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回复: 2

陈春专访 | 琵琶精手起弦动琴声里都是自由与快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9 20: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春专访 | 当“琵琶精”手起弦动,琴声里都是自由与快乐

每个人都值得去听一场被称为国乐之王的古典乐器的演奏会。
它偶尔和摇滚在一起痛快释放,偶尔和爵士在一起悠闲散淡,偶尔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幽深古远,偶尔在书店浓淡皆宜,甚至偶尔在街头自由自在……
当个性化存在于网络和高科技时代,国风开始碰撞各种多元的表达方式,“新国潮”是当下很流行的一个词。
陈春,近十年一直在推广国风音乐。作为职业演奏家,她认为音乐就是要「玩」起来,要被看见,被打动,被接纳,才能被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的底色之下,如何与这个可爱的多彩世界碰撞,音乐自有它的魔力。
01
犹抱琵琶,却仿佛一个侠客
2024年1月20日,国金天地的鹅社艺术馆内,“悦音·飞羽三重奏”正在进行音乐会前的彩排。
跟着流淌的乐音,我第一眼就看见了陈春,她旁若无人手起手落,弦上瞬间暖意融融色彩斑斓,周围已经站满了围观的人群,一曲作罢掌声四起,等她放下琵琶,我唤她一声,她展颜一笑张开双臂欢喜的打招呼:「你来了?」
我被这个笑容,直接唤回了初次相见的场景,那是场钢琴与琵琶的重奏音乐会,演奏的曲目早已经忘了,只记得她时而轻抹慢挑,仿佛江南烟雨缠绵无尽;时而激烈爆发,如同千军万马阵前厮杀!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在她身上感受到一股“琴心剑胆”的肆意,我们常说武汉是座有「侠气」的城,看来城里偶有侠客现身。
采访开始前,我们在书店里随便找了两个小鹿小羊形状的凳子坐了上去,开始了我们的采访前的闲聊,轻松自在得有点不太正式了,如同两个老友。
问及她的生活:出生在琵琶世家,耳濡目染,七岁习琴,拿起琵琶对她来说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真正的喜欢是到了一定的年头后,它赋予了我很多生活的内容,影响了我的生活方式。」终于,陈春发现自己与琴之间,达成了「人琴合一」的连结。
很难说是因为本身从事了音乐这个行业而有了现在的自己,又或者说是因为永远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爱而把追求和个性投射到音乐的表达中,她说这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
从弹琴到沟通她都是个性十足,还称自己是「音乐人里最贪玩的」,「吃喝玩乐样样拿手」。
时常背着琴找朋友聊天喝酒,高兴起来弹上一曲,甚至击节而歌;有空就钻到山里游山玩水;摄影、无人机、越野车、公路赛样样玩得转!
还是武汉小动物保护协会的积极分子,日常朝夕相伴的是她心爱的两只柯基犬“陈叮当”和“陈波妞”。
她说,自由的心和丰富的生活内容都是人生中的必不可少,「没有放肆过的人生如同没有漂移过的车一样不完整。」
她说:「我喜欢自由的感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唯一的一要我们去捕捉去感受,否则就白活了。」
生命一角被掀开的感觉,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沟通和交流之中,这也正是陈春的音乐所带给我的感受。
对她来说,把自己的个性和感受带入到音乐当中去,是音乐和人的双向选择。岁月里承受的磨难,被赠予的爱与温暖,最终也会融入到作品中……
音乐人的坚持:「音乐本身是一个很高傲的东西,可以随和,甚至随意,但不能随便。」有趣的人,常常让音乐也变得生动而有活力,为了出新做出的每一次尝试与突破,也是对自我的考验与丰富。
02
舞台没有边界,音乐没有界限
陈春不喜欢墨守成规。
「贪玩」的她一有机会,就和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乐人玩在一起。
她还组建了小型国乐室内乐组合「悦音室内乐」;并担任武汉本土国风摇滚乐队“悦音山海乐队”的主奏;而电琵琶和古典吉他融合的「悦音飞羽三重奏」主打古典和经典相结合;她还参加了汉派原创民谣乐队「功夫九头鸟」,和小伙伴们唱跳的《功夫热干面》嗨翻网络。
就像陈春所说,音乐是随着心流动的!琵琶在她的指下,推拉吟揉、风格各异,虚实变幻之间,能文能武,亦古亦今,极具戏剧张力。
采访当晚,也是悦音·飞羽三重奏组合的专场音乐会,三位搭档互相非常珍视。陈春觉得融合只要能够得出一个美的结果,就说明成功了。
「这是多么美妙的生命体验。」
这些年,陈春作为职业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演出的足迹遍布国内外。
世界上最好的剧院、音乐厅几乎都去过,坐在远离观众的「舞台」之上,她诞生了一个想法:「我要像古人一样,和观众再近一些。」因为音乐一定是要靠近才有温度,否则没有伯牙子期。
陈春开始寻找同事、各类音乐人邀请他们一起去开一场「没有距离」的音乐会。
2020年,武汉解封后的第一场音乐会,就是悦音室内乐演出的专场,国内专业的音乐直播平台“乐通天下”和中国联通5G平台向全世界直播了这场特殊的音乐会,这是英雄城市的声音,也是陈春音乐生涯里最引以为傲的一场演出。
通过网络实现面对面,音乐让世界变得没有距离。
这么多年来,她的演出除了在舞台上,还会在工厂的车间、城市的街头、飞机场的停机坪、农民工子弟的学校、在秋收的田间、山水间,去医院慰问护士,去老人院慰问老人,去公安局慰问公安干警,她想把音乐送给每一个人。
「舞台没有边界,音乐没有局限。」就像这场在书店的演出,只要有一个观众、一个知己,那就是舞台。
03
音乐是人生最好的回报
说起过往的无数场演出,很多都让陈春印象深刻:
「中埃建交40年」时,出访埃及演出,陈春深有感触——虽然这个国家的文明比我们的还要久远,但是可惜没有完好地保留延续下来。
中华文化代代相承,都是每一位传承人的热爱和珍惜的结果,她身上也负有这一份使命感。
西班牙国王来武汉,她参与接待演出工作。她当时弹奏的是古琴传世名曲《流水》,表演结束后,国王主动走到她面前交谈。
陈春向国王介绍,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中国人说“君子左琴右书”,指的「在中国想要成为一位绅士必须要会抚琴,琴棋书画,是中国人的雅事」。
音乐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需要传承和更多展现。
现在这个时代,网络发达沟通便利,文化呈现多元化。陈春以为,对音乐本身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时代。
就像她最近参加的多个晚会,都采用了电子音乐和国乐的融合。既时尚,观众的接受度也更高,不失为一种快速传播的好方式。
现代的音乐交流就是这样,「用这种顺应时尚的方式先把观众带进来,然后再把传统经典的东西带入传递过去,尤其年轻人更适应和喜欢这样的方式」。
交谈过程中,她反复提及音乐对于她的影响,是上天的恩赐和安排,也是灵魂上的碰撞。如她所说:「没有和音乐交集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陈春说,使命传承和好好活着,是人生的两大事。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光彩,来源于跨过漫长岁月后,落在柔软土地上的那份坚持。
不只是深厚往事,还有精神与灵魂的会晤。
04
「贪玩」的、「有趣」的陈春,也在以她的方式,积极将琵琶和多种音乐形式推广给大众。
她和搭档们的演奏形式亲切而新颖,曲风多变,为的是让观众们能够投身其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9 20: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有记录的乐器是新石器时期的骨笛


