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回复: 1

两伊战争持续长达八年之久中国军工业翻身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9 22: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直接挽救了国内一大批军工企业,伊朗和伊拉克为什么不选择苏联和美国更先进的武器和装备,而是选择了从中国购买武器?




1980年9月22日,持续了八年的两伊战争爆发,此次伊拉克和伊朗选择开战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到了历史遗留的多种问题。




两伊的矛盾一方面来自于国家边界,在两伊战争之前,他们就对两国边境接壤的阿拉伯河的主权有争议,1913年,两伊曾打算重新划分国界,但是世界第一次大战的爆发打断了这个计划。






双方还有宗教上的分歧。虽然两个国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派别不同。两个派别之间的理念不同,也都有向外扩张的野心。




两伊还在民族上有矛盾,伊朗人口主要是波斯人的后裔,伊拉克则是阿拉伯人居多。在历史上,两个民族的矛盾就常常爆发。




两伊因这些问题悍然开战时,美国和苏联的军事实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自然也是最先进的,让人没想到的是,伊拉克和伊朗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量购买中国的武器设备。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冷战早已结束,但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他们在私下的较量从未停止。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注定了这里就是美苏博弈的另一个战场。




在两伊战争爆发后,美苏两国对两伊的态度都经历了阶段性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使得两伊战局更加错综复杂。




美国对两伊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0年两伊战争的开始。美国对外表示“严守中立”,他们不想因为牵扯中东的战争事务,但在私底下,仍然保持着和两个国家紧密的武器贸易往来。




美国这么做,就是打着让伊拉克和伊朗互相牵制,自己坐渔翁之利的主意。这场战争的范围最初只是在两国领土内,战火尚未弥漫到海湾地区。




因此对海湾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石油没有产生到什么威胁,美国还能从出售自家武器和军火上获取最大的利润。






第二阶段来到了1983年,此时的美国已经坐不住了,不再保持最开始的中间立场,开始慢慢地向伊拉克倾斜。




第一是因为战争持续到第二年时,伊朗在战场上表现出很大的优势,而伊朗的掌权人霍梅尼表现出了明显的“反美”情绪,伊朗如果赢得这张战争会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产生极大的影响。






其次是在1984年,两伊战争的战火已经一路燃烧到了波斯湾地区的所有国家,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是美国的盟友,对美发出了求救的信号,霍尔木兹海峡 如果受到战争的影响被封锁后,西方国家的石油就遭到了拦截。




这对美国来说是致命的,海湾国家的财路也就此斩断。美国为了自己的石油和盟国的安全,就对伊拉克进行了武器方面的制裁。




第三阶段是1987年,战争已经来到了尾声,美国也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一边通过国际渠道极力主张两伊停战,另一方面加大了国内对伊朗的武器制裁。






苏联对于两伊的态度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苏联同美国一样,也在表面上保持中立,私下继续和两伊双方的贸易。比起苏联,美国本国的石油资源相对丰富,因此海湾地区的战火对苏联的影响不大。




出于对地缘政治的考虑,苏联明显要对自己邻国伊朗的态度要暧昧些,在战争初期就切断了对伊拉克武器的出售。




但面对苏联抛出的橄榄枝,伊朗并不领情。苏联一手发动的阿富汗战争让中东国家对苏联普遍有着抵触的情绪,苏联此时想要拉拢伊朗,也是想要伊朗在阿富汗战争上对自己做出让步。






第二阶段来到1982年,这次态度的转变同样也是因为伊朗在战争上取得的优势让苏联产生了警惕。另一方面伊朗的掌权人霍梅尼是一个十足的民族主义者,他对美国和苏联的插手都表示了不满。苏联表面不说,暗地里却加强了对伊拉克的援助。




第三阶段1984年,苏联仍然加大对伊拉克的援助。




可以说在两伊战争中,到处都有美苏的身影。两伊发现美苏的立场都不稳定,间接带来的就是武器贸易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两伊就把目光都投向了始终保持中立的中国。






中国军工改的优势


两伊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这场战争间接地挽救了中国一大批濒临崩溃的军工企业,给这些企业带来了一波回春。中国的军工业遭遇了什么,为何濒临崩溃?




