“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户饰,以难止恶气”【18】,《汉书·王莽传》颜师古注引服虔的话,庶民有用刚卯为桃木制成,汉时受四方观念影响下的“画天随四时色”,加之刚卯“正月卯日”制作,也就是说“四色是当”很有可能是在刚卯文字上做四色仪式,祈福一年四时,止其“恶气”。
“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这句应为祝祷语。刚卯的“夔龙”和后面严卯“(帝令)夔化”到底是什么?许慎《说文解字》有云“夔,神魅也,如龙一足”,段玉裁注:“卽魖也,卽鉉作神,疑神是。鬼部曰:魖,耗鬼也。神魖,謂鬼之神者也。甘泉賦曰:捎夔魖而抶獝狂。東京賦曰:殘夔魖與㒺象。皆夔魖連文可證。”【19】段玉裁注意到了汉赋中多有“夔”出现,为神魅意。笔者认为,在汉代的方仙道的语境中,“夔龙”和“夔化”应是压制诸疾病的神灵。
铭文中的“帝”,是指古文献中哪位“帝”?具体指帝高阳?还是泛指天帝或四方帝?前辈学者解说不一。对此,笔者认为应为“炎帝”,主要在于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献,总是将炎帝和祝融相联系,如《山海经·海内经》将祝融说成是炎帝五代孙;考古出土《楚帛书》中有“炎帝命祝融以四神降”。具体论证和阐释见第三部分,此处不赘述。
“庶疫刚瘅”,《说文解字》曰:“疫,民皆疾也”【20】,“庶疫”为大众疾病。《说文解字》有“瘅,痨病也”【21】,“刚瘅”意为刚猛强断疾病。
也就是说这句话意为:炎帝令火神祝融,教调好了夔龙,大众疾病和刚猛疾病,都让我来阻挡。
“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周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左传·昭公九年》有“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刚和严二字同义,“疾日严卯”应该和“正月刚卯”同义,皆为正月卯日。在传世和考古出土的刚卯和严卯中,“慎尔周伏”句中,字词略有差别,有的“慎”为“顺”,“尔”作“玺”,“周”作“固”字的,因此这句话做古文字解读,比较困难,暂且存疑。
后面的祝祷语大意比较明晰,全句意为:疾日严卯,天帝令夔化,……,化作巫神写的殳书,在正、直、觚、方的卯印上,大众疾病和刚猛疾病,都让我来阻挡。
对严卯和刚卯的铭文进行解读,发现它应该是汉代时,流行的辟邪祝祷之文语,反映了刚卯和严卯驱病避邪的功能。铭文中押韵的四言句,以及涉及的民间宗教用语,反映了双卯宗教祝祷性质,和汉代铜镜以及其他铭文资料所表达的辟邪祈福内容相似。
三、双卯从辟邪佩饰到组佩及所流行的地区考
金石学家、学术界前贤们对双卯的研究,主要放在了铭文解读上,对于双卯所采用的材质,流行地域,以及从避邪佩饰变成组佩的时间,少有涉及。
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双卯的材质是多种多样的,除去玉质外,还有黑犀、象牙,亦有金质和桃木质材料制品,见于《汉书·王莽传》的“正月刚卯”处,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方,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革带佩之”【22】。桃木质地的小饰品难以保存,玉质双卯多为王侯使用,因此传世品和考古发掘汉墓中多为玉质品。
从目前正式发表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玉质刚卯、严卯仅在江苏、安徽二处东汉墓中出土【23】,数量很少,不似其它汉组佩葬玉。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实物双卯资料,除上述发掘出土外,还有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河北景县广川乡后村东汉墓出土了一件玉刚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对玉双卯,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玉严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玉刚卯等。另外,传世玉刚卯资料亦不多,除去宋、明、清金石学发达时代,对汉文化景仰仿制的玉刚卯外,所剩无几。笔者认为,刚卯与严卯成为礼制中的组佩饰品应该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
前述西汉前开始有辟邪“桃殳”佩饰流行。在西汉早中期,这种桃殳、桃印佩饰或许未曾纳入礼制的组佩体系,仅流行在民间,那么作为驱邪的桃木饰品和吉语印相互融合,以民间除病驱邪的文化思想为背景,所产生的避邪佩饰刚卯、严卯,在西汉时并没有纳入官府礼制的组佩文化系统中,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汉书·王莽传》中载王莽之语:“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博谋卿士,金曰天人同应,昭然着明。其去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承顺天心,快百姓意”【24】, 王莽禁刚卯是因为刘字有卯、金、刀,声称禁刚卯是“承顺天心,快意百姓”。这时候王莽谈到刚卯佩饰,并未言及“定尊卑”的组佩功能,而是受“谶纬之学”影响,避免其卯、金、刀字的出现。
西汉时,双卯没有组佩性质,因此没有出现在西汉早中期的贵族墓葬的玉组佩中,多是庶民和贵族们的避邪饰品,大部分是桃木制品,仅有少数贵族,为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用金玉象牙来制作。
江苏、安徽考古出土的玉双卯都在东汉贵族墓中,从刚卯、严卯刻字来看,大都是偏东汉隶书字体,少数偏小篆字体。也就是说,作为玉组佩的刚卯、严卯应是流行在东汉的佩饰。
或正因王莽时代,为打击刘氏政权,禁绝刚卯佩饰。光武帝建立东汉后, 开始着手恢复旧的礼制传统。《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昔王莽、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25】,《后汉书·光武帝本纪》中记载光武帝在兴兵恢复刘氏政权之时,利用谶书做宣传【26】。王莽因想取代刘氏,而禁止的刚卯,在光武中兴之时,被上升到政治高度,恢复双卯,让双卯进入组佩或正是在东汉初期恢复旧制,利用谶纬之学,宣传刘氏当主天下的背景中产生的。
两汉庶民中流行很多避邪厌胜佩饰,唯有双卯最后在《后汉书·舆服志》中成为东汉政府礼制中的组佩,其原因应和王莽禁刚卯、光武帝复兴旧制,受谶纬之学影响有关。
秦到汉初,大一统的专制国家刚建立,各个地区都暂且保存有较强的地方文化传统,庶民用的刚卯和严卯,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区?
诚然,由于文献记录的不足和考古出土资料太少,很难做确切的判断。但从双卯铭中“帝令祝融”的“祝融神”来看,似乎反映了两汉南北文化融合的特点,给刚卯流行的区域,一些提示信息。
“祝融”在先秦文献中,记载颇多。《晋书》和《左传》有祝融是夏官的记录,而《山海经·海内经》将祝融说成是炎帝五代孙,《大荒西经》则补述为颛顼帝之孙,《海外南经》记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27】。
祝融崇拜,在《楚帛书》中亦有发现。“一九七三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巴纳的《楚帛书研究》第二部。书中用新照相技术拍摄的帛书照片,比较清晰,可以认出许多字。‘祝融’就这样被发现出来的。包括‘祝融’的文句,在帛书正文第二大段,文字是:‘炎帝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思教,奠四极。’”【28】帛书里面的记载表明楚地有炎帝和祝融的崇拜,里面也提到四方神,这似乎和双卯的铭文内容有一些共通之处。
从两汉的古文献记载来看,汉代的祝融逐渐成为南方神。《管子·五行》有“得奢龙而辩於东方,得祝融而辩於南方”【29】;《汉书·扬雄传上》:“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 ”,颜师古注:“祝融 ,南方神”【30】;在宋人编辑的《路史》更是说“祝融氏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31】。
历史文献中关于“炎帝”的记载,亦是各种各样的。东汉郑玄注《礼记·月令》曰:“炎帝,神农也”【32】; 同样是郑玄注释《礼记·祭法》又说:“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33】;《逸周书·史记篇》曰:“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号炎帝,亦曰阪泉氏”【34】,如是等等。从上述文献来看,汉代的“炎帝”是后来的一个尊号,而非先秦文献记载的一个部落王。
秦末,刘邦起事的沛县,流行“蚩尤”崇拜,按《逸周书》记载,当时蚩尤号炎帝,或是刘邦当时起事时,将自己和黄帝、蚩尤联系在一起的举动。《史记·高祖本纪》载有:“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西汉政权建立后,刘邦又“令祝官立蚩尤之祠于长安”【35】,也就是说,赤帝、炎帝、蚩尤在西汉初应该是三位一体,倍受尊崇。
