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3|回复: 0

宗喀巴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5 10: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喀巴(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喇嘛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钢铸成。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 [1] 青海湟中县人。 [1]
1419年(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宗喀巴在拉萨甘丹寺圆寂,时年63岁。圆寂时,将自己的衣帽传给贾曹杰,于是贾曹杰继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传佛教史上将宗喀巴大师、嘉曹杰、克主杰合称为“师徒三尊”。
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由于诞生于“宗喀”,为示尊重,人们以地名尊称大师为“宗喀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10日),生于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父亲名叫达尔喀且鲁崩格,母亲名叫馨茂阿却,两个人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卒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10月25日,享年63岁。因藏语称湟中(今塔尔寺所在地一带)为“宗喀”,故被尊称为宗喀巴。
宗喀巴(1357—1419)元末明初宗喀(今青海湟中)人。藏族。 [2]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本名罗桑扎巴。父名鲁木布格,元末官达鲁花赤。幼时,从噶当派僧人顿珠仁钦出家于甲琼寺(在今青海循化)。十六岁进藏深造,住第瓦仅寺(在拉萨西南郊)。先后在前后藏各地投师求法,在噶当、萨迦诸大师指导下,系统学习近二十年,同时为人讲经传教,提倡僧人应持守戒律,颇著声望。明永乐七年(1409)初,在帕竹地方政权及其属下贵族支持下,创大祈愿法会于拉萨,又在拉萨东北汪古尔山建立甘丹寺,正式创立格鲁派。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书。生前将衣钵传给首席弟子贾曹杰·达玛仁钦。圆寂后,由贾曹杰继法位。后其法嗣在蒙古和硕特部及清朝支持下,使格鲁派逐渐成为在西藏地方执政的教派,并在蒙藏地区广泛流行。

人物生平[url=]编辑[/url][url=] 语音[/url]
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大师出生于青海湟中县,他的出生地藏语叫做“宗喀”,所以称他为宗喀巴,意为在宗喀出生的人,宗喀巴法名为罗桑札巴,意为善慧。他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就是黄教的创始人。传说罗桑札巴为文殊菩萨转世,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藏历火鸡年)十月二十五日诞生。青海的僧俗大众尊称他为杰仁波且,意为宝贝法王。他的父亲名叫鲁本格,是元朝末年兼管当地军民政务和地方官员——达鲁花赤,母尊名为星萨阿切,生有子女六人,宗喀巴排行第四。

宗喀巴3岁时,第四世活佛若白多杰受元顺帝召请进京途中路过青海,宗喀巴的父亲就带着他到夏宗寺和若白多杰活佛相见,若白多杰给宗喀巴灌顶加持,授了近事戒。宗喀巴7岁时,被家人送到夏琼寺,当时这是一座噶当派的寺院,取密宗名为端月多杰,后又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札巴。宗喀巴在这里学习了9年佛法 [3] ,在佛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探求佛法,他16岁时离开夏琼寺前往西藏求学佛法,拜各教派高僧为师,吸取各家之长,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了如指掌。 [1]

讲经历史[url=]编辑[/url][url=] 语音[/url]

他经常给别人讲经说法,当时他已经能讲17部经典,包括大乘显宗各派的代表著作,而且不会发生混乱和遗漏。人们对此非常钦佩,认为这不是一般人的才智所能达到的,宗喀巴的声望也随之越来越高。