1985年,在我国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军队要忍耐”的口号,这代表着我国的国防建设思想上发生了一个转变。国防思想的转变是邓小平同志基于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大环境做出的调整。




彼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我们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基调。毋庸置疑,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但1985年,我国的军费支出占财政的比例还是过高,占到了9.58%。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的大环境也都一片向好,这时正是中国大力发展的好时机。




邓小平同志看准时机,对我国的发展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发表了“军队要忍耐”的决策。




此后,国防经济开始真正让步于国民经济建设,中国人解放军裁员整整一百万,军费在财政上的比例也大大减少。




邓小平同志的做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发展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邓小平




日本是二战中最大的参战国之一,在战争上的投入搭进了日本多年来发展的心血和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国内的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的生活水平极低,军事发展也受到了国际的制裁。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上,经过四十多年的恢复,日本不仅恢复了元气,还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的发展对其他方面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日本的国防投入从1950年到1977年的27年间,直接增长了十三倍,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从大局上来看,这种做法是绝对正确的,但军队和军工企业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首先是军队为经济的发展做了极大的让步和牺牲。军费大大缩水后,军队的日子异常艰难,装备得不到正常的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军队攻坚克难,自给自足,有的开始做生意,有的养猪种菜,还有的生产日常用品。




军人的待遇和津贴也非常低,他们的家庭异常贫困。




其次是军工企业遭遇了全所未有的寒冰期。军费减少,军队裁员,这就意味着军火的订单越来越少,这些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型,只能生产日常用品或做食品的深加工。






在中国军工企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两伊战争爆发了,由于两伊的国防力量都十分薄弱,他们需要购入相当多的武器,美国和苏联的武器在世界上是顶尖的,但价格昂贵。




在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中国武器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操作简单,适合士兵操作使用,一时间大批的订单飞向中国,这直接为这些企业带来了一波回春,两伊战争持续了八年,中国就向这两个国家提供了八年的武器。




根据当时一个军火企业记录,上世纪八十年代间,他们靠着出口坦克创下了10亿多美元的收入,在当时,这笔收入绝对是不菲的。中国大量模仿苏联的武器装备,八成以上都出售给了伊拉克和伊朗。






这个阶段是中国军工企业的黄金时代,在此后,两伊战争的结束、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发展的转型让中国武器的出口额连年下降。




大量订货


两伊战争爆发时,美苏的武器装备实力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但两伊竟选择了购买中国的产品,这是为什么呢,中国武器有什么优势让两伊疯狂购入?




两伊战争开始后,由于美苏的影响,国际开始对伊拉克和伊朗实行了武器制裁,但两个国家的国防力量都不强,伊拉克就从苏联买了一批米格-21战斗机,还与自己交好的阿拉伯国家进口了一批飞机,这批飞机正是二手的歼-7。




伊拉克的空军装备了这批武器后发现,这些二手飞机的性能与米格-21不相上下,并且价格更便宜,因此伊拉克在中国大量订购了歼-7战机。






歼-7




伊朗最初使用的战机是美制,战争让这些装备有大量的损耗,美国对伊朗的武器制裁让他们无法正常补充零部件,便向中国订购了不少。




伊朗还在中国购买了很多“蚕”式导弹。这种导弹是对苏联导弹的仿制,杀伤力和性能并不好,体积庞大,不便运输,但对伊拉克来说非常实用。当时伊朗在海湾地区袭击各国运输石油的轮船时,就用的是“蚕”式导弹。




两伊在中国不仅购买了空军武器,还有陆军装备。




最初购买中国69坦克的是伊拉克。伊拉克的石油资源丰富,资源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购买欧美的武器是完全没问题的。