西汉王室崇拜炎帝、赤帝的文化传统,持续到文帝、景帝之后,发生了变化。汉武帝时,受儒家以及五行思想影响,开始祭祀黄帝,仿黄帝封禅,《史记·孝武本纪》有:“(太初元年)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尙黄”【36】,关中地区以及中原地区,黄帝正统的观念,逐渐取代南方的炎帝崇拜,汉中期之后,黄帝崇拜成为汉家皇室的主流,炎帝、赤帝信仰是江淮以及南方民间信仰。
此外,炎帝的安葬地和祝融一样,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37】;罗泌《路史》记载:炎帝“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38】。
如上述,战国始,特别在两汉时期,历史文献中,关于炎帝和祝融的记述,都和淮河之南地区联系在一起。战国楚人追溯自己的先祖时,会与颛顼帝、祝融联系在一起,故屈原在《离骚》中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39】,也就是说,到汉代,炎帝、祝融神的崇拜地贯南北。炎帝和祝融最后葬于楚地,也说明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而此时,江淮地区是融合南北文化的重要地区,祝融神崇拜,在这一带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玉佩刚卯、严卯考古发现资料虽然少,但出在安徽、江苏也就能理解了。虽然目前缺乏其他材质双卯佩饰的考古发掘实物资料,但根据两汉祝融神崇拜的区域来看,作为辟邪佩饰的刚卯、严卯流行的地区,应该是南北文化融合的地域,也就是江淮地区和楚地。
结语
双卯作为汉代佩饰流行在两汉时代,铭文为当时民间文化传统中方仙道巫的祝祷文,具有强烈的“辟邪厌胜”特点。双卯的源起,应是战国民间文化传统中,佩戴的辟邪“桃殳”、“桃印”,在秦汉之际与“印信”佩饰相融合,形成了刻字双卯的辟邪饰品。
早期的双卯,不具备组佩系统中,象征身份地位的特质。但在王莽一度禁止双卯佩饰后,由于“谶纬之学”背景的影响,东汉复兴旧礼制的时,使得双卯成为了组佩系统中的一部分。从双卯铭文的祝祷语来看,双卯应当主要流行在两汉时期,祝融、炎帝崇拜影响的地域,即中原、江淮以及楚地。
注释: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944页;
【2】同上;
【3】(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急就篇》,长沙:湖南岳麓书社,1989年1月版,第193页;
【4】(汉)韩婴:《韩诗外传》,《韩诗外传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425页;
【5】《礼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03月版,第30页;
【6】(汉)刘安撰写,(汉)许慎注:《淮南鸿烈解》,中国基本古籍库:明正统道藏本,第169页;
【7】(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中国基本古籍库:明正统道藏本,第1118页;
【8】(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944页;
【9】(汉)班固:《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1042页;
【10】吴大澂《古玉图考》收录在《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第11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1】那志良《刚卯》载《大陆杂志》第十一卷十一期,1955年12月;陈大年《刚卯严卯考》载《说文月刊》第三卷十二期,1944年;劳干《玉佩与刚卯》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7册,1956年4月;尤仁德《汉代玉佩刚卯严卯考论》载《人文杂志》1991年第6期86-90页。
【12】(汉)班固:《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1042页;
【13】(汉)班固:《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1003页;
【14】(汉)许慎:《说文解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6页;
【15】(汉)应劭:《风俗通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09月版,第300页;
【16】《周礼》,(汉)郑玄疏,中国基本古籍库:南宋刻本,卷十一,第229页;
【17】 同注疏11;
【18】(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806页;
【19】(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中国基本古籍库:清嘉庆二十年经韵楼刻本,卷五下,第391页;
【20】(汉)许慎:《说文解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313页;
【21】同上;
【22】(汉)班固:《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1003页;
【23】纪仲庆《江苏邗江甘泉二号墓》载《文物》1981年11期1-11页;亳县博物馆《亳县凤凰台一号汉墓清理简报》载《考古》1974年3期187-190页
【24】(汉)班固:《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1003页;
【2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667页;
【2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21-31页;
【27】《山海经》,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5年07月版,151页;
【28】李学勤《谈祝融八姓》载《江汉论坛》1980年2期74页;
【29】(先秦)管仲:《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08月版,第299页;
【30】(汉)班固:《汉书》,《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904页;
【31】(宋)罗泌:《路史》,中国基本古籍库: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八前纪八,第51页;
【32】(汉)郑玄注:《礼记》,中国基本古籍库:四部丛刊景宋本,卷第五,第91页;
【33】(汉)郑玄注:《礼记》,中国基本古籍库:四部丛刊景宋本,卷十四,第268页;
【34】《帝王世纪、山海经、逸周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03月版,第67页;
【35】(汉)司马迁:《史记》,《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91-92页;
【36】(汉)司马迁:《史记》,《二十四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126页
【37】《帝王世纪、山海经、逸周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03月版,第4页;
【38】(宋)罗泌:《路史》,中国基本古籍库: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二后纪三,第96页;
【39】(先秦)屈原:《楚辞》,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1页;
本文系作者授权
原载《艺术设计研究》2017年03期
学术简介
卢丁(1963-),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现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系主任,兼任日本国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学硕士、(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
致力于以东亚美术考古为中心的专题研究,并涉及中国佛教美术史、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文物学与艺术史等领域研究工作。
著有:《成都周边地区唐代石窟造像样式形成的相关问题》、(日)肥田路美、卢丁、雷玉华(合著)《中国四川唐代摩崖石刻造像蒲江邛崃地区调查研究报告》、《中国四川蒲江邛崃摩崖造像研究》;《羌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四川西部:人文历史文化综合研究》、《四川民族历史文化综合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地区藏羌民族手工艺研究》等。
责编| 汪珂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6: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玉中奇物