宗喀巴三岁时,正值法王迦玛巴游戏金刚,授给他近事戒,赐号庆喜藏。这一年,附近有位名喇嘛敦珠仁钦,施舍给他父亲好多马羊等财物,请求把这小孩送给他,得到应允。从此直至入藏以前,他依止敦珠仁钦,学了很多经论,并且受了密教的灌顶,他的密号叫不空金刚。
七岁时,依敦珠仁钦受沙弥戒。为了进一步深造,十六岁时(1372)他辞别敦珠仁钦前往西藏。十七岁到达拉萨东面的止公山林,在止公寺向阿仁波切座前听受大乘发心仪轨、大印五法、拿热六法等教法。以后又到拉萨西面的极乐寺,从吉祥狮子和善满听闻经论。又奉功德海和乌锦巴为正副阿阇黎学习《现观庄严论》。又依曼殊宝听受《大乘庄严论》等及弥勒菩萨所造诸论。
这样几年之内学习了好多显密经论。十九岁在那塘时,学习《现观庄严论》;由于论中多引《俱舍》原文,比较难懂,因此又发心学《俱舍》。在那里他又从义贤译师听受意乐贤的《俱舍释》。第二年夏天他又到泽钦请庆喜祥讲《现观庄严论》。庆喜祥又介绍他到仁达巴那里听闻《俱舍》和《入中论》。仁达巴的学问修持都好,因此成为宗喀巴一生中最重要的师长。那年秋季,又从大译师菩提顶受学《集论》。

闭关专修[url=]编辑[/url][url=] 语音[/url]
冬天从慧明律师听受《毗奈耶根本经》及其《释论》。二十二岁时仁达巴为他讲《集论》、《入中论》。那年秋后闭关专修,兼阅经论,对于法称的理论,生起了无限的信心。二十四岁那年的春天,他到那塘,听受高僧义贤讲授所著《释量论》的注释。夏季,他在那塘立《释量》、《集论》、《俱舍》、戒律四部之宗,同时受学许多密法。

秋间在蔼寺从空贤学诗词,同时从那塘住持庆喜幢受得中观宗重要经论的传承。当时西藏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很少,由于宗喀巴得到传承,加以宣扬,后来受到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就很多了。以上仅仅是把他所学的经论略举几个例子,实际所学决不限于这些。大概藏中所有经论,他没有不听到讲授或受到传承或接触过的。

克珠杰所著《宗喀巴大师密传》中记载:年少的喇嘛邬玛巴,在一次放牧时,从心中发出“阿惹巴扎那”文殊菩萨心咒的嗡嗡之声,同时发生一股强大的力量,使他全身汗毛竖起,几乎到了心不能把持的程度。由于他有殊胜的因缘经常和文殊菩萨见面,于是向文殊菩萨询问宗喀巴大师前后生的故事,文殊菩萨告诉他:“往昔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宗喀巴在印度诞生为婆罗门之子。当时他见到了信解智菩萨,菩萨非常喜欢他,从此宗喀巴做了菩萨的侍从,从而听受了许多教法。菩萨领他到释迦牟尼佛的座前礼拜时,宗喀巴生起菩提心,他用一串纯洁无垢的白晶宝珠供于佛前。由此而播下通达智慧的种子。”