这场讲座既包含了新石器时期到近现代时期乐器和音乐理论的发展史,也穿插了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昭君出塞》《十面埋伏》,古琴曲《阳关三叠》《流水》的演奏。


陈春分享,最早有记录的乐器是新石器时期的骨笛,是动物的骨头钻孔制成的,是狩猎人传递信息所用。火的使用带来了陶器,出现了陶土类乐器埙。黄帝时期开始大量种植竹子,出现了竹类乐器。到西周、东周出现的各种各样乐器中,陈春重点讲到曾侯乙编钟与编磬,编钟有着非常好的音色和质感,可以演奏五个八度的音高,跟钢琴一样属于十二平均律乐器。编磬,声音宛若神仙衣服上的环佩铃铛,清脆悦耳。


音乐从宫廷走向生活




据陈春介绍,《乐记》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秦汉时期的音乐以宫廷题材为主,典雅端庄,主要用于宫廷礼仪祭祀和鼓舞士兵。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美学家嵇康写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哲学论述,认为人在听到音乐之后会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的变化,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隋唐时期,伴随着开明的政治环境,音乐内容也极具开放性,音乐被广泛推广与交流,乐器改良与弹奏法的完善、音乐创新和创作也都到了空前的高度。到了宋元时代,音乐的生活气息变浓,戏曲和歌曲出现了,很多音乐题材开始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展,宋朝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音乐百科全书《乐书》。明清时期音乐进一步市民化,出现了板腔和曲调,晚清时期出现了京剧。