汉代玉刚卯

李 皓

刚卯是汉代流行的佩饰之一,多为高约寸许的长方柱体,中心贯孔以穿系丝带。刚卯又名“双印”,实为成对佩挂之物。其分别称为刚卯、严卯,系得名于开首铭文:“正月刚卯”、“疾日严卯”。(按:秦汉时以子、卯日为忌日)刚卯、严卯作为汉代用以驱除疫鬼的祥瑞佩玉,与司南、翁仲并称为“辟邪三宝”。刚卯除玉制的外,还有其他质料的,如象牙、犀角、铜、桃木等。据《后汉书·舆服志》,玉刚卯仅限于列侯以上服用,流传至今已属凤毛麟角。

   笔者所见汉代玉刚卯一枚(如图1),其器物特征明显,应为典型的汉代玉刚卯,现从几个方面加以鉴赏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此件刚卯高22毫米,底部长12,宽8毫米,据《汉书·王莽传》晋灼注,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汉制一寸正合22毫米左右,尺寸是相吻合的。又,1976年亳州东汉贵族墓出土的一对玉刚卯高度亦为22毫米,(见昭明、利群著《中国古代玉器》),由此可见汉代玉刚夘的制作有一定的规制。

关于玉刚卯的尺寸,还有多种说法,且都有实物为证。如《汉书·王莽传》颜师古注,依服虔说,“长三寸,广一寸四分。”,比晋说大了两倍。颜师古曰“有土中得玉刚卯者,服说是也。”,这是以当代(唐代)出土物为证。到民国时期邓之诚先生《骨董琐记》记载,陕西关中一家藏有古玉,“长短广狭,正如中指。上有四字,非篆非隶,上二字乃正月,下二字不可识,盖刚卯也”,则可见此类大型刚卯与小型者同时存在。而刘昭《续汉书·舆服志》:“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则是又一种刚夘形制了,目前流传于世的玉刚卯还是以小型较多见。

此件玉刚卯四面有铭,每面两行,行4字,共32字,与亳州东汉墓出土刚卯文字雷同。其文曰:

   正月刚卯,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

   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刚夘所刻字体为“殳书”,这种字体在《说文序》里被列为秦书八体之一,介于篆隶之间。由于主要用在兵器铭文之上,故多有减笔、省笔。文字的意思是乞求神灵保佑,辟除不祥。其笔道直硬,是用利器单刀直刻,笔画细直,转折成方,形成一种比较方整的书体。刚卯制作,服说“以正月卯日作”,可以推测玉工于当天(正月卯日)在事先准备好的玉上刻画,颇有“急就”之意。字画草率而生动有致。所谓“灵殳四方”,即是此殳书有神灵之威力,可以加诸四面八方。

亳州东汉墓出土“严卯”第一面10字,余面各8字。在“正月刚卯”4字下有的加“既央”两字。同时出土的严卯文为:

  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周伏,化兹灵殳,

  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文意大同小异。

笔者所见玉刚卯整体线条简练、流畅、粗犷,有“汉八刀”的神韵。中心穿孔属于典型的“蜂腰孔”,采用两面对钻的方法打孔。孔壁可见旋纹,打孔由于小小的错位造成的“平台”隐约可见。这些工艺留痕,说明当时的加工工艺是较原始、古老的,手工成分很高。

这件玉刚卯沁色丰富而自然。未受沁部分呈白色,温润而泽,可见其本为白玉质。暗红色土沁、雾状水沁、丝状鲜红色铁沁错杂斑斓,局部有轻微钙化现象,可以推测此玉曾经历地下物质的长期侵蚀。沁色是鉴定玉器的重要内容,人工做沁的沁色往往浮于表面,色彩有一定规律性,与自然因素形成的大不相同。此件刚卯棱角圆滑,表面有带玻璃光的包浆,有明显的熟旧感。这些特征表明,玉器是出土以后再经过长期流传、盘带的。流传至今,殊为不易。

   汉代刚卯巫术色彩浓厚。汉人佩之于革带用于祛除疫鬼。但其渊源,至今未能弄清楚。有学者认为是由良渚琮型管发展而来。笔者认为这是有道理的。

   刚卯的造型为外方内圆的长方柱体,与小型玉琮相似;刚卯用于辟邪护身的功能,也同于玉琮。湖北省博物馆陈列有数件标明为“玉刚卯”的玉器,每件中间都有一个对向钻孔,这是供佩带时穿绳用的。6件玉器可分为三对,其中一对长1.1厘米,宽0.96厘米,高1.5厘米,孔径0.35厘米,另外两对的大小与此略同。器形与汉代刚卯相似,但素面无文字。据发掘资料(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这些“玉刚卯”都出土于随州曾侯乙墓,一枚置曾侯乙头部下方,五枚置躯体左侧。可以推测,刚卯作为重要陪葬物,很可能是曾侯乙生前佩带的玉器。其作用便是充当护身符。这些方柱体玉器是“琮型管”和“刚卯”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称之为“刚卯”,是以后世的名称冠于古器之上。因为其上并不含有“刚卯”的文字,故笔者认为称之为“琮型管”似更恰当。

   刻有文字的“刚卯”,应当出现在西汉以后。《汉书·王莽传》:“正月刚卯,金刀之制,皆不得行。”这是最早关于刚卯的记载。在谶纬流行的汉代,人们在佩带的琮型管上刻上特殊的文辞,是为了强化其巫术力量。刚卯铭文首句“正月刚卯”既是说明刻制的时间为正月卯日,又有“强刘”之意(卯字为刘字的假借字),王莽视刘汉为政敌,所以王莽新朝时曾一度废止。东汉时期,随着谶纬神学的进一步发展,佩带刚卯在东汉极为盛行,从王侯至庶民随身份不同刚卯质地各异。《汉书·舆服志》:“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即玉质刚卯仅限于列侯以上服用。其他士夫、百姓以次使用黑犀、象牙、桃木等。刚卯使用已经严格制度化,等级化。如《居延汉简》即记载汉代边境的军人也佩带“木刚卯二品”。

   作为一种高贵而神秘的玉器,刚卯为历代鉴赏家青睐。明代高濂《遵身八笺》、张岱《夜航船》,都将刚卯列入“奇珍”。《翁同和日记》有在琉璃厂购得“汉双印”一枚的记载。

   郑逸梅先生《“皇二子”袁寒云的一生》中写到:

    袁克文(印章)收藏中最名贵的,当然要推刚卯和严卯了。他得刚卯于西子湖头,白玉明润,如冰如雪,隶文浅刻,直一小汉碑,诧为奇宝,颇以不得严卯为匹,引为遗憾。丹翁告之,严卯为道州何子贞曾孙星叔,见之于吴门潘氏,鬻三百金,星叔力不胜,便由丹翁得之。克文愿以千金重宝及宋刊《韦苏州集》易归,与刚卯合。丹翁允之,该印为玉质,长寸有二分,方六分。克文因名其居为“佩双印斋”,作文纪其经过。

 袁寒云所藏玉刚卯,尺寸合于刘昭《续汉书·舆服志》:“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之说,也是难得的文物珍品。

出于对汉玉刚卯的推崇,明清两代亦有仿古、伪古作品。所仿制的除四方柱形体外,还有六棱、八棱体,大小也不一致。铭文有篆书、隶书、殳书等,系用砣子砣成,大多较拘谨,与汉代作品有差别。玉料、工艺、沁色等方面都具有同时代玉器的特征。明清仿古刚卯,继承了汉玉刚卯的一些神韵,显得古朴神秘,制作较精的,也值得珍藏。当今市面上,各种质料、形状、铭文的“玉刚卯”时得一见,多为杂玉新仿之物,不可不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6: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卯严卯,屈指可数汉代玉器(图))