宗喀巴大师出身于佛教家庭,3岁时,噶玛噶举黑帽系四世活佛乳必多吉为授近事戒(即在家受持五戒之男居士),赐号贡噶宁布(庆喜藏)。后随敦珠仁庆学习经论,7岁时,被家人送到夏琼寺,接受该寺高僧端智仁钦的“胜乐”、“喜金刚”、“大轮”、“顶位”等灌顶,正式出家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扎巴。16岁前往西藏深造,开始独立进行宗教活动。25岁时,已深入研究了“弥勒五论”、《俱舍论》、《量释论》、《入中论》及律藏、五明等,并在寺院立宗答辩,产生了一定影响。31岁时,他为振兴戒律,改戴持律者所戴的黄色僧帽(因过去一些大持律者都戴黄帽子。宗喀巴大师想振兴戒律,因而也就戴上了与过去的持律者们同样的黄色的帽子”。据此,黄帽并不自宗喀巴始,宗喀巴采用黄帽,用意是复兴戒律,并没有改革宗教的含意。)表示继承并严格遵守印度大师释迦室利所传一切有部的戒律师的决心。以后弟子们也随着戴黄帽,因此被称为黄帽派。36岁开始讲经收徒,先后在各地讲《现观庄严论》、因明、《中论》、《俱舍论》等。同时系统地研习密法,研究萨迦派的“道果法”、噶举派的“大手印法”等;学习噶当派的教法及《菩提道灯论》等要籍,终于通达显密各派教义。他以中观为正宗,月称为依止,以噶当派教义为立说之本,综合大小乘各派显密教法,结合自己的见解,以实践和修证为主,建立体系。同时从倡导戒律入手,进行宗教改革,主张显密教僧人均须恪守戒律、住院,严禁娶妻生子,规定学经次第,严密寺院组织。并著书立说,撰写佛教著作;复兴旧寺,建立新寺;广收门徒,挑选继承人;创立法会,讲经说法,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于形成一代宗风,正式创立格鲁派。其改革得到西藏帕竹地方政权支持。明永乐七年(1409),在被明朝岫封为阐化王的所巴坚赞等资助下,于拉萨大昭寺发起大祈愿法会,他被公认为西藏佛教界的领袖,格鲁派成为西藏第一大教派,藏传佛教信徒大多崇奉他为教主。
(传说罗桑札巴为文殊菩萨转世,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藏历火鸡年)十月二十五日诞生。青海的僧俗大众尊称他为杰仁波且,意为宝贝法王。他的父亲名叫鲁本格,是元朝末年兼管当地军民政务和地方官员——达鲁花赤,母尊名为星萨阿切,生有子女六人,宗喀巴排行第四。)
宗喀巴大师的成就:
宗喀巴大师一生的著述极多,全集藏文推萨版共18帙,160多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菩提道次第论》、《密宗道次第论》、《菩萨戒品释》、《密宗根本罪释》、《事师五十颂释》、《中论广释》、《辩了不了义信纸》、M密宗戒注释成就穗》、《囊则敬寺所说比丘学处》、《金刚持道次第秘密枢要解》、《一切怛多罗吉祥集密广释明灯论贯注》、《安立次第解说集密要义明释》、《怛多罗王吉祥集密优婆提舍五次第明灯》等。其中《密宗道次第》与《菩提道次第》,一明密乘,一明显教,是宗喀巴生平最主要的两部著作。分别论述了显宗和密宗的修道次第,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宗喀巴大师著名弟子有贾曹杰(原名达玛仁钦、甘丹寺第一代坐床者);克珠杰(原名格雷贝桑,后工追认为第一世班禅);绛央却杰(原名扎西贝丹,哲蚌寺的建立者);绛钦却杰(原名释迦也失,为向内地传格鲁派教义的最有力者);根敦主(扎什伦布寺的创建者,后世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推·喜饶桑布、麦·喜饶桑布、喜饶僧格等。藏传佛教史上将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珠杰合称为“师徒三尊”。
宗喀巴及其弟子还修建了著名的拉萨三大寺即甘丹、哲蚌和色拉寺,三大寺与另外三大寺成为后来格鲁派六大丛林(另三座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三大寺对藏族地区的政治、宗教都有重大影响。