69式坦克




但欧美的武器性能优良的同时,对操作的水平和维修体系要求极高,伊拉克本国的士兵综合素质差,受教育水平低,在短期内是无法大规模使用欧美武器的。




两伊战争之前,伊拉克从中国购买了59坦克,但这批坦克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在两伊战争爆发后,伊拉克开始向中国购买69式坦克,69式坦克比起59来说,性能的提升也有限,但胜在价格便宜,并且69式坦克使用的零部件和59式的相同。




除了价格上的优势,对于伊拉克来说,69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用起来比较简单,维修和售后也有保障,这让伊拉克直接购入了2000多辆中国的坦克,占到了伊拉克坦克总量的40%。




伊朗缴获了伊拉克的坦克后,发现这些武器也适合本国士兵使用。迫于美苏的压力和国际上的制裁,伊朗寻找了朝鲜作为中间商,也购买了大量的69式坦克。






总而言之,两伊选择向中国购买武器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美苏两国的态度摇摆不定,向美苏购买武器要看人眼色、受制于人,两伊之间的战争又很激烈,他们只能选择更稳定的武器来源。




第二是伊拉克和伊朗自身国防力量不强,士兵的综合素质普遍低下,美苏先进的武器需要复杂的操作和完善的维修保养系统,两伊都没法提供这样的系统。




第三是,当时中国的武器设备比起美苏来说不够先进,但价格便宜,操作简单,保养便捷,正符合伊拉克和伊朗的需求。




因此,两伊都选择了向中国订购武器。






据统计,中国在两伊战争持续的八年间,军工方面的出口额达到了惊人的130亿美元左右。




当时的中国正在改革开放,这笔巨款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挽救了一大批即将破产的军工企业,给了足够长的时间让他们转型升级,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不管怎么说,战争是无比残酷的,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战争带来的从来都只有伤害和破坏。






因此,在两伊问题上,我国一直致力于协调两国停战,保持中立的态度,与双方都有正常的来往。




并且在两伊战争结束后,我国坚定支持伊拉克保卫自己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并致力于参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为其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这就是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两伊战争期间保持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和方针,是真正负责人的大国。




对于两伊战争,大家觉得核心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23: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伊战争(阿拉伯语:الحرب العراقية الإيرانية‎‎,英语:Iran-Iraq War,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伊朗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

1979年2月,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上台执政。
伊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占人口55%的什叶派穆斯林中反政府势力活跃,从而成为伊朗输出革命的首要目标。
伊拉克国富兵强,积极谋求海湾地区霸权,企图趁霍梅尼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对其进行打击,以消除所面临的威胁并彻底解决边界争端。
两国关系日趋紧张,边境冲突加剧。
战争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两伊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第一阶段,伊拉克全面进攻,伊朗组织边境防御和反攻。

1982年2月,伊朗发展反攻势头,伊拉克被动挨打。
1984年开始,双方展开地面拉锯战,加强空中与海上袭击。
第四阶段,1988年,伊拉克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再次攻入伊朗境内。
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化学武器。

2015年9月22日,伊朗举办纪念两伊战争爆发35周年盛大阅兵式   。

两伊战争发生时间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

地    点伊朗、伊拉克边境参战方伊朗、伊拉克
结    果陷入僵局、双方皆宣布胜利


参战方兵力伊朗:305,000名正规军士兵、900辆坦克、470架战机
伊拉克:190,000名士兵、2,200辆坦克、450+架战机
伤亡情况伊朗: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
伊拉克: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


主要指挥官伊朗:霍梅尼,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


领土变更回到战前状态
战争原因伊拉克谋求海湾地区霸权

战争起因:
历史上,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块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不久,战局发生转变,1982年之后,伊朗侵占了伊拉克的领土,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战争长达8年,成为继越南战争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


整个战争进程可分为:
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
第二阶段伊朗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伊拉克丧失战场主动权;
第三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
第四阶段伊拉克实施短暂的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

