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回复: 0

樊城记忆生活馆打卡说明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 10: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樊城记忆生活馆打卡说明书

古朴典雅—樊城记忆生活馆—
打卡+赏古+科普+品茗+购物
有故事 有温度 有特色 有情怀



樊城记忆生活馆
装不完的汉口
买不尽的樊城
唤醒人民广场、解放路传统商业街区活力

*****
博物馆+商业+网红打卡+青年茶馆
打卡说明


1特色门头(国内首创)
樊城记忆生活馆外立面正面选用108块、侧面选用18块,共计126块具有历史文化信息符号的晚清、民国时期古旧门窗装饰,此创意为国内首创,旨在彰显樊城的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采用矩阵式的排列组合设计带给市民、游客强大视觉冲击。选用126块蕴含着项目投资人特别的感情,126普通话谐音“要爱了”,借以向“历史记忆”表白,也是对当代人的倡议,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爱护这些带有历史符号和信息的美好记忆的物件和文化。同时1+2+6=9,数字9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至刚至阳的意思,常表示最多、最好、最高等极限,也同音于“久”,寓意长长久久之意,是一个美好的象征。

2照壁(古砖)

此为见证樊城建城及樊城商贾文化而修建的照壁。樊城建城早于襄阳城,建城史长达3000多年。西周末年,周宣王封臣子仲山甫为樊侯,还赐给他一块封地,因封号为樊侯,这座城池也被称为樊城,一直被喊到了今天。城砖上的文字被称为城砖铭文或款识,是古代“物勒工名”的实名职责制度下的产物,也是从古至今人文历史的最好见证。该照壁主要由汉代至明国时期的城砖、建筑用砖组建而成,如道光十三年城砖等,也穿插有反映樊城商贾文化的会馆砖,如江苏、江西会馆、湖南馆砖等。其中,几何图形为汉砖,莲花纹为崇尚佛学的南朝砖。整个照壁也反映了樊城悠悠岁月的经济繁荣及历史沉淀。


3 80生活之家
80生活之家,重现上世纪70-80年代普通家庭的内部环境。70-80年代,一床一桌,两椅两箱,家具再简单不过,色泽质朴暗沉。而在当时的阔绰家庭里,讲究的是“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与缝纫机,“一响”指的是收音机,它们,又叫做四大件。80年代改革开放,人们渐渐富足。拥有一套组合家具成为时尚,也是年轻人结婚的必备品,甚至有“36条腿儿,媳妇领进门儿”的说法。人们用“36条腿”、“48条腿”来形容成套家具的规模,“腿”越多,说明家中的经济条件越好。80年代的家居有很多创新之处,桌面开始有一些精致的摆件:座钟、陶瓷杯和台灯。在家庭电器上,四大件也跟着升级,变成了“新四件”:彩电、冰箱、空调和洗衣机。八仙桌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家具,老碗柜收纳餐具和瓶瓶罐罐,双人床、衣柜、茶几、五斗橱、高低柜……这些实用性强的家具基本都是靠木匠手工打造出来的。沙发属于奢侈品,那时总在靠背上铺一张白纱,防止弄脏,各式各样的挂历和明星海报无疑是必备的墙饰,80年代的家庭房间虽然不大,但其乐融融的景象确是当时人们精神富足的最好体现。


4 陈老人杂货铺
陈老人杂货铺以“九街十八巷”仅存的一个百年古巷陈老巷而得名。陈老巷南起中山前街(今汉江大道中段),北止磁器街,长约180米,宽约3米,处于前街商业繁华的衔接处,是近代百年来最热闹旺盛街巷之一。陈老巷始建于明初,清末年间,巷内有一位陈姓老人,住在巷口南端,卖点针头线脑等杂货,他在货摊旁用一块木板,糊一层白纸,上写“陈老人巷”四个大字作标记,陈老巷由此演变而来。据《襄樊文史资料》等资料记载,民国初年,樊城没有公路,货运靠襄河船运。陈老巷靠近襄河码头港口,又位于樊城商业闹市中心,这一优越的地理条件带来了它的繁荣兴旺。当时,有40多家商号聚集在这条逼仄的巷内,梳子、篦子的生产为陈老巷的独特产业。巷子两旁有日用、日杂、粮行、酒行、饭馆、旅舍、当铺、匹头、染坊、打铁等铺子,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应有尽有,是近代老樊城商业鼎盛的缩影,素有“小汉口花楼街”美誉,“逛不完的汉口,买不尽的樊城”出自于此。为了让世人能领略到当年杂货铺的繁荣景象,再现历史,樊城记忆生活馆重新打造出陈老人杂货铺,汇集各类生活用品,琳琅满目,真实还原了当年的杂货铺。


5 劳动街理发店
劳动街理发店源于以往穿梭在市井街头的传统剃头铺。“操天下头等大事,理人世万缕青丝”。剃头匠,过去曾被誉为游走的“美容师”。劳动街理发店中呈现的传统剃头所用的工具少之又少,无非就是手推剪、剃刀、剪刀和梳子毛刷,最大的物件也就是一张近一米高的理发椅。扶手、靠背、座位均为木质结构,两边的木板上还雕有花纹,木块间的连接处、脚踏板和底座则是铸铁,椅子的右手边有根活动杆,轻轻一扣,就可调节靠背升降。古老的磨剃刀手法和工具,传统叫法“荡刀”,在理发椅的侧面放有一窄条的“荡刀布”,剃头师傅时不时会把剃刀在荡刀布上荡一荡。随着时代变迁,剃头铺逐渐被理发店取代,种类齐全的理发工具、闪烁的螺旋三色转灯、千姿百态的明星海报成为理发店新的必备品。

6襄樊邮电局樊城营业厅
中国邮电始于清末,民国时期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邮电通讯事业才有了较快发展。1949年成立邮电部时,毛主席提出“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口号,意味深远的诠释了邮电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内在联系,为新中国邮电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象征着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的邮电绿也开始在新中国大地上破竹燎原。襄樊邮电局樊城营业厅再现以往樊城邮电事务、书信来往的繁华景象,原本林立在城市间的绿色大邮筒,骑着二八自行车穿梭在人群中的邮递员,人们踊跃购买的报纸,遍布大街小巷的邮政信箱,都反映出时代的情谊及历史岁月走过的痕迹。

7青年茶馆
1931年有汉剧班在四官殿(现在的人民剧场)演出,当时名叫“同乐园”,1933年“同乐园”改成“民族大舞台”,四官殿已逐步发展为京剧、汉剧、曲剧、坠子、评书等重要演出场所,随着演出的繁盛,四官殿开始出现茶馆。最初开茶馆的有:梁占奎、丁成有、李阴、老邓家等几家。以“民族大舞台”为中心,有“新民茶馆”、“利华茶馆”、“清香茶馆”“何家园子”、“青年茶馆”、“一心楼”“品香茶馆”、“胜利茶馆”、“一步楼”、“夏家茶馆”等,前后有近16家茶馆林立,带动了四官殿的茶馆文化,奠定和夯实了襄阳商贾文化的基础。青年茶馆以此为基础建立,用服饰、照片、用具、瓷器等珍贵展品再现鼎盛时期四官殿茶馆文化。馆内陈列的瓷器展品以襄阳地方窑口-南漳、谷城为主,也有汉川马口窑。这些实物以茶文化为源头,处处彰显出襄阳作为万里茶道重要节点的繁盛兴衰。


8其它特色打卡点
旧照片、旧票据、烟标等老门牌号

樊城记忆生活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5-3 14:07 , Processed in 0.08915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