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2|回复: 2

印度河谷文明的蚀花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6 23: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珠饰知识分享-印度河谷文明的蚀花珠
印度河谷文明是古代世界与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比肩的青铜文明,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印度河谷文明是最早发明蚀花玛瑙工艺的地方,哈拉巴是蚀花玛瑙珠和其他珠子的制作中心,至少在公元前2600年,哈拉巴工匠就开始了对蚀花玛瑙工艺的实践。
典型的蚀花玛瑙是红地白花的,也有黑白条纹的管子和黑地白色眼圈图案的珠子。
这一时期的蚀花装饰图案偏爱眼圈纹饰、折线和平行线圈,与后来铁器时代(第二期)兴起的蚀花玛瑙珠的装饰风格不同。图例和考古线图所示珠子类型,在世界多处博物馆都有馆藏记录,如苏萨的蚀花珠,乌尔王墓和黎巴嫩国家博物馆的藏品等,这些珠子大部分来自考古遗址,有明确的地层断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23: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珠子的制作在印度河谷地区还在延续 文中提到过镶蚀工艺,并提及过天珠的制作工艺与这种镶蚀红玛瑙的制作工艺相关。此珠镶蚀工艺制作的白线白皙明显,珠体红润,朱砂清晰可见。此类珠子多为西亚及印度地区使用,孔道较细,孔口磨损轻微

迄今为止这种珠子的制作在印度河谷地区还在延续。并且,在工艺手法甚至制作流程上,仍旧可以寻找到旧时的踪影。制作这些珠子的手艺人,几乎都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的,这种工艺也以父子相传的形式一直传承下来,几乎没有改变过。这也为我们复原这种珠子的制作流程带来了很大帮助。从目前的制作流程来看,基本上分成了三个步骤:先由工人将玛瑙原石开采出来,然后贩售给中间商,最后再卖给制作珠子的作坊进行制作。基本上保留了最原始的面貌,极少有革新的元素。



人物纹饰印珠

这种印珠产于印度河谷地区,一般是以印章的形式存在的

此类珠子,以红玛瑙为材质,多数表现为浅红色,半透明。珠体上镶蚀白色线纹,孔口通常较小。珠体磕碰及佩戴痕迹不明显,通常没有明显的“C”形纹理。包浆不如藏传珠子明显,有的甚至看不出包浆,这是因为这类珠子基本上不以传世的形式流传下来,大多数来源于遗迹的发掘之中,与藏传珠子代代相传的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包浆及佩戴痕迹都不如藏传珠子那么明显。

另一类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产于印度河谷地区的珠饰是以印章的形式存在的,称为印珠。所谓印珠是指在珠体一侧的平面上刻绘纹饰,与我国所用的印章十分相似,印珠只是我们通俗的叫法。印珠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时期,一直延绵到萨珊王朝时期,其历史背景可见一斑。在此只言片语难以表述清楚,只做大致介绍。印珠在很多地区都出现过,而印度河谷地区的印珠与西亚地区的并不相同,它上面的纹饰多为牛的形象以及一些古老的文字,并没有人物样式的纹饰,也没有以记事、祭祀为主要故事内容的纹饰。这些印珠体积很小,通常呈现出圆形或方形的扁片,基本上都有孔,当时应为配在身边的个人饰物。这种印章上面的文字非常局限,迄今为止,人们仍旧不能解读其中的内容。由于印珠的外形较为独特,与我国传统的珠子有很大的差别,目前来看,印珠爱好者还不是很多。我国的收藏者对印珠的产地及工艺也不是很了解,通常也不进行细致的区分。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上大量充斥着用老珠子为材质,后进行雕刻的印珠,不了解印珠的朋友很难区分其新老,因为这些新珠子无论从珠体的磨损、包浆还是孔道,都明显带有老珠子的特征,仅仅印面是新刻的。基于这种现象,我们在看印珠时,尤其要对印面上的纹饰进行观察:第一要看所刻纹饰具不具备当时的特征;第二要看雕刻痕迹是不是新的,如果是新雕的印面,印文凹陷处没有氧化过的痕迹,那么较比印珠的其他位置要显得新很多。另外,借助放大镜观察,雕刻处往往会出现如同新玛瑙断裂处一般的玻璃光泽,与老雕截然不同,购买者需多加区分。

与此类印珠材质相似的还有一种红玛瑙珠子,也是产自印度河谷地区。此类珠子外形非常丰富,有圆形或方形的扁片形珠,也有圆形珠等。另外,此类珠子的历史也极为悠久,甚至可以上溯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通常这类珠子的孔道极为细小,抛光精致,从当时的工具发展水平来看,这类珠子的做工在当时是极为精细的。但由于历史久远,珠体多有磕碰,形制各异,包浆不如传世珠子那么油润。

声明:图文来源头条号“仁云君心理艺术”,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5-1 01:33 , Processed in 0.03886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