两伊战争的起因纷繁复杂,既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也有愈演愈烈的边境纠纷;既有两伊之间的内部矛盾,也有国际影响的推动作用;既有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仇恨,也和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个人问题有关。

但总的来说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边境纠纷、宗教矛盾、民族仇恨。其中,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为边境纠纷。

领土之争

两伊边界长1200多千米,领土争端是两国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两伊战争爆发前的阿拉伯河界线问题是战争的主要导火索。阿拉伯河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内汇合而成,下游约100千米长的一段为伊朗伊拉克两国界河。
1847年,当时统治伊拉克的奥斯曼帝国和当时的波斯王国签订的协议中,阿拉伯河以波斯一侧的浅水区域为界,也就是奥斯曼帝国掌握着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双方计划重新划分国界,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取消。
至1937年,已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的伊拉克与伊朗签订的协议,又将国界画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线的中间位置,也就是两国各分一半。
1975年3月15日,在阿尔及利亚总统的斡旋之下,双方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协议正式将国界确定为阿拉伯河的中央。由于阿拉伯河是伊拉克唯一进出波斯湾的出海通道,对伊拉克十分重要,伊拉克认为要将阿拉伯河水道与伊朗平分是对伊拉克大大不利,更认为阿尔及尔条约为不平等条约,并于开战前的9月17日撕毁条约。此外,波斯湾上的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也是两国争执的对象。这些岛屿原本归英国所有,60年代之后英国将其控制权交给沙迦,但沙迦与其他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尚未独立,不能在这些区域建立实际的控制。1971年11月英军撤走后伊朗便出兵占领了这些地区。这些岛屿靠近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占领这些岛屿后扩大了其在海峡地区的控制能力,引发了伊拉克的担忧。伊拉克认为伊朗应将这些岛屿归还给阿联酋。

宗教纷争

伊朗和伊拉克都为伊斯兰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伊朗的伊斯兰教徒以什叶派为主,伊拉克虽然也是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但掌握国家政权的却是逊尼派。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其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号召伊拉克民众推翻萨达姆的政权。
由于霍梅尼曾被流放在伊拉克,在当地什叶派穆斯林中有不小威望,他的号召对萨达姆的统治构成了一些麻烦。
什叶派穆斯林聚集的伊拉克南部爆发了一些反政府武装骚乱的事件。这也增添了萨达姆对他的个人仇恨。
历史上,伊拉克为什叶派发源地,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伊朗什叶派不满于伊拉克逊尼派大权在握的现状,同样令他们不满意的还有伊拉克并非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并不像伊朗那样重要。
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2月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暗中支持伊拉克,间接加强了萨达姆入侵伊朗的信心。

民族矛盾


伊朗人口主要由波斯人组成,而伊拉克及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为阿拉伯人占多数。两族人民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冲突,积累了不小的宿怨。而两个民族在对方国内则互为少数民族,利益得不到足够保障。例如伊朗西部的胡齐斯坦省,是伊朗境内阿拉伯人的主要聚集区。历史上,该省曾归属于鄂图曼帝国的伊拉克行省。这一地区的阿拉伯人也曾多次反抗伊朗统治,追求民族独立。而这一地区也是伊朗主要的石油和粮食产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此外,伊朗和伊拉克国内均存在作为少数民族的库尔德人,两国也都支持着对方的库尔德人取得民族独立以使对方的国家分裂。


另一方面,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后,许多原先效忠王室的优秀军官被清洗,军队整体素质大幅下降。军队内部整肃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而伊斯兰革命的去西方化也使得西方世界对新兴的伊朗政权没有好感。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如果能够占领阿拉伯河下游地区,进而打击尚不稳定的伊朗政权便可能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


于是在1980年9月22日,与伊朗存在诸多历史矛盾的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与美国断交的时机,选择了阿拉伯居民聚集、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胡齐斯坦省,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
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

战争中伊朗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
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
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

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
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
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

