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0|回复: 3

土家族服饰历史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2 16: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家族服饰历史演变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即本地人之意。关于土家族服饰的族源有多种说法,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发掘,结合文献记载考察,湘西土家族是以早期濮人(后来的僚、仡佬)为主体,在融合了巴人、楚人及其他族类后,在唐宋以后数百年问形成的。唐代以前均以“蛮”概称,宋代开始有了“土人”这一较为稳定的称谓,1957年被正式确定为土家族。在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里,土家人虽然只有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却以独有的聪明才智、丰富深远的审美意识,借服饰、器物、肢体动作等为载体,镌刻铭记着民族远古的历程。
他们对自然万物之美的崇尚,对生命崇高的价值肯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延续至今。这些文化载体,都生机盎然地存留在他们的观念之中,并透过斑斓厚重、源远流长的“西兰卡普”,原始粗犷、娱神娱人的“茅古斯”舞蹈,还有散布境内飞檐翘角、古朴秀雅的吊脚楼等艺术载体表现出来,展示出土家人浩然博大的群体精神,生发出特异的凝聚力和深厚的审美魅力。
湖南境内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的龙山、永顺、保靖、吉首、凤凰、古丈、泸溪和张家界市的桑植、永定区,以及常德石门、怀化沅陵、溆浦等县市。
西兰卡普——被誉为“土家之花”
土花铺盖在土家族人民生活中有着实用的、礼俗的和审美的三方面的意义,不仅以经久耐用著称,而且是土家族婚俗中的主要嫁妆,客观上是女家经济地位的标志和女儿有无教养的凭证。
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是土家妇女用一种古老的木腰机,以棉纱为经,对五彩丝线或棉线为纬,完全用手工织成的手工艺术品。这样一块珍贵的民族瑰宝,却一直锁在深山人未识。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
土花铺盖在土家族人民生活中有着实用的、礼俗的和审美的三方面的意义,不仅以经久耐用著称,而且是土家族婚俗中的主要嫁妆,客观上是女家经济地位的标志和女儿有无教养的凭证,在受人观赏的嫁妆行列和任人品评的新房陈设中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土家妹子出嫁时都有自己亲手编织的土花被面,新娘父母以精美的土花铺盖陪嫁为荣,娶媳之家也以此来推测新娘针线活的巧拙贤愚。
关于“西兰卡普”的起源和发展,史籍中只有零零碎碎的记载。《后汉书西南蛮夷传》所说哀牢夷“织文革绫锦”的“兰干细布”,就是土花铺盖的前身,称“武陵蛮”有着“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的习尚,“武陵蛮”就是历史上对土家族使用过的一种称呼。土家族长于织作的悠久传统一直保留下来,直到改土归流前后,不论男女还保持着“喜斑斓服色”的习俗。一般文献上对于土花铺盖给予了诸种不同的名称:同治年间修的《龙山县志》云:土锦“绩五色线为之,色彩斑斓可爱。俗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岗巾。”《永顺府志》云:“斑布即土锦。”“土人以一手织纬,一手用细牛角挑花,遂成五色。”所谓“岗巾”“土锦”以及“土绢、岗锦”等相似称谓皆指土花铺盖。
至于民间的另一种传说,“西兰”是一个美丽的土家姑娘的名字,“卡普”正是从她手里织出的花布。相传西兰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聪明的姑娘,她把山里的百花都绣完了,就没见着半夜开花半夜谢的白果花(银杏)。为了绣出白果花,她独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树与白果花儿对话,不料被又丑又坏的嫂嫂发现了,哥哥听信嫂嫂谗言,用板斧砍断了白果树,西兰摔死了,她的绣花艺术却被土家人传下来了。一般说来,土花铺盖的编织者绝大多数都是些从10余岁左右到20来岁的青年女子,她们正处于爱情萌芽及对未来满怀着希望和幻想的年代,特地从深山里找回红花、栀子、姜黄、洞洞树、五倍子等野生植物,制成染料,将自纺的棉纱染出各种颜色,稍有空闲就坐在木机旁挑花刺绣,在木机上的纬线里填上彩色纱线或丝线,织出别出心裁的图案花样。