陈春现场演奏多种曲风的琵琶曲、古琴曲




现场,陈春演奏的第一首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全曲有十段,就像十幅连续的画面, 反映了中国文人治国平天下之后的终极追求,即琴棋书画,自然亲近,内心安宁。演奏的第二首音乐是盲人阿炳的《昭君出塞》。与前面演奏的两首文曲不同,她演奏的第三首是一首琵琶武曲《十面埋伏》,陈春精湛的技艺,加上琵琶本身超强的表现力,使得现场气氛充满张力,扣人心弦。陈春说,琵琶因为演奏指法复杂具有极强的表现能力而被称作是乐器之王,而古琴则因为承载着中国文人的思想与追求,也被称作是乐器之王。


接下来,她演奏的第四首曲目是古琴曲《阳关三叠》,这是一首情歌,最初来源于笛曲。《阳关三叠》讲述的就是三次离别的故事。秉着把传统音乐的经典带给观众的想法,在讲座的最后,陈春给读者演奏了一首超长音乐《流水》,让观众久久沉浸在音乐的享受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9 20: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琴意——领略国风之美》专题讲演会。
正值端午佳节,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特邀国家一级演奏员陈春带来一场《琴意——领略国风之美》专题讲演会。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连两边的走道上都坐满了热情的听众,同时线上直播间还有近2万听友参与了本场讲座。
讲座既包含了新石器时期到近现代时期乐器和音乐理论的发展史,也穿插了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昭君出塞》《十面埋伏》,古琴曲《阳关三叠》《流水》的演奏。
最早有记录的乐器是新石器时期的古笛,是动物的骨头钻孔制成的,是狩猎人传递信息所用。火的使用带来了陶器,出现了陶土类乐器埙。黄帝时期开始大量种植竹子,出现了竹类乐器。到西周、东周,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乐器。陈春重点讲到曾侯乙编钟与编磬,说编钟有着非常好的音色和质感,可以演奏五个八度的音高,跟钢琴一样属于十二平均律乐器。编磬,声音宛若神仙衣服上的环佩铃铛,清脆悦耳。
《乐记》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秦汉时期的音乐以宫廷题材为主,典雅端庄,主要用于宫廷礼仪祭祀和鼓舞士兵。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美学家嵇康写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哲学论述,认为人在听到音乐之后会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的变化,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隋唐时期,伴随着开明的政治环境,音乐内容也极具开放性,音乐被广泛推广与交流,乐器改良与弹奏法的完善、音乐创新和创作也都到了空前的高度。到了宋元时代,音乐的生活气息变浓,戏曲和歌曲出现了,很多音乐题材开始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展,宋朝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音乐百科全书《乐书》。明清时期音乐进一步市民化,出现了板腔和曲调,晚清时期出现了京剧。近现代的音乐从学堂的乐歌开始,其中非常重要的音乐人是萧友梅,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音乐院校“国立音专”。
现场陈春演奏的第一首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中排行第三的名曲,全曲有十段,就像十幅连续的画面, 反映了中国文人治国平天下之后的终极追求,即琴棋书画,自然亲近,内心安宁。演奏的第二首音乐是瞎子阿炳的《昭君出塞》。与前面演奏的两首文曲不同,第三首是一首琵琶武曲《十面埋伏》,陈春精湛的技艺,加上琵琶本身超强的表现力,使得现场气氛充满张力,扣人心弦。
琵琶因为演奏指法复杂具有极强的表现能力而被称作是乐器之王,而古琴则因为承载着中国文人的思想与追求,也被称作是乐器之王。演奏的第四首曲目是古琴曲《阳关三叠》,是一首情歌,最初来源于笛曲。古人是非常重视离别,因为朋友之间的离别可能就是永远不再相见,《阳关三叠》讲述的就是三次离别的故事。秉着把传统音乐的经典带给观众的想法,在讲座的最后给大家演奏了一首超长音乐《流水》。陈春说,“希望传统音乐能成为大家的茶余饭后。”(文/李青 图/王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5-5-3 11:18 , Processed in 0.04546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