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5|回复: 1

晚清九大名将排行曾国藩因这两点原因只能排第二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3 1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清九大名将排行,曾国藩因这两点原因只能排第二,首名无争议

9、阿桂

阿桂长期戍守西北边疆,一生屡统大军,运筹决策,用兵持重,为清帝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在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时,经常奚落和珅。嘉庆二年(1797)八月病逝。卒赠太保,谥文成。他是乾隆朝出将入相的少数重臣之一,连和珅都惧怕他三分。


8、刘永福

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台湾民众公推巡抚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唐景崧内渡后,同年6月刘永福被公推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但他三拒总统印,以抗日盟主的身份继续领导台湾民众抗日。


1915年,袁世凯为了巩固自己“大总统”的地位,欲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不惜牺牲国家民族的利益,来换取日本侵略者的支持,企图复辟帝制,刘永福闻讯后,义愤填膺,即拍电上京,请缨抗日,反对复辟,获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1917年1月病卒于钦州,终年80岁 ,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

7、冯子材

晚清时期难能可贵的一位老将,伟大的民族英雄,堪称一根硬骨头。其经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次大规模战争,不惧高龄,冲锋陷阵,一马当先,让敌人闻风丧胆。特别中法战争中,他带领军队取得镇南关大捷,一战成名,使法国内阁倒台,他因此成为震惊中外的一代名将。中法战争后,冯子才被补授云南提督,兵部尚书衔,负责广东和云南防务。


6、聂士成

原籍安徽合肥,悲壮殉国前,一直在芦台练军驻防,是清朝光绪年间四大领兵大员之一。甲午战争期间,聂士成指挥的摩天岭大战,收复连山关、草河口的大战,是甲午战争中惟一的胜利。此后,直到甲午战争结束,日军一直没有突破摩天岭。


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天津,聂士成奉命率军抵抗,在八里台与敌激战,身负重伤,腹破肠出,壮烈阵亡。死后,清廷赐谥“忠节”,追赠太子少保。在天津、芦台建有聂公祠(后塌)

5、僧格林沁

24岁时,被授予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25岁时授镶红旗蒙古都统,成为统领一旗之士的年轻将领。道光30年,40岁的僧格林沁奉命在京郊密云县剿匪,此战,僧格林沁谋局布阵,亲冒箭矢,一举剿灭悍匪,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才华。咸丰九年,僧格林沁指挥大沽口海战,大败英法联军,步入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1865年5月,被慈禧太后看好的僧格林沁再次奉诏出山剿灭捻军,落入捻军伏击圈中战死。慈禧太后曾说:“僧格林沁在,我大清国在;僧格林沁亡,我大清国亡。”

4、刘铭传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发迹于李鸿章淮军,系台湾省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之一。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无锡之战中,率中路淮军俘太平军黄子隆以下两万余人。


平定太平天国后向李鸿章献计,将西捻军引到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的狭长地带,淮军在西捻军被围后与之决战,致西捻军全军覆没。以收平西捻军的全功而晋爵一等男。1884年,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于淡水等地率军击败法国舰队的进犯。1885年,任台湾巡抚。在台任职期间,进行了编练新军,修建铁路等一系列洋务改革;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深远的基础。

3、胡林翼

道光十六年进士,以文行兼优选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后授编修。他科第要比曾国藩早两年,名次也要高得多。与曾国藩同为清末中兴名臣中的佼佼者,历史上并称“曾胡”。 曾胡带兵善于从历史和现实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注意吸收和继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理论。


曾国藩在对皇上奏折中,多次称胡林翼之才胜他十倍,并非褒誉溢美之辞。同乡后辈、一代伟人毛泽东把自己的字,也定成“润之”,表现了他对胡林翼的崇敬仰慕之情。

2、曾国藩

曾国藩历来被人推崇,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作为晚清重臣和湘军主帅,军事活动在其一生事业中占有相当比重。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曾国藩以文人身份领军,全权负责太平天国剿灭重任。在战争的过程中,其军事之学识,随经验而并进”,终于成为“足与古今中外名将相颉颃而毫无逊色”的军事家。


之所以曾国藩没排进第一,原因很简单,曾国藩主要功绩在对内战争,在天津教案事件中处理结果也颇让时人失望。

1、左宗棠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出了世界历史上200位智慧名人,中国有三人入选,分别是成吉思汗、毛泽东、左宗棠。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变法急先锋梁启超评价左宗棠为中国“五百年来第一人”。