远古先民的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服饰古老舞蹈“茅古斯”中舞蹈者身上披的茅草、树叶、棕毛、稻草,以及《摆手歌》中唱述土家先民“身上捆的芭蕉叶,头上戴的芭茅草”,折射了土家族先民最原始的衣着装扮,印证了土家族经历了一个草秸裹身、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
“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意即“祖先的故事”。其最突出的外部特征是结草为服:“茅衣”一般由五块组合在一起的茅草(或稻草、或棕片)构成,将一些草片分别围在腰部、胸部,并扎于双臂,其中一块做成头罩,将头和脸全部遮住,头罩上端翘立着3—5只尖锥形犄角,单数角表示人,双数角表示兽。舞蹈时,手握代表阳具的“粗鲁棍”上下左右皇动,或高高翘起,以此表达他们对天地神明的崇敬之情,祈求族人的生存和繁衍。茅古斯通过原始诡异的土家族服饰装扮和肢体语言,保留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上古时期遗存的种种精神符号。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和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978年,人们在龙山里耶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一些石器、陶片器饰痕纹中,有大量的粗绳纹、网结纹、方格纹等,这说明远古的土家先民,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学会了粗放的编织工艺。张家界出土的巴人遗錞于上的“椎结人头纹”,战国墓葬中出土的众多玉佩、滑石器耳环等,反映了这一时期土家先民的头饰和配饰风貌。龙山里耶出土的秦简中,记载了里耶在当时大量生产、运送军服的史实,表明两千多年前楚域的古代巴子国,在被秦国统一之前,土家地域的原住先民土家族服饰已经形成。1986年,张家界出土了西汉时期的三烛青铜烛台“西南蛮夷铸像”,人物头戴编织帽,下身着裙,这便是远古先民土家族服饰的缩影。
改土归流前的土家族服饰
秦汉之后,土家族先民服饰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后汉书》中所记述的“武陵蛮”“五溪蛮”“好五色衣”,表明了土家先民喜“斑谰”服饰的审美倾向。到了南宋,在唐代即己蓬勃兴起的织锦业此时已进入全盛时期,几大名锦绚丽灿烂的色彩,向世界有力地显示出土家族服饰大国的博大风采。同时,用五彩华美的织锦制作土家族服饰亦成为十家人的最爱,南宋《溪蛮丛笑》对此便有描述:“绩五色线为之,文彩斑斓可见。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同治年问《龙山县志》云:土锦“绩五色线为之,色彩斑斓可爱。俗用以为被,或作农裙,或作巾,故又称岗巾”。土家人崇尚繁丽多姿的土家族服饰习俗,这一直延续到清改土归流之前,“土民服五色斑衣”在《大明一统志》亦有记载。
清改土归流前,土家族服饰仍沿袭旧习:“男女垂发,短衣跣足”“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清乾隆《永顺府志》)。到了乾隆二十年问,土家民族形象第一次以线描形式在《皇清职贡图》里清晰呈现:此时永顺、保靖等地区的部分土家男人己开始着裤,上衣为圆领短袍,衣长至大腿,包头巾,系腰带,裹绑腿;女人则“高髻螺鬟”,内穿立领短袍,外套对襟背心,下着过膝百褶裙,以布缠腿。“妇女喜垂耳环,两耳之轮各饰之十饰,项圈手圉足圈,以示富裕。”(清《龙…县志》)2001年,张家界出土了一具完好无损的明代土家族女尸:头绾盘龙髻,佩戴青丝帕,外饰“八勾列子帽”,戴金银莲花耳环,身穿三层广袖博衣,为交领右衽大襟,下穿大而短的棉布裤,外罩一帘式的百褶裙,包裹腿,缠裹脚,外穿鸳鸯鞋这是迄今为止所能看到最早的土家族妇女服饰实物,与《皇清职贡图》所绘制的,及文献资料记载的十家妇女土家族服饰几乎一致。