由此导致伊拉克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
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第一时期,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
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
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
到10月底,伊朗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
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伊朗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6月29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时期,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2万军队,发动了第一次巴士拉战役。经过多次拉锯战,至9月底伊朗军队控制了伊拉克境内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动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格达造成威胁。伊拉克军队前后组织7次反击,将伊朗军队阻挡在边界一带。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线和北线再次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势基本停止。

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在局部地区对伊朗军队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袭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

1986年,两伊战争再度激烈,战争进入第三时期。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战速决。1986年2月初,伊朗出动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曙光—8号”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奥。与地面战场相呼应,1986年,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


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


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
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
598号决议通过后,由于两伊积怨已久,在停火问题上立场各异,分歧较大,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598号决议迟迟得不到贯彻落实。

第四时期,1988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

2--4月,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袭城战”。
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经过两天激战,于18日下午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
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这是“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它“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
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
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从1984年4月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战争转入长期消耗战。
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占伊朗领土几乎全部丧失。

为使两伊战争尽快结束,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了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第598号决议。


次日,伊拉克表示欢迎联合国决议,并决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以示诚意。但伊朗没有表态,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号决议。从两伊战争停火后的第5天即8月25日开始,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外长举行了多次会谈,但谈判毫无结果。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后,伊朗利用危机逼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结果两败俱伤。伊拉克伤亡和被俘4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伊朗伤亡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拥有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700多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

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18万、伤25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35万、伤7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
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两伊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消耗战。

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达6000亿美元,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分损坏。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了化学武器。

作为军事实力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战争中曾使用诸如苏式米格-25战机、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导弹等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
但同发达国家主导的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别。


例如,在战争中鲜有集群化坦克长距离突击作战,而一战中的堑壕战、人海攻击却颇为常见,甚至还出现了没有武装的平民在狂热的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
这与士兵在紧急征召之下入伍,缺乏操作现代化设备的训练、领导人指挥不当以及武器装备配件不足,难以维修、保养有一定关系。
不过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也出现了用直升飞机打直升飞机、用防空导弹打小艇的新战术,在袭船战中和袭城战中双方大量使用了先进的反舰导弹与地对地导弹,这场战争也揭示了战争动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启示影响

(一)巨额资金能够买到现代化武器装备,但买不到军队的现代化水平。
因此,引进外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一定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两伊是中东地区富有的石油输出国,自1973年以来,两国耗资数千亿美元,从国外竞相引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
但两伊的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先进武器的零配件本国无力修配,弹药主要靠国外供给;
两国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诸如苏制“萨姆”和英制“轻剑”、“霍克”型地空导弹,驾驶T-72坦克和米格-23战斗机等先进武器,是相当困难的。

(二)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固然应当重视速战速决,但同时还应当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战争初期,伊拉克采取突然袭击的闪电行动,旨在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把战争赌注完全押在这一点上,在思想上和物资上缺乏长期作战的准备,因此,一旦速战速决企图被对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渐由主动转为被动。伊朗依仗自身国大人多的优长,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

(三)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应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过分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两伊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以城市(镇)为目标的攻防战,双方满足于攻城掠地的表面“胜利”,忽视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
(四)现代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大,给后勤补给提出了新课题。两伊战争虽然称不上是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但战争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如战争初期,伊拉克仅对席林堡这样一个1000户的小镇就发射了几万发炮弹。两伊陆军主要是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油料消耗多,据估算,伊拉克军队每天消耗的油料达2000至3000吨。伊朗顶住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后,也因补给困难而拖长了反攻的时间。转入反攻后,伊朗多次向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势,但两次战役之间的间隔比较长,有时竟长达5个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后勤系统混乱,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供应跟不上,因而续战能力不强。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式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双方经济损失惨重,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战争中的军费支出和战争导致的经济破坏共计到达6000多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

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约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

交战双方军事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损坏。

后世评价

两伊战争,这个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F-14雄猫战斗机,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弹,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最后只得停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3-29 15:25 , Processed in 0.05308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