小档案  藏品名称 白玉刚卯严卯 年代 汉


玉从很早就被作为配饰使用,在古人眼中,佩戴玉石可养生,还可预防疾病,使人百邪不侵,一块上好的玉件能给人带来好运,趋吉避凶……

在天津博物馆中藏有一对名为“刚卯严卯”的玉器,此种玉器为汉代独有,又因其上刻有铭文,因此尤为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及文物价值。

“刚卯严卯是汉代独有的一种佩玉,一般成对出现,均作小方柱形,玉器上下穿孔贯通,以穿丝带佩戴之用,但是当时的古人具体是如何佩戴它们的,并没有文献记载”

天津博物馆馆藏的这对汉代白玉刚卯严卯,高2.2厘米、宽0.9厘米,四面刻有殳书咒语,文字均填有朱砂。天津博物馆器物部副研究员曹平介绍:“刚卯严卯是汉代独有的一种佩玉,一般成对出现,均作小方柱形,玉器上下穿孔贯通,以穿丝带佩戴之用,但是当时的古人具体是如何佩戴它们的,并没有文献记载。”当时人们认为,通过佩戴刚卯严卯,借助这些咒语的“魔力”,可以驱疫辟邪、祈求福祉。国内成对的刚卯严卯屈指可数,故天津博物馆馆藏的这对玉器极为珍贵,而它的出现与汉代人崇信“天帝”和“四方帝”密不可分。

“辟邪”一词原意为偏邪不正,《左传·昭公十六年》中记载:“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战国孟轲的《孟子·梁惠王上》有云:“苟无恒心,放辟邪侈……”后来,“辟邪”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驱除邪祟。

说到古人辟邪祈福的缘由,其一在于他们对很多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还不能完全认知和理解,因此,以农耕为主、纯粹依靠大自然生产方式的先民们开始信奉上天,且产生了以供奉诸神为主的祭祀活动,这可谓是辟邪祈福观念的启蒙。早在新石器中晚期,这种意识就已出现萌芽。例如长江下游及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琮、璧等礼器的出现,它们都是古人用于祭祀的一种礼器。其二,长久以来,古人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可以分离的,身死后灵魂仍然存在,因此相信鬼怪神魔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可以这样说,辟邪祈福的意识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历史,而古人辟邪祈福的物品有很多,一般来说,人们常通过祭祀、祈祷、佩戴、使用辟邪器物、避讳等方式达到除邪趋利的目的。

“白玉刚卯严卯是汉代王侯贵族佩戴之器,其四面刻咒语,属于秦汉时的书体 殳书 ,其书体源于兵器铭文”,刚卯刻书34字,严卯刻书32字,文字内容是乞求神灵保佑,辟除不祥

从材质上,结合出土的辟邪物品和文献发现,古人常用名贵或是被认为具有辟邪功能的材质来制作辟邪器物,诸如桃木、黄金、犀角、象牙以及玉石等,且由于佩戴者等级不同,佩戴的材质也不同。

在这些器物中,古人对玉有着格外深厚的感情,他们认为玉是珠宝中最珍贵之物。历史学家杨伯达的《巫·玉·神简论》一书中写道:“史前社会玉器往往由巫觋设计、雕琢并以器事神,从而推动了玉文化的第一个高潮的出现和形成,巫玉光辉普照大地,又为王玉之源泉、瑞器之根本,从而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一直以来,辟邪都是巫文化不可割舍的部分,而玉在巫文化中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玉常常被加工成礼器和法器等。汉代以后,辟邪器物常为白玉质地,这不仅是由于玉美,且具辟邪寓意,还彰显了佩戴者的美德。

曹平说,古人关于玉质的刚卯、严卯的文献记载十分稀少,只散见于《汉书·礼仪志》《汉书·王莽传》及《后汉书·舆服志》中。相对来说,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舆服志》中的记载较为详细:“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私学弟子皆以象牙。上合丝,乘舆以縢贯白珠,赤罽(j )蕤,诸侯王以下以綔赤丝蕤,縢綔各如其印质。刻书文曰: 正月刚卯…… 凡六十六字。”

天津博物馆馆藏的这对刚卯严卯,刚卯刻书34字,为“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严卯刻书32字,为“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固伏,化兹灵殳……”这些文字的意思是乞求神灵保佑,辟除不祥。

曹平总结说:“白玉刚卯严卯是汉代王侯贵族佩戴之器,其四面刻咒语,属于秦汉时的书体 殳书 ,其书体源于兵器铭文。”而严卯刚卯得名,源于开头铭文:“正月刚卯”“疾日严卯”。这对白玉刚卯严卯与安徽亳县凤凰台一号东汉墓出土的同品,从造型到四面所刻的咒语内容和字体方面都基本相同。

出于对汉玉刚卯的尊崇,明清两代人对其亦有仿古、伪古作品,所仿制的除四方柱形体外,还有六棱、八棱体,大小也不一致。铭文有篆书、隶书、殳书等,它们继承了汉玉刚卯严卯的一些神韵,显得古朴神秘。其中制作较精的,也是值得珍藏之物