虽然出十实物上衣为交领右衽大襟,而《皇清职贡图》所绘制的为立领短袍外套对襟背心(比甲),但两者皆为中国明代典型的妇女服饰形制。只是衣长要短于汉族贵族女子的长度,这是因为明时对庶民土家族服饰有严格规定,“庶人衣长,离地五寸”。由此也可看出,在长期与汉民族的交往当中,土家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汇融合,是一种自然而又必然的文化渗透现象。另外,出土服饰的颜色为素雅青蓝色,这与当时“土民喜斑斓服色”的审美习俗有些反差,这也许是丧葬服有着特殊的寓意吧,因此穿青色“寿衣”的习俗至今在土家地区还有保留。土家族“男女一式”的百褶裙,保留了远古时代‘‘裳”的遗风。在我国古史和金文中,有“赤芾在股”、“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之说。“芾”历来被诠释者认为有太古时代蔽膝的含义,也即裳,这是最古老的裙子样式,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为一帘式样。长江流域的很多民族都有过这样的“下裳”,也许人类服饰懵懂时期最原始的自然创意都有相似之处吧。
五色斑斓的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服饰上衣和裤子都较短,袖口和裤管较为肥大。土家族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土家族服饰色彩多采用红、蓝、白、黄、青五色,五色斑斓,雅致别韵。可谓是“蝶衣蹁跹弄红尘,青山吐露不羡仙。”
女子土家族服饰式样繁多。大致可分为四种: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
男子土家族服饰式样更加纯朴简单。较古老的男子土家族服饰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男子土家族裤子是用青、蓝布加白布裤腰制作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16: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冷落的土家族服饰:恩施民族文化传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各种光鲜时尚的现代服饰纷至沓来,传统土家族服饰逐渐边缘化。作为一个土家族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在恩施,除了拍照、演出外,已经很难见到传统土家族服饰的影子了。
土家族服饰是土家族文化的一块瑰宝和语言一样,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特定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它比语言来得更为直观,一群人站在一起,人们仅凭不同的民族服饰就能区别他们的民族。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土家族服饰经历了形成阶段(宋代之前)、发展阶段(元明至清初土司时期)、演变阶段(改土归流至20世纪80年代)。土家传统舞蹈毛古斯舞,形象地反映了土家先民最初是以茅草、动物毛皮等为服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纺织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土家族服饰从毛皮服饰转变为布衣服饰,并出现斑斓的色彩,形成独特的服饰风格,即使到了土司时期,受汉族服饰的影响也不大。“男女蓄发椎髻,赤脚短衣,耳贯大环”“服饰不分男女,皆为一式,头裹刺花帕,衣裙尽绣花边”。这一时期,土家族的服饰已趋于丰富和完善。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清政府以“服饰宜分男女”为由,对其进行改革。男子以穿蜈蚣扣的对襟短衣和宽大裤子为主,腰缠花板带;女子以穿右襟大袖上衣和八幅罗裙、百褶裙、筒裙及大脚绣花筒裤为主,并随年龄变化。
但是,自民国时期以来,土家人穿戴本民族传统服饰的人越来越少。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山装、列宁装一度受到土家族地区中青年的青睐。到了如今这个市场经济时代,土家族服饰也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更多地出现在舞台上,成为了表演用服装。
土家族服饰的失落