格鲁派影响遍及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及蒙古族地区。黄教从明朝初年就一直受到历代中央政权的大力支持,位居藏传佛教各派之首,影响至今不衰。
宗喀巴大师造像特征:
宗喀巴大师(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改革者,发起了以严守戒律为核心的宗教改革,创立了西藏最大的佛教宗派-格鲁派,亦称“黄教”。宗喀巴大师被誉为“第二佛陀”、文殊菩萨的化身。
宗喀巴像多为头戴黄色桃形班智达帽(又称通人冠),全跏趺坐,双手结说法印,分别各牵一株莲花,莲花开于两肩,左肩花中立经卷,右肩花中立宝剑,“左经右剑”。这与文殊菩萨的标识一样。因藏密尊奉宗喀巴大师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故经书与宝剑亦成为其身份的标志。
【 宗喀巴大师金铜造像 】
宗喀巴大师坐像(18世纪) 高16cm
宗喀巴大师头戴黄色桃形帽(又称通人冠),额头宽广,眉目清秀,双目有神。其面庞圆润俊秀,神情沉静祥和。此像明亮而沉稳,表情从容,与宗喀巴大师饱学多识、深沉博大的精神世界十分吻合。
躯体端正挺直,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各牵优钵罗花枝,花蕾在肩头开敷,右肩花蕾上供智慧剑,左肩供般若经,这与文殊菩萨的标识一样。大师身着袒右肩式袈裟,内穿交领式僧衣,这是西藏僧人的典型装束。衣纹刻划厚重写实,衣领及袖口边缘处均錾刻有精美的卷草花卉纹样,做工精细。束腰仰覆式莲花座,莲瓣扁平挺拔,时代特征鲜明。整体而言该造像造型大方,比例匀称,人物形象生动。工艺精细,胎体厚重,金水饱满,是乾隆年间北京所造精品。
宗喀巴大师坐像
这是一尊极为罕见的宗喀巴大师童子像:主尊宗喀巴大师安坐在莲花法座之上,头戴黄色桃形帽(又称通人冠),面庞圆润清纯,五官秀美,面露微笑,神态安详。双手当胸拈莲茎结说法印。青莲花盛开在左右肩头,右肩花朵上供智慧剑,左肩花朵上供般若经。法座靠背与身光合为一体,呈尖舟形,顶端有佛塔,下方由六种不同的装饰物“六饰品”组成,华丽庄严。这样的法座称为“六舁座”,意思是“六物支撑的宝座”;或称为“具六饰法座”,意思是“带有六种装饰物的佛法宝座”。靠背上六种不同的装饰代表「六度」等多种含义。
宗喀巴大师坐像(19世纪) 高369.50cm
瑞士巴塞爾文化博物館藏
宗喀巴大师坐像(18世纪)
美国纽瓦克博物馆藏
宗喀巴大师坐像(18世纪) 高19.50cm
布拉格国立美术馆
宗格巴大师坐像(18世纪) 高11.4 cm
美国圣迭戈艺术博物馆
宗喀巴大师坐像(18世纪) 高19.5cm
布拉格国家美术馆藏
宗喀巴大师坐像(18世纪) 高25cm
阿什莫林博物馆藏
宗喀巴大师坐像(17世纪) 高53.3cm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藏
宗喀巴大师坐像(16世纪) 高16.5cm
美国鲁宾艺术博物馆
【宗喀巴五种应身像】
五种应身像是宗喀巴师圆寂之后出现的,多见于唐卡等绘画作品当中。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宗喀巴圆寂之后,其弟子克珠杰遇到了一些涉及中观及生圆次第的难题。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克珠杰既怀念上师,又珍重地祈祷能够解疑释惑。这时在克珠杰的梦幻中出现了上师的尊容,助其解除疑虑,前后总共显现了五种不同的宗喀巴应身像,这些造型的大师像就一直流传到现在。下面宗喀巴五种应身的造型来自布达拉宫的一套精美唐卡。
五种应身像之一
宗喀巴头戴黄色通人冠,面相饱满慈祥,双手胸前结说法印,身着三法衣,半跏趺骑着象行走在祥云之上,其前后两天女分别托举宝伞和智慧剑。
五种应身像之二
宗喀巴应身像束发高耸,左右长发垂肩,面向文静,眉间白毫右旋且显眼突出。佩戴五叶宝冠、耳坠、项链、手镯,草绿色帔帛,上身袒露皮肤呈黄色,双手胸前结说法印,下着裙,侧身骑着仰头狮子,左右肩花分别托举经书、宝剑,为典型的菩萨装。若不是以组套形式出现,极易与骑狮文殊造型相混淆。