据史书记载,刚卯严卯在汉代流行期间,曾一度被废止使用。《汉书·王莽传》有云:“正月刚卯,金刀之制,皆不得行。”由于刚卯铭文的首句——“正月刚卯”,既是说明刻制的时间为正月卯日,卯字为繁体“刘”字的假借字,又有“强刘”之意,王莽视刘汉为政敌,所以这种玉器在王莽新朝时曾一度被废止。东汉时期,“谶纬”流行,谶纬是一种迷信,谶是方士们造的图录隐语,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的,即以迷信附会来解释儒家经书。那时的人们相信刚卯严卯上的文辞能强化其隐含的巫术力量,因此佩戴刚卯在东汉极为盛行,从王侯至庶民,依照身份不同,刚卯质地各异。正如《后汉书·舆服志》中所记:“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即玉质刚卯严卯主要为皇帝、诸侯王、公、列侯等享用,此外,据其爵级高下,分其他士夫、百姓依次使用黑犀、象牙、桃木等材质。作为汉代特有的一种吉祥配饰,刚卯严卯深受历代鉴赏家青睐。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张岱的《夜航船》,都将刚卯列入“奇珍”。近代郑逸梅先生在《“皇二子”袁寒云的一生》中写到袁克文收藏刚卯严卯的一段传奇经历:“袁克文收藏中最名贵的,当然要推刚卯和严卯了。他得刚卯于西子湖头,白玉明润,如冰如雪,隶文浅刻,直一小汉碑,诧为奇宝,颇以不得严卯为匹,引为遗憾。丹翁告之,严卯为道州何子贞曾孙星叔,见之于吴门潘氏,鬻(y )三百金,星叔力不胜,便由丹翁得之。克文愿以千金重宝及宋刊《韦苏州集》易归,与刚卯合。丹翁允之,该印为玉质,长寸有二分,方六分。克文因名其居为 佩双印斋 ,作文纪其经过。”袁寒云所藏玉刚卯,尺寸合于《后汉书·舆服志》“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之记载,是难得的文物珍品。

出于对汉玉刚卯的尊崇,明清两代人对其亦有仿古、伪古作品,所仿制的除四方柱形体外,还有六棱、八棱体,大小也不一致。铭文有篆书、隶书、殳书等,它们继承了汉玉刚卯严卯的一些神韵,显得古朴神秘。其中制作较精的,也是值得珍藏之物。

本报记者 肖明舒 图片由天津博物馆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6: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既正既直 既觚既方—浅议刚卯、严卯
刚卯、严卯是汉代用以驱除疫鬼的祥瑞佩玉,与司南、翁仲并称为“辟邪三宝”。刚卯、严卯得名于开首铭文:“正月刚卯”、“疾日严卯”,在《后汉书·舆服下》中将刚卯和严卯称作“双印”。多为玉质,也有象牙、犀角、铜、桃木等材质。其形四方,如铭文所言“既正既直,既觚既方”。



汉 玉刚卯、严卯

古天一2013春拍

成交价:RMB 920,000

1

古籍记载


刚卯和严卯最早见于《汉书·礼仪志》、《汉书·王莽传》及《后汉书·舆服志》上,其后历代均有书籍记载,但多是对前朝书籍的转述。
(汉)班固《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

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博谋卿士佥曰:天人同应,昭然著明其去刚卯,莫以为佩。

(南北朝)范晔《後汉书志第三十·舆服志》:

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私学弟子皆以象牙上合丝乘舆以□贯白珠赤□蕤,诸侯王以下以□赤丝蕤□□,各如其印质,刻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决,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周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凡六十六字。

2
铭文考释

双卯的铭文在很多古文献中都有体现,现在人们常解读的为晋灼的版本。晋灼载刚卯铭文为:

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严卯的铭文为:

疾日严卯,帝令夔化。顺尔固伏,化兹灵受。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汉 玉刚卯 故宫博物院藏




汉 玉严卯 故宫博物院藏


在铭文流传的过程中,各铭文会有些许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为通假字,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如上海博物馆藏的双卯将“灵殳”写为“零殳”,或做“令殳”,又如“夔”写作“龟”,亳州曹操宗族墓地的严卯将“顺尔”,写作“慎玺”。这是由于顺和慎音相近,玺与尔形相似,慎为慎重,郑重之意。玺为玉印之意。慎玺虽与顺尔翻译有异,但仍可通顺连接下文。
二为相似含义的词进行替代,如“庶疫”写为“赤蠖”,或是“赤疫”,这三个词都是代表着灾难疫情。所以我们只要分析清楚一处铭文,则可推知其总体的含义,此文以晋灼所载为例:
“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这句即可理解为:“正月中所制作的刚卯已经完成,具有威灵的殳书覆盖东西南北四方”。
“赤青白黄,四色是当”,由晋灼言“以彩丝葺其底,如冠缨头”可知,刚卯严卯是以赤青白黄四色丝缕穿过中央小孔贯串而佩之。此句谓刚卯所系之四色丝缕与四方帝神之色合宜相当。



汉 青玉刚卯、严卯 天津博物馆藏




东汉 玉刚卯 亳州市博物馆藏


对于严卯的铭文的解读:
“疾日严卯,帝令夔化”,刚严二字义同。整句含义为:“在子卯之日佩戴严卯以刚尅不吉之事,炎帝下令驯教夔兽。”
“顺尔固伏,化兹灵殳”,以刚卯中的铭文含义对应来看,应为驯教神兽之意。这句话接上句可翻译为:“驯教夔龙顺从人,并长久侍奉人,此化作严卯上具有神威的殳书。”
“既正既直,既觚既方”,“既正既直”一言其体形平直不曲,又可引申为“其可使人不偏邪”。“既觚既方”,如《史记·酷吏传》曰:“破觚而为圜,汉书音义曰:觚,方也”,从其他出土的严卯中,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写为“既角既方”,则可知其为“四方体”的含义。
3