在恩施市土家女儿城巴人福民族商贸公司(原黄氏制衣)店铺内,前来选购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对充满民族特色的服饰很感兴趣,爱不释手。但最后,往往只购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围裙、提包、耳环等。“确实挺喜欢的,但是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穿。”来自巴东县野三关镇的谭女士说。“缺少穿的氛围。在女儿城穿还没什么,如果穿到舞阳坝去就会被当成另类了。”店主黄莉介绍道,他们公司一年销售400万套左右民族服装,主要销往州内及宜昌、奉节、黔江等土家族聚居区,客户主要是各类演出团体和酒店、旅行社等定制,用于演出和旅游接待。
缺少穿的氛围。这句话道出了传统土家族服饰难以传承的根本问题,缺的不是市场,而是穿着民族服装的氛围。当现代服饰成为主流,传统的民族服装反而成为了“非主流”,生存空间越来越受挤压。
对土家族服饰的坚持
“民族特点不强”,是很多外地人来到恩施后的感受。省直某单位一位领导来恩施调研后曾直言:“你们这里不太像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在少数民族政策上难以引起重视。”
州民族研究所所长王平认为,只有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文化符号缺失的问题,才能真正发挥民族文化在我州生态文化旅游中的核心和灵魂作用,从而逐步提高我州生态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民族服饰对旅游的撬动作用非同寻常,鹤峰县的槽门寨子就是最好的例证。”州民宗委负责人介绍,常年居住在槽门寨子的村民仅50多户200余人,但每年到槽门寨子游玩的客人却多达2000多人。“我们是在新华网上看到了槽门寨子的照片后,慕名而来的。”4月23日,记者在鹤峰县容美镇大溪村槽门寨子巧遇上海客人程先生。程先生说,槽门寨子的人采茶时头上都包块帕子,穿青色或蓝色的对襟衣服,男女老少都会唱山歌,好朴实,好华美。
“经常穿对襟的有30多个,村民黄腊英前不久去深圳看外孙,都是穿的对襟呢。”60多岁的村民陈顺才很自豪,他说,寨子里一直保留着穿对襟衣的习惯,三年前,鹤峰县几位驴友闯了进来,惊呼这是“最原始的寨子”。从那以后,安徽、上海、北京等地的客人,到寨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客人吃饭按每人30元的标准收费,寨子里又多了增收的渠道。
藏在大山里的槽门寨子迎来天南地北的游人,并亮相新华网,民族服饰在旅游中的撬动作用不言而喻。
土家族服饰的新出路
在“开放活州”、生态文化旅游业逐渐升温的大背景下,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利用已经不再是一个理论课题,而是一个亟待实践的重要课题。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传承的重要性,并有所行动。
2014年,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为该校学生订制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服,深受学生欢迎。现在,该校4688名学生各有一套春秋季校服,每逢周一升旗仪式和全校性的集体活动,孩子们穿民族特色服装,校长田祥珍说:“订做以西兰卡普为主要元素的民族校服,不仅是为了彰显民族学校的特色,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州民宗委不遗余力地推进土家族服饰的传承与规范。2005年以来,我州先后组建了民族服饰协会,为民族服饰生产厂家授牌,召开土家族服饰研讨会和民族服饰展示会,组织土家族服饰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恩施州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大众特色的土家族服饰,有效促进了民族服饰的研究和运用。
“土家族服饰基本元素的传承与创新十分重要,既要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又要有时代感,要让度假村的村民乐意穿戴,全州的老百姓和干部乐意穿戴,使穿着民族服饰成为一种时尚。”王平说,要通过市场主导、专家指导和政府引导的有机结合,促进土家族服饰逐步走向规范,实现土家族服饰从传统服饰向现代服饰成功转型,使之真正成为彰显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营造更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为中外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商品,进一步推动民族服饰产业的发展。
