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2|回复: 2

湖北通山黄袍山兰若寺疑是中国最古老寺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8 22: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袍山瀑布


自古以来,通城县黄袍山便为名士所青睐,《山海经》等名著记载过黄袍山,志载,汉名臣张良曾退隐于此。黄袍山丛林深处有一座古刹名兰若寺,有近两千年历史——

一、问题缘起

2012年8月,笔者从凤凰网上读到一篇转载于中国民族宗教网刊登的姜咏胜和卢祥华两位先生合写的文章《来佛寺:黄袍山深处的中国最早寺院》,该文称,位于咸宁市通城县黄袍山有一座始建于汉代的“来佛寺”,该寺是现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的佛教寺庙。

依据该文的观点,黄袍山来佛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望湖村高山湖西南,始建于汉朝(约建于公元前118-105年之间),是在汉武帝时期的大汉使者张骞遣副使出使大夏经身毒(今印度国的一部分)之后,由于汉武帝以开放之姿容纳八方之物,黄袍山地处皇城之偏远,才得以由身毒国人在黄袍山传入佛教和建设寺庙,因是华夏四海九州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得名为来佛寺,距今已有2100多年,略早于洛阳的白马寺、南宫的普彤寺,更早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的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等地的寺庙,可谓为中国佛教寺庙之‘佛源’和‘祖先’”。

黄袍山,旧称大盘山。据《史方舆纪要》第76卷记载:大盘山,位于湖北省通城县东,山岭萦纡广远,因名。

又据《通城县志》云:古代有仙人晒黄袍于此,故名黄袍山。自古以来黄袍山便为名士所青睐,汉有张良退隐于此,唐初通城黄袍山有父子两侍郎金同庆、金兴政,唐朝后期有地方乡绅张十万在华罗寨(华罗寨系黄袍山主峰)开山立寨等。另外,《山海经》、《水经》等对于湖北省大盘山、华罗寨等均有记载。

高兴之余,疑问也接踵而至: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一般认为不外乎三条路线:西域、南面海路和西南滇藏。而通城县位于我国中部偏南地区,从逻辑上似乎没有这种优势,但通城地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交接之处,连三省、接六县,在历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这和湖北黄梅县的区位特征基本相同,该县也是地处湖北、江西和安徽三省交界之处,历史上黄梅县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发祥地。所以,对于上述观点,有必要进一步考证。

2012年8月21日,本文作者之一潘黄孝到该古寺进行了实地考证,并采访当地住户和守庙的老人,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同时,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包括清代康熙和同治年《通城县志》以及1985年《通城县志》,查询到关于该寺和黄袍山相关资料,这些记载为本研究提供了相关佐证。

二、寺名来源

在离该寺200米处山路边一整个巨石上,我们发现一块石碑。该碑有明显断裂后修复的痕迹,碑中出现“兰若寺住持”、“申甲年”、“隆庆六年”等清晰字迹。经查证,隆庆皇帝为明十二帝,隆庆六年为公元1572年,距1572年最近的甲申年是1584年。该碑是对明代重修兰若寺的有关事项及功德的记载。

从该明代石碑的记录和当地居民及守庙人的口中,我们发现,姜咏胜和卢祥华两位先生文中所称的“来佛寺”,真实名字叫“兰若寺”。在通城方言中,“兰”和“来”发音有相似之处。 永嘉证道歌曰:“入深山,住兰若,岑□幽邃长松下。”兰若(若,音rě),是“阿兰若”的省称,源自梵语aranya之音译,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后也指一般的佛寺,在古文中并不罕见。因此原文所谓“兰若(rě)”即指僻静的寺院。

在中国,兰若寺一共在四个地方出现,分别是:

1、忻州兰若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大宋峪村南约2.5公里的半山中。此兰若寺始建于唐,元代重建,明清历代重修。1985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太原兰若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约25公里卧虎山东簏。该寺始建于元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22: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武汉、岳阳、九江等地的游客在黄袍山发现一座古寺庙,叫来佛寺(后经高校教授和外地寺庙高僧现场考证,实为兰若寺,但附近的上寺的寺名可能为来佛寺,下文统称为兰若寺),据查该寺始建于汉代时期公元前110年前后,是现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的佛教寺庙。
黄袍山火山岩和高山湖一带,尽是野樱桃树,漫山遍野,绵尽数里。据当地村民介绍,每到清明时节左右的半个月的时间段,山坡上呈现大片大片的樱桃花海,还有后来人为种值的数千亩望春花海。而到了5月份,这里的樱桃树就会结满鲜红的、金黄的樱桃果,有酸的、有甜的,由于是野生和免费的,很受户外旅游人士的喜爱。    我们在黄袍山望湖村北侧的大埚村还发现在汉代初期智者张良所创建的“伐桂书院”(曾叫良山书堂、伐桂书屋等)、“监楼”、“良山道观”等古遗址,张良是不是退而不休在为汉朝培育政治精英,这些我们无从知晓,但纪念张良的古匾“圯直德怡”至今仍悬挂于黄庭坚的黄袍山故居“鲁直第”的侧堂。伐桂书院遗址和良山道观遗址的发现,说明黄袍山的道教信仰更早于佛教信仰,但两者也并存于黄袍山,更是印证了“佛道是一家”的说法。伐桂书院是不是中国最早的书院,虽有待考证,但伐桂书院的曾经存在,也说明这一方水土的重文重教之风盛行。    黄袍山不仅耕读文化深远,习武健身的历史也很久远,黄袍山兰若寺自汉到唐都有武僧的记载。黄袍山上的一位夏姓村民告诉我们:“少林寺第34代弟子释延康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女儿的武术教练,也是我们湖北通城人,但他也许不知道,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术中有一支派是源于黄袍山的兰若寺,作为少林武术发源地的通城人,我们今天却要去河南学习武术,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吧。”只是他说的这个“30年”也太久了,但言语间也同时流露出骄傲与失落,骄傲的是黄袍山古老历史与曾经的兴盛,失落是今天的萧条和人们的遗忘。    黄袍山还有太多太多的神秘等待我们去打开,还有太多太多的古文古迹等待我们去发现。黄袍山,一座历史久远的佛教、道教名山,我们期待湖北省地方政府及我国的有识人士能让这座历史名山的昔日辉煌在今朝再现,打造成一座真正的旅游名山、佛道宗教名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22: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袍山兰若寺探访
自古以来,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处的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便为名士所青睐,汉名臣张良曾退隐于此。丛林深处有古刹名兰若。2013年1月拙作《黄袍山兰若寺疑是中国最古老寺庙》刊登在《南鄂晚报》上,4年后的今天,有缘与姜咏胜、黄京与黄孝兄妹探访兰若寺。
永嘉证道歌曰:"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兰若(若,音rě),是"阿兰若"的省称,源自梵语aranya之音译,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后也指一般的佛寺,在古文中并不罕见。因此原文所谓"兰若(rě)"即指僻静的寺院。在中国,兰若寺一共在四个地方出现,分别是:1⃣️忻州兰若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大宋峪村南约2.5公里的半山中一此兰若寺始建于唐,元代重建,明清历代重修。2⃣️太原兰若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约25公里卧虎山东簏。关于该寺始建于元朝。3⃣️潮州兰若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登塘镇白水岩风景区这个兰若寺,只知道一个大概位置,具体修建年代没有找到具体信息。4⃣️金华兰若寺——据《聊斋志异/聂小倩》一文:"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后"出寺外,见荒坟累累"……从这段文字中,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小倩与宁采臣相遇的兰若寺在浙江省金华市北部郊区。其被拍摄成电影《倩女幽魂》后,影响极大,甚至北京大学的门户网站上的未名BBS也冠名为"兰若寺版"。