承载的文化寓意


对于刚卯、严卯所承载的寓意,有两点被历代认同,分别是辟除邪灵和“强刘”之意。

其一,为辟除邪灵。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刚卯严卯仅是男性饰物,是由古人用以驱灾、避邪的桃符演化而来,驱魔避邪之外更有“强汉”之意。形制应源于柱形勒子,如玉琮及琮形管,“外方内圆”。如五代学者文谷《备忘小抄》云:“刚卯,佩印也,其制,卯以正月卯日作,铭刻于上,以辟邪厉”,又如宋代陈宇义的《以玉刚卯为向伯共生朝》曰:“仲冬吉日,风穆气休。我出刚卯,以寿元侯。祝融之玉,莫此离方。元侯佩之,如玉之刚。攘除厉凶,以迪明王。南门不键,有室则强。三肃元侯,既赠既祷。曷以报我,当以刚卯”。



东汉 玉刚卯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东汉 玉严卯 南京博物院藏


其二, “强刘”之意。《说文》:“刚,彊断也,从刀,彊同强。”《汉书·王莽传》曰:“‘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这也是王莽篡汉后,怕汉代复辟,而禁止人们佩戴刚卯和严卯的主要原因。
4

存世情况与收藏


刚卯、严卯自汉代出现并著录于书中,此后在历代书籍中均有提及,且视为珍贵之物。因此,此物的存世量较为稀少,从可查阅到的图文资料,综合出土与博物馆旧藏来看,大概几十件,不排除有私人收藏。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因刚卯有“强刘”之意,王莽下令禁止佩戴刚卯。《王莽传》记载,王莽掌权后,“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同时,严卯也在被禁之列。王莽倒台后,刘秀建立东汉,早已扎根于民间的刚卯和严卯再度流行,佩戴刚卯还成为国家定制,所有官员凡着朝服,必须佩戴,且通常是成双佩戴。至魏晋时,统治者怕刘姓兴起,再度下令禁止佩戴刚卯和严卯。从此以后,刚卯、严卯几近消失。





汉 玉刚卯 上海博物馆藏



宋 玉刚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出于对汉玉刚卯的推崇,明清两代亦有仿古、伪古作品。所仿制的除四方柱形体外,还有六棱、八棱体,大小也不一致。铭文有篆书、隶书、殳书等,系用砣子砣成,大多较拘谨,与汉代作品有差别。玉料、工艺、沁色等方面都具有同时代玉器的特征。明清仿古刚卯,继承了汉玉刚卯的一些神韵,显得古朴神秘,制作较精的,也值得珍藏。明代高濂《遵身八笺》、张岱《夜航船》,都将刚卯列入“奇珍”。《翁同和日记》有在琉璃厂购得“汉双印”一枚的记载。



明 玉刚卯(八面)、严卯
明嘉靖陆琛墓出土



清 玉刚卯 安徽省文物局藏



清 玉刚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郑逸梅先生《“皇二子”袁寒云的一生》中写到:
袁克文(印章)收藏中最名贵的,当然要推刚卯和严卯了。他得刚卯于西子湖头,白玉明润,如冰如雪,隶文浅刻,直一小汉碑,诧为奇宝,颇以不得严卯为匹,引为遗憾。丹翁告之,严卯为道州何子贞曾孙星叔,见之于吴门潘氏,鬻三百金,星叔力不胜,便由丹翁得之。克文愿以千金重宝及宋刊《韦苏州集》易归,与刚卯合。丹翁允之,该印为玉质,长寸有二分,方六分。克文因名其居为“佩双印斋”,作文纪其经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6: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块真正汉代的刚卯 ,而且还带血沁,俗话说玉带红价连城,呵呵,除了我自己的这块 我就只在博物馆里见过一次实物 就是曹氏家族墓群 曹腾墓 凤凰台一号墓出土的一块刚卯 (大家请看最后一张黑色背景图)以上是我本人的与凤凰台出图的照片对比 刚到手的时候清理完表面与孔道里的泥土玉的表面就出现明显发干的现象,(请看第一张图)后来请教了几个玩玉器比较顶尖的老师才知道是2000多年来埋在比较干的土里 被土拿的发干,经过把玩佩戴不到3个月以后已经明显油润了许多,

以下是刚卯的介绍:正月刚卯。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役刚瘅。莫我敢当。


制作刚卯,必须在新年正月卯日卯时动刀,时辰一过,即要停止,故曰“正月刚卯”。
“灵殳四方”是讲该器之形。
“赤青白黄,四色是当”意思为四种颜色代表四方,只要佩挂此物,就挡住了所有牛鬼蛇神的侵犯。


而“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则是告诉佩挂者:天帝已让火神警告夔龙不可作恶、不可食人了,违者即被烧死。


“庶疫刚瘅,莫我敢当”是说老百姓的疾病,因为有刚卯在身,也被通通挡住,长三寸,广一寸 或用白玉,或用金 流行于汉代自皇帝、诸侯王莫不佩戴。


与另一种印“严卯”合称“双卯”。王莽曾一度禁止。至魏晋时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6: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卯