土家族服饰色彩为何尚黑
一个民族的服饰崇尚什么颜色,是一个民族精神构成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上各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带有极其鲜明的民族色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个性。我国的朝鲜族服饰崇尚洁白,彝族崇尚黑色,藏族特爱土红和蓝靛之色,蒙古族喜欢天蓝和洁白,白族酷爱亮丽之色,回族恰偏爱绿色……可谓千差万别,不一而足。
土家族服饰崇尚什么颜色呢?宋元时期即有“土人尚玄”的说法。“玄”即“带赤的黑色”,无疑,土家族服饰崇尚黑色。《鄂西土家族简史》上记有“土家族头巾一般为青色(即黑色),长2-3丈,打人字路”。《宣恩县志》也记有“男女多用青布包头”。《来凤县民族志》更载有“其衣料一般为自织自染的土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多为青蓝二色”。同样内容在《建始县民族志》、《鹤峰县民族志》等也有记载。《来凤县民族志》所载的“鸦鹊褂”,即是现代都流行的以白色内襟衬里、外套黑色背心的服装款式。因其黑白对比鲜明,视觉冲击力强,普遍受到青睐。巴东原泉口公社在20世纪60年代出工干活的社员,无论男女,清一色的“鸦鹊褂”装束,配上背篓打杵,显得十分亮丽而矫健。来凤舍米湖农民“摆手舞表演队”,一身黑色,翩翩起舞,腾挪扭动,青影摇曳,十分可人。
土家人尚黑,还大量流布于许多传唱的歌谣中。如建始县有名的《黄四姐》民歌中就有:“送你一根丝帕子(儿),送我一根丝帕子干啥子,戴在妹头上(呀),行路又好看(呀),坐到有人瞧哇,我的个娇娇”……丝帕子无疑是黑的,这黑色的丝帕戴在被称作妹的姑娘的头上,行坐无不光彩照人,足见黑色的魅力。咸丰杨洞民歌《小妹做鞋多做双》中唱道:“白布鞋底青布帮,小妹做鞋多做双……”歌中的小郎对爱的索取仅只要双青布鞋,这并不意味着爱的廉价,恰恰相反,它是借物喻情,一双黑色的布鞋抵得上至高无上的情和爱。
还有以“逗”字起兴的另一首民歌:“楼房瓦屋逗燕子,三月青草逗牛羊。”歌中的瓦屋是黑色,是黑色的诱惑力,才逗得燕子双双筑巢。同样以“逗”字做文章的鹤峰县五句子民歌这样唱道:“青布帕子青又青,飘到河里沉不沉?你要沉就沉到底,你要搭就搭上身,莫在眼前来逗人。”“逗”是方言,诱的意思。这诱人的不是别的,是条青色的帕子。这个绝妙的比兴,无异于在说黑色诱人的魅力。类似的民歌还有“青布围裙绣白花,姐儿穿起似仙家”、“送条丝帕遮寒冷”、“白布袜子青布鞋”、“青布帕帕四只角”等等。对黑的崇尚还表现在大量的儿歌中。如利川马前儿歌:“青蓝白布十二尺,香甜果果最好吃”,恩施儿歌《猫妈妈》唱道:“猫妈妈,黑黑毛,逮老鼠,本领高”等。还有类《盘歌》,通过一问一答唱道:“什么穿青又穿白,什么穿的一身黑?”答歌为“鸦鹊子穿青又穿白,老鸹子穿的一身黑。”
以上民歌、儿歌或谜语,都以土家人生活中常见之物作比兴对象,这是民间文学创作惯用手法,不足为奇,但都选择以黑色的生活常物作比兴,就颇值得关注和研究了,至少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泛黑文化现象。这泛黑文化现象又反映出两个很有意味的问题:一是这些黑色的生活常物,在土家族中广泛存在和使用;二是这些带黑色的生活常物,之所以被广泛采用作为比兴对象,是该民族尚黑意识的无意识流露和表现,是土家族人长时期在生产生活中对黑色的真切感受,在心理上所产生的一种依恋、钟情和挚爱,成为了该民族永远也解不开、丢不下、扯不断的民族情结。
尚黑不仅表现在土家族人的服饰装束上,在其民族宗教习俗中也大量存在。
在恩施、咸丰一带的“还相公愿”祭祀中,受祀三个神中总有一个神为黑脸相公。除此,在我州各地还普遍建有“黑神庙”,所祀者乃是唐时守睢阳的南霁云将军,因在抵御安禄山掠城时,守城十个月,兵尽粮绝,殊死不降,直待城破殉命。南霁云将军并非土家人,但南霁云的忠勇、壮烈,也为土家人所敬重,所以为其立庙塑像祭祀,享一方香火。有意思的是所塑的南霁云像,不是金身而是通体黝黑。命之为“黑神庙”,勿庸说,这黑色中就蕴含着肃穆、庄重和刚毅,足见土家族人尚黑的心理。
土家人尚黑,还表现在平时父母或长辈对子女的许多昵称上,如“黑娃”、“大黑”、“二黑”、“三黑”及“黑汉”、“黑丫头”等,这些被称作“黑”的人,其实其肤色并不黑,但为什么总要以黑字称之?应是对黑色崇敬的一种文化遗传。