五种应身像之三
这是最为普遍的宗喀巴造型,唐卡中央彩绘的大师头戴象征格鲁派的黄色通人冠,面相年轻,身着三法衣,双手胸前结说法印并捏青莲花茎,左右肩花托举经书宝剑。宗喀巴大师金刚跏趺坐于莲花、月亮座上。其左侧站立的天女面朝大师,手举大扇;右侧站立的天女则双手供奉盛满甘露的钵。
五种应身像之四
宗喀巴束发高结,戴骷髅冠,弯眉大眼,留有络腮胡(虬髯);佩戴硕大耳环、项饰、手镯、臂钏、脚镯等各种饰物。特别是宗喀巴上身袒露、从右肩到左腋下斜披圣带,右手高举宝剑,左手胸前紧持盛满鲜血的头盖骨(法器),骑着十分凶猛的老虎,整体上表现为比较夸张且典型的古印度大成就者造型。
五种应身像之五
造型基本上与之三一致,所不同的是,在此宗喀巴面相略显老气,右手胸前捏着托起智慧剑的莲花茎,左手放在膝盖并捏住托举经书的莲花茎,半跏趺坐于莲花及月亮座上,整体造型显得格外放松自然。
【宗喀巴自画像】
传说宗喀巴大师在西藏求学多年,从来都没有回过家乡。而大师的母亲非常想念自己的儿子,她听说诺日桑布要去西藏经商,于是就委托诺日桑布带了自己的一缕白发给宗喀巴大师,并且让其帮忙转述一句话:母亲已经年迈,非常想念儿子,希望儿子能回来见一面。宗喀巴大师接到母亲的口信和信物,产生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但这个时候,宗大师忙于教法,无法返回家乡和亲人团聚,于是他就用自已的鼻血掺合其他颜料绘制了一幅自画像让诺日桑布带给母亲。并捎口信说:“亲爱的阿妈,见到这副画像就如同见到真实的儿子一样,画像会叫您一声阿妈,并且陪您说上三天三夜话的。” 诺日桑布觉得此画是极具加持的珍贵圣物,担心大师母亲保管不善,恐使画像受损或遗失,于是他临摹了画像交给大师母亲。大师母亲拿到画像后,上面的宗喀巴大师对着母亲,叫了三声“阿妈”。而真正的大师自画像则被诺日桑布带到了卡瓦卡地寺。
【上师善慧能仁金刚持】
上师善慧能仁金刚持是上师供养资粮田的主尊,以自己的根本师长为体性(上师),显现上外为宗喀巴大师的形象,金色班智达冠,具足比丘三衣,结跏趺坐,右手结说法印,左手结禅定印执甘露盈满之钵盂,左右二手各分乌巴拉花,上擎经剑,此为三昧耶萨埵之“善慧”(善慧名称);于宗喀巴心间有具足圆满相好之释迦牟佛尼(能仁),与释迦佛心间有金刚总持父母尊(金刚持),此为智慧萨埵之“能仁金刚持”;复于金刚持心间有三摩地萨埵之“吽”字。复次于身三十二支分具足密集金刚身坛城三十二尊,如此为圆满具足三重萨埵,总摄一切三宝三根本体性之师长。
【持长寿瓶宗喀巴】
持寿瓶宗喀巴之形象与“上师善慧能仁金刚持”之外宗喀巴大师形象类似,仅左手中的甘露钵变更为盈满长寿无死甘露的长寿宝瓶,此种宗喀巴大师的形象系缘悲颂与长寿法合修的一种形象。宗喀巴大师祈请文缘悲颂据说具足108种事业法,息、增、怀、伏、长寿、智慧、财富、治疗等等事业,均可结合缘悲颂而修,区别在于其中观修窍诀不同,如较为普遍的修法,即为著名的“七种智慧”,此类宗喀巴大师形象即其中与长寿法合修之形象。
【 兜率天上师瑜伽宗喀巴 】
此类宗喀巴大师之形象,为兜率天上师瑜伽之主尊:于兜率天宗喀巴大师及阿底峡尊者为胁侍的弥勒菩萨心间无尽结中涌出如新酪至于行者面前,八狮宝座莲月垫上,宗喀巴大师双手结转轮印,各出莲花经剑,两大上首弟子贾曹杰及克珠杰为胁侍,父子三尊安住云端。此类兜率瑜伽之形象各个支分皆具足特别的意义,乃至酪云连接弥勒菩萨心间之云线亦具往生兜率净土之缘起与观修窍诀。亦有将此尊与三种姓怙主内外密九尊合修之法等。
【 宗喀巴大师生平故事】
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双跏趺安住于莲花月轮之上。画面上方中央位置是文殊菩萨,二侧日月高悬,祥云飘飘。四周群山环绕,松柏亭阁之间绘有宗喀巴大师生平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26 07:09 , Processed in 0.04519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