  刚卯、严卯(亦称‘双卯’)的产生记述见诸《汉书礼仪志》、《汉书王莽传》、《后汉书舆服志》、《七修类稿·卷四十五》、《辍耕录.刚卯》等更多文献。

  刚卯、严卯得名于开首铭文:“正月刚卯”、“疾日严卯”。双卯只是铭不同,其鉴定条件基本完全一致。

  刚卯、严卯初时为汉代祭祀衍生灵器,其作用为驱除疫邪,使用方式为佩玉。双卯形制,早期唯以正方柱体,中心通圆孔,以穿系赤、青、白、黄四种颜色的丝带。

  
  严卯得名于开首铭文:“正月刚卯”、“疾日严卯”。王莽新朝时曾一度废止,东汉时又恢复使用。

  汉代严卯均作小方柱形,上下穿孔贯通,四面有铭,一般每面八个字,共三十二字,也有第一面十字,余面共八字。

  严卯铭文为:“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周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文字整体意思为乞求神灵保佑,辟除不祥。

  早期字体为汉隶,刻写笔道表现为直锐,推测方式,应当是用利器反复刻划。严卯除玉制的外,还有其他质的,如金、铜等。

  在明清两代,严卯亦有仿古、伪古作品,所仿制的除四方柱形体外,还有六棱、八棱体。铭文系用砣子砣成,与汉代作品有差别。

  刚卯

  刚卯是佩在身上用作避邪的饰物。依等级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长形四方体,有孔可穿绳,四面皆刻有文字,多为驱鬼愕疫等辞,首句常作“正月刚卯既央”,因称刚卯。流行于汉代,自皇帝、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与另一种印“严卯”合称“双卯”。王莽曾一度禁止。至魏晋时废。

  汉代刚卯、严卯均作小方柱形,自皇帝、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依等级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长形四方体,中有贯孔,可穿绳,四面皆刻有文字,多为驱鬼愕疫等辞。通常可见尺寸,小双卯为长2.4cm宽1.2cm厚1.2cm可算作标准。大双卯则长69MM,宽厚分别23MM等。

  一般每面8字,32字或34字,也有第一面10字,余面共8字的。另外,汉代刚卯所用字体为殳书。此书体为秦代八书之一,即一种刻在兵器上的特殊文字。其特点近于汉隶。

  《汉书.王莽传》“正月刚卯”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方,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革带佩之。”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葺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上面,作两行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元方回《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诗:“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刚卯》。

  补充资料:《汉书-王莽传》:“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不得行。”
《後汉书.志第三十.与服下》也有记载,但称刚卯为印:“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诸侯王以下以絝赤丝蕤,滕絝各如其印质。……凡六十六字。”

  其中与晋灼所说有别的:既央为既决,顺尔固伏为慎尔周伏。

  大明人士郎瑛在《七修类稿·卷四十五》中有“刚卯”一节,其描述为:“汉有刚卯。正月作而佩之。按《说文》曰。㱾(音开)改大刚卯以逐精鬼者。据此,则如宋人立春日戴春胜春幡之事。又按《野客丛书》曰,刚者强也,卯者刘也,正月佩之,尊国姓也,兼而论之,乃欲尊王而辟邪尔。故《王莽传》曰: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据此,是欲灭汉之意。其制,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长三寸,广一寸四分。或用玉、用金,或用桃,著革带佩之。今有玉在者,其一面曰正月刚卯,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葺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四面,作两行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役刚瘅,莫我敢当


  严卯:其一铭曰:疾日严卯,帝令夔化,顺尔固仗,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役刚瘅,莫我敢当


  余尝得一玉严卯,然按大小及文,却如晋说。但疾日作疫曰,夔化作夔龙,灵殳作灵昌。而字文皆有古法,非今俗书也。意者,服乃汉人,而所说与物不类。何也,思许叔重曰,大刚卯,则知有小者也,是服所言,特为大者,乃前汉之物。其文之异,或当时有省文者尔,不然。何後汉《舆服志》所说,却与予所得者相脗合邪,是音之所注,乃後汉之物。予之所有小者也,严非亦刚之意耶,呜呼。一物之微,在汉已有不同,注者故各有异,后人不见其物,不会诸说,安知义耶。”

  但值得注意的是,明刻本并没有此篇,疑为清人所增缀。

  刚卯形制是由商周的方柱形玉管演化而来,其作用或包括形制更可能由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等时代琮缩小简化演化而来,因而双卯是继承了琮形管“外方内圆”的内涵特征。

  制作双卯,必须在新岁正月卯日之卯时动刀,时辰一过,即要停止,故曰“正月刚卯”。如果没有制作完成该则废之。

  “灵殳四方”表明器之形制长体正四方,各面书有铜武器时代刻铜铭记的一种线划式书体。

  “赤青白黄,四色是当”意思为四种颜色代表四方,只要佩挂此物,就挡住了所有魑魅魍魉牛鬼蛇神恶魔光怪的侵害。

  “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则咒以法令:天帝已让火神警告夔龙不得作恶、不可食人,违者必焚。

  “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其咒意为:人寰黎民的疾病,缀刚卯于身,护祐安康。

  无论具神还是心理效应,双卯“神效”总益处文化传承,所以自汉代以来,就成为人们喜爱的护身符兼作佩玉的物件。


  双卯字体为古代殳书,减笔假借,非常难认。也有的刚卯,用汉隶或小篆,一般认为凡字体清朗可读者,皆后人伪刻。

  尤其后世所产生的仿品,与汉代形制及风格迥然不同。产生的八面柱体、正圆柱体等,作汉刚卯、严卯则必然属于赝品。
















插图引用网上资源,非绝对标本,博主本人就不认同几个样品的真伪,仅供参考

    附汉代极相关其前后尺度变化,以便从规格上首先鉴别双卯的真伪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至23.75cm间有所变化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来源:璎珞珂珮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27 20:04 , Processed in 0.07615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