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一生主要成就:参与平定太平天国、捻军;开展洋务运动;剿灭陕甘回乱;攻灭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曾国藩曾说:"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如果不是生在清朝末年,以他的才能必定会有一番作为。生不逢时,大厦将倾,又岂能是他一人或几人之力可力挽狂澜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2: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0.8]左宗棠为人心高气傲,在曾国潘的手下时就时常对老师曾国潘不恭敬,态度傲慢。曾国潘为人和善能宽容他这傲气性子,可换成别人就不一样了。


[size=0.8]当曾国藩去世后,朝廷辞他谥号“文正”。你猜左宗棠听到后是什么反应?左宗棠竟然直接大放厥词说,他曾国藩都能谥号“文正”,那我左宗棠死之后的谥号莫非是“武邪”吗?同朝为官的众人听到这话之后都耻于跟左宗棠说话,就连同是湘军出身的官员们也是对他态度变冷。左宗棠在官场上就是这么放荡不羁,不注意形象,毕竟曾国潘对他有师恩所在,老师死后他的这种态度,不能怪别人喊他“白眼狼”


[size=0.8]为什么左宗棠会说自己死后谥号是武邪呢?先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谥号是什么意思。首先谥号里面的第一个字是区分文臣武将的,文是文臣的一等谥号,武是武将的一等谥号,虽然每个朝代的谥号略有区别,但规则也都是大差不差的。曾国潘的“文正”是文臣里面的一等谥号,所以左宗棠在心高气傲的心理下才会妒忌说自己的谥号也是一等的“武邪”。这里再解释一下邪这个字没有出现在历史中武将的谥号里,小编这里推测左宗棠是想跟曾国潘对立,所以用了“正”的反义“邪”字。可见左宗棠对自己的评价是很高的!


[size=0.8]为什么左宗棠会自视甚高呢?从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来看,击退沙俄收复新疆伊犁这一点,他无愧于这一等谥号。那么问题来了!此时的左宗棠还没有带着棺材跟沙俄拼命,他那儿来的自信呢?这就是他其次的两个贡献。
[size=0.8]第二个贡献,打击太平天国起义。天平天国起义后在清朝南边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严重的动摇了清朝的稳定。左宗棠在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手下培养出了一大批的军事人才。湘军之中属他的部队最为凶猛!可又说白了,曾国潘才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最大功臣,他左宗棠只是曾国潘手下的一位能将罢了,拿这个跟曾老师拼贡献,比谥号么?也不现实啊


[size=0.8]第三个贡献,平定甘肃叛乱!那左宗棠只剩下这一个引以为傲的贡献了。此时的左宗棠本身刚从太平天国的灭亡中歇一口气,在福州建设新式船厂。甘肃的回民叛乱,对汉族进行报复仇杀,又汇合了太平天国时期就一直不安分的捻军。虽说这两个起义军队都没什么大的能耐,只能打打游击骚扰一下清朝。但两股势力拧成一股绳,清朝才是最怕的!毕竟经历了太平天国事件之后,大清朝对于造反起义这两个字眼十分的敏感。急急忙忙把正悠哉造船的左宗棠调到甘肃地带去平定叛乱。估计这个时候左宗棠的心理就开始膨胀了。心高气傲归心高气傲,你不得不服左宗棠的军事才能。捻军和回民游击队一样的打法很难一次性彻底根除,左宗棠竟然能耐着住性子慢慢跟他们缠斗了六年!


[size=0.8]在平定叛乱之后左宗棠被回民暗地里当成了大仇人!这是为什么?根据后世记载,左宗棠把陕西的回民由一百七十五万人变成了十五万人(路伟东《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
[size=0.8]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多想了,为什么左宗棠在消灭捻军和回民游击队的时候,陕西的回民人口也会跟着下降这么多呢?正史很少描述老左这六年之中的工作经历,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猜想。或许是回民民族情感强烈,在左宗棠消灭暴民的时候打了掩护,致使左宗棠不得不杀一儆百。亦或是左宗棠早年屡试不中,对清朝的统治者满族有了情绪,产生了自己的汉人民族情结,在平定叛乱的时候转而把这些汉人之外的回民也给恨上了?或许是感觉自己平定陕西叛乱对大清朝立下了很深的功勋,左宗棠才会拿自己跟曾国潘比拼谥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20 18:01 , Processed in 0.49077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