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回复: 0

揭秘:铁胎对建盏历史地位的形成究竟有多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9 21: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盏的胎被称为“铁胎”,是建盏区分于其他窑口所产黑釉盏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建盏成为宋代公认极品茶具的重要因素。为什么“铁胎”这个特征这么重要,建盏二公主总结出以下三点原因,供盏友参考。
1铁胎如铁一般厚重,令建盏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早在宋代,蔡襄就已经在《茶录》中辨析过建盏的特点: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宋代点茶时,需要提前将茶盏在火上烤热,烤过的茶盏需要有一定的厚度才能持续保温。要是胎薄,散热比较快,烤过也容易迅速冷却。茶录中还说,(盏)冷则“茶不浮”,说明盏冷是点茶时很忌讳的,会导致无法顺利形成汤沫,喝起来感觉也不好。
所以蔡襄特别强调,建安所造的兔毫黑釉盏够厚,保温效果好,是最适合点茶的,其他窑口产的要么偏薄要么颜色不对,就没这么好使。《茶录》中的这几句话可以说是最早的建盏辨伪指南了。
根据出土的宋代建盏标本来看,建盏的盏壁普遍有80~85毫米以上,比同时期其他窑口的茶盏确实要厚出很多。
而厚就意味着重,本身建盏坯体采用的原料含铁量就很高,加上盏壁和盏底都很厚,密度体积都比别处的仿盏大,最后的重量自然就不轻。
宋代常用的,直径12cm左右的束口盏大约有半斤重。一只建盏和其他窑口的黑釉盏分别拿在两只手上,即使不用眼看,只以手感论,都能轻易辨别出哪只是建盏。下沉的重心加上科学的器型设计,令建盏利于点茶和斗茶,不但不会翻倒,还能自由搅动。
2铁胎的颜色像铁一般呈黑褐、黑灰色,特征鲜明,与黑釉相衬。
观察宋代建盏的标本断面,会发现胎体很黑(有部分看上去不够黑,是碎裂后氧化所致,再往里敲也是黑的),这是坯土含铁量高的一个表现,也是区分建盏和其他窑口仿盏的重要依据。定窑虽然也产黑釉盏,胎体就非常白,而吉州窑的胎则偏黄,都没有建盏颜色这么深。
部分宋代建盏坯体外观呈偏红的褐色,不是因为该盏为其他窑口仿品,含铁量低,而是由于表面被后期氧化所致。敲开看坯体内部还是黑的。
3其三,铁胎中极高的铁含量,与釉料互相作用,才能烧出极品的窑变斑纹。为什么宋代其他窑口可以烧出纯黑釉的茶盏,但是却不容易模仿出兔毫、鹧鸪斑的效果呢?即使有兔毫,条纹也不够清晰修长,达不到“条达”的标准?
经过比较研究,可以确定坯体的含铁量对此有很大影响。
烧制建盏所使用的,是水吉当地所产、含铁量很高的红棕色粘土(含铁量达7%~10%)。此类泥料本身可塑性不是特别好,在温度影响下,收缩的程度也偏大,而且耐火度也不甚理想,一遇到高温,就不太容易控制。可能会导致坯体变型得不成样子,也可能会起泡。
宋代建盏胎土并未淘洗得很细,含有一些石英砂,会减轻变形的问题。不过这就导致宋盏的手感会比较粗(釉厚的地方感觉不会这么明显,建盏口沿釉偏薄,会有明显的颗粒感)。

明知建盏的坯体材料耐火度有限,可是要烧制出带有精美析晶斑纹的建盏,就必须使窑炉内温度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耐火性不佳的材料却需要通过高温烧制才能出成品,这个矛盾就导致建盏的成品率很低。
如果用一般瓷土+氧化铁调配或用含铁量更低的粘土制坯,耐火度是提高了,但是釉面斑纹形成的效果就会变差。
宋代其他窑口仿制的兔毫盏、黑釉盏效果不如建盏,和坯体的含铁量有很大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水吉当地坯土的成分对釉面结晶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从古至今,耐火度和含铁量对建盏成品率的制约问题都无法完美解决。国外的建盏研究学者也对此感到头痛。成品率低就会导致精品建盏的烧制成本居高不下,会直接影响建盏的价格,这点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提过。
以上就是“铁胎”的特征和重要性。如果新入门的盏友想收藏正宗的建盏,就一定要注意铁胎的问题。宋代不同窑口的黑釉盏确实都有其收藏价值,但价格相差较大,拿着并非铁胎的黑釉盏跟您说这是建盏,就太忽悠人了。
这点对于现代烧的新盏也依然适用,既然铁胎是建盏的必备特征,那么新烧的盏若不是铁胎,自然也不能叫建盏,入手前请注意分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26 03:10 , Processed in 0.08153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