始建时间存疑及相关考证
笔者从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查阅到清代同治5年(1866年)的《通城县志》,该书第19卷是"庙宇"卷,记述了当时通城县所有的庙宇、道观等,这在所有县志中记述最完整的版本。其对于兰若寺的描述只有区区5个字"巽宫汪坊图",也就是说兰若寺位于县东南方位一个名叫"汪坊"的地方。
姜咏胜和卢祥华(2012年)认为,"在汉代时期沿黄袍山大盘山来佛寺侧的古道及山窝相继建起了上寺、中寺、下寺、观音(又称东庵,女性佛教信士集聚之地)等四寺,寺庙建筑面积宏大,信徒众多,曾一度香火极为旺盛。上寺、中寺、下寺、观音(又称东庵,女性佛教信士集聚之地)等四寺,寺庙建筑面积宏大,信徒众多,曾一度香火极为旺盛。"
现场考察和上述描述基本吻合。目前,保存相对较好的部分是中寺,该寺有近一半房屋倒坍,另一部分后清时期重修,保存较完整,虽然脏乱但构造精巧,分上下两个层,有十几间房。庭院、厨房、客房、阁楼、储物室、地下室等依稀可见。
从守寺老人口中,我们得知,国共两党曾经就在这附近交火,对寺庙造成一定损害。而1958年大跃进时,在那种时代背景下,当地民众一起将寺庙中的木质佛像烧毁,将金属佛像熔化铸钢,最终只剩照片中大殿上的三尊佛像。这一切对兰若寺造成近乎毁灭性摧毁。现在香火已大不若前,唯有附近的数十户人家前来该寺信拜。中寺的墙壁均被白石灰粉刷过,而这是中寺墙壁上唯一一块有清晰字迹的石碑,碑文大体清晰,经辨认如下:"粤自汉明帝始立佛门,佛之由来吾境大盘山中,寺庙名兰若。崇明□佛中之龙象也。奈僧不克善,尽□爱卖凡我首士等援邀各助馀伐,□公存管稽,修整庙宇,装彩神光,用之修造厢房两间。至咸丰七年丁亥年,买土名水口硗上田种五年大四坵。上寺门首西边,字塘水长边安,水荫注又买方家葭土地坵田,□五斗五升大一坵承中堰水荫,资本寺门首枣树,坵田种三斗三坵。下寺门前塘水荫注又屋士名小椿树坵。下寺门首大椿树,□而四斗大一坵承上寺,西边塘水荫注,又金银冲泉水分派荫注共田地石七斗五升。其田实秋三斗五升□。契约内载明秋隋田完纳,以及田地一并付寺供奉。香灯之资有僧等屡年腊月初八,迎接头目聚手盤欢西□视合堂。神圣千秋□神其有□佑福不浅矣。谨序日后不许以忘。。。"
石碑主要记载了同治七年,当地有识之士出资重修该寺的历史。碑中第一句清晰显示"自汉明帝始立佛门,佛之由来吾境大盘山中,寺庙名兰若"等字样。我们虽然无法确认但也无法否认兰若寺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比较靠谱的证据是,在寺侧的山坡上,有数十棵红豆杉,这是一种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主要生长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等海拔900米以上山区,其生长期极其缓慢,长成需100-250年之久。其中两棵红豆树的树干周长3.6米,据相关专家考证,该树寿龄在1500年左右。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该寺悠久的历史。
据当地人口传,兰若寺的附近曾有北宋诗人黄庭坚和北宋抗金英雄方琼等历史名人所书的"佛源""佛宗""佛祖"等古石刻。只是历经战乱变迁,上述碑刻已经无法查找。但北宋时期兰若寺香火鼎盛是比较可信的口传证据。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我们有理由相信,黄袍山兰若寺是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然而,由于资料和精力有限,我们无法考证出黄袍山兰若寺完整的历程。"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世间万种因缘,不离生、住、坏、灭之法则,人们可以记起,也可以忘记,静静地立于黄袍山丛林深处的兰若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20 04:14 , Processed in 0.11016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