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5|回复: 0

根书艺人张永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6 11: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根根被山乡村民当柴烧的枯蔸树根,经张永清巧手七摆八弄就变成了名人的“墨宝”。瞧,毛泽东的《六盘山》、周恩来的《闻鸡起舞》、王羲之的《鹅》,及李恭临等当代书法名家的《枯木逢春》等挂满了他家的四壁。其中多件根书作品还走出家庭,走出武汉,先后参加了在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等地举办的同类作品大赛,荣获国际“和平杯”金奖、“屈原杯”银奖、“根艺杯”金奖等。
    67岁的张永清是武汉标准件厂退休职工,年轻时就爱好书法艺术。他常琢磨着如何将传统的笔墨书艺加以改革创新。1988年,他认识了根书艺人骆宏运,拜其为师,开始沉醉于根书艺术,并将老师的根书技艺发扬光大,由“平面”到“立体”,由简单到复杂,创作出了独具风格的根书技艺。他选用树根的自然形态表现书法的笔画和神韵,并以郑板桥、岳飞、毛泽东、周恩来等历代书法名家和伟人墨宝为蓝本,进行根书创作。楷、草、隶、篆,无论哪种字体,他都能从成堆的枯树蔸中挑选出质地、结构、比例与原作笔画相吻合的根材。
    根书的主料是野生映山红、黄荆条或其他灌木的根蔸,这些根材在武汉很难觅到。张永清经常身背小锄、绳子、蛇皮袋,只身远涉鄂南咸宁山区,登崖攀岭采挖根材,重点采挖那些凸出地表、形态生动奇妙的暴露根蔸。这些露根大多生长在山岭的陡峭处,采挖时非常危险。为了挖掘到理想的根材,他也曾摔倒在山坡下。
    根书的“纸张”是质量上乘不易变型的木夹板,还有边框、花泥底衬、粘胶、清漆、光蜡等材料,所有这些都要掏钱购买。这对于仅靠几百元养老金维持生计的老张来说是笔不小的额外开资,但他痴心不改。一次,女儿塞给他200元叫他买件衣服添双鞋,可他跑到街上转了一圈,却抱回了《杜甫草堂墨迹选》、《唐张旭书古诗四帖》、《标准草书》、《王一新书法选》等一大摞书。
    张永清的根书作品除展示古今名人手迹墨宝外,还把服务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时事政治作为他根书创作的题材。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他仿摹知名书法家李杏元的墨宝“归”字,精心制作了一幅“归”字根书作品。周恩来诞辰百年之际,他又根据周恩来的“闻鸡起舞”四字手迹,捧出一幅不可多得的根书作品,还将一幅历经半年之久才完成的力作《中国魂》,无偿献给了世界妇女联合大会。此外,他还通过朋友寻觅到了两位台湾名人的墨宝,即吴家瑶的“炎黄子孙盼统一,远寄张大千”和陈立夫的“灯火万家能共酒,海峡两岸愿同春”。为将其制成根书作品,他怀揣墨宝纸样专程赴咸宁山区,对比墨宝笔划形态一笔一笔地选挖根材……在根书过程中,他改平贴为凸贴,使每一个字都有立体感,从不同角度观看给人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艺术享受。
    十余年来,张永清创作根书作品100余幅,随便卖出一两幅就能贴补并不宽裕的家庭生活,可他舍不得。用他的话说,每幅作品都是心血之作、得意之作,怎舍得卖掉呢。
    观者评价(武汉市新五里小学教师杨莉):
                           
    “树蔸根藤点丹青,胜似羊毫走蛇龙,世无枯木不可雕,天生诸材必有用。”张永清以根代墨、以板为纸,巧用树根的天然形态表现书法作品的横竖弯勾,惟妙惟肖,给古老的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透过其根书作品《龙》、《虎》、《鹅》、《寿》、《归》等,不难看出张永清是一位善于思索、勇于创新的民间艺人。有些奇妙的根材就好像“天生”就是专为他做根书所生,如龙字上的“龙头”、虎字上的“全虎”、鹅字上的“凤头”等,栩栩如生。如此精妙的鬼斧神工,源自他为创新书法技艺的执著与追求。他的另一根书作品《枯木逢春》,则一语双关地展示了根书艺术的独特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5-3 20:48 , Processed in 0.03405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