土家人尚黑恐怕缘自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土家族先民巴人的文化传承。生活在远古时代的巴人崇尚什么颜色虽不知道,但有史料记载说,夏桀时(约公元前17世纪初),曾对居于清江流域的有施国(即现今恩施州)发动战争,有施国败,便将部落中的一位美女女末嬉献给夏桀,女末嬉成为了夏桀最早的宠妃。黑色显示着夏王朝的威仪。假若有施国不尚黑,那夏王朝绝不会对其宽宥。其二,恩施境内盛产五倍子,五倍子是做染料的极好原材料。恩施历史上素有“桐茶漆麻倍,出自施南府”之说。在土家族原聚居地,几乎都是自织自染的“家机布”,采用天然植物(如五倍子)染色方便又经济。其三,可能与道教文化的传入不无关系。恩施各地都建有“玄武”、“真武”、“东岳”等道家庙观,道家对色彩的认识与西方传来的天主教大相径庭。老子就说过:“五色令人目盲。”元代绘画就只重黑白二色的水墨画。恩施在“改土归流”前后(尤其在“改流”后),儒、佛、道、巫各宗教文化争相流入,相互杂陈,道家的黑白色彩观不可否认地会对恩施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与土家族秉性尚黑不谋而合。
其实,尚黑并非大逆不道。在我国历史上,凡从远古走来的民族,无不对原始用火烧烤食物产生的“黑色”有过崇拜。除夏朝外,秦朝也尚黑,更早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以轮制技术烧制陶器,被称为“黑陶文化”,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制造的第一次高峰,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黑”又与“青”通。后世将“青鸟”喻为信使,将黑发美称为“青丝”,戏曲角色有“青衣”、“黑头”。黑也通“缁”。《毛传》释义说:“缁,黑色,卿士听朝正服也。”在古代,黑色衣服还是上朝公干的制服。即使近现代也为大众所喜欢,鲁迅就有诗句:“月光如水照缁衣。”早期的佛教徒也尚黑,他们的袈裟或僧衣就是黑的。在我国彝族中,被称为黑彝的属于最尊贵的一类。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湖南民歌中还唱道:“粗黑的手(呀)掌大印(呀),工友农友要翻身(呀)。”在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乌龙山剿匪记》中,无论土匪和民众都多着黑衣黑裤黑头巾及黑鞋袜,就非常忠实于民族地区的历史,看后很惬意,舒服。可见黑色存在所演绎的社会意义了。
诚然,黑色也和其他色彩一样都具有正反双重文化意义。正面的如稳健、严肃、庄重、刚直、敦厚等,反面的如冷漠、黑暗、神秘等。黑色在随时代的变更和意识形态的变更中,它的正面意义渐次萎缩、淡化,而反面意义却逐渐多了起来,人们忌黑,谈黑色变,甚至不自觉地将本民族原本有意义的黑色崇尚,也悄然淡化和消蚀,这其实对黑色并不公正。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在深入挖掘、研究、探讨土家族服饰色彩的基础上,从正面入手,还其尚黑的本来面目。同时也与时俱进地以他色给黑色以点缀、衬托,使之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时代感,让土家族服饰尚黑传统焕发出新的生命。
土家族女子服饰特点,喜青蓝方便育婴
土家族女子服饰特点:头缠七尺或一丈四尺长的圈形的墨青丝帕或布帕。上装是麻贡或棉质短衫,矮领,左衽大襟,大袖,用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缝纫而成。老年妇女喜欢穿青、蓝色的布衣,有的也穿无领衣。中青年妇女平时穿素色上衣,若遇上喜庆的日子,则穿土家族服饰盛装。素色上衣有无领和矮领、长襟(长到膝下)和短襟之分。在素色的衫底上,托肩及衣襟边上都压有另一种颜色的布条,衣襟的左右角或一角,有的绣有小花朵,袖口也压上两条其他颜色的布条;育婴妇女的袖口较大,卷上衣袖,即可给婴儿吸乳。
土家族服饰盛装上衣多用粉红色或蓝色的花布制成,其衣领高五分左右,上面有三条花带(称三股筋),托肩在外,托肩外缘和外缘下的衣襟边缀上有一条宽青边,边下再贴上三小条等宽的五色梅花条,胸前钩花,袖口及衣襟上饰以小条花边。下装较有特色的是八幅罗裙和大脚筒裤。八幅罗裙的裙褶多而直,有的还绣上花纹,显得庄重大方大脚筒裤在离裤脚数寸处往往镶上两三条五色梅花条或素色布条。
精巧而艳丽:土家族服饰特点介绍
被誉为“舞林蛮”的土家族人民拥有悠久的土家族服饰文化,土家族服饰多以对襟短衫无领大褂为特点。在一年一度的六月六传统节日,是土家族最为喜庆的日子,土家族舞蹈则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现在的土家人也一改往日的手工做风,开始定制土家族服饰。土家族服装头饰土家闺女额发中分梳成长辫,艳红头绳缠绕辫子两端,额前留“刘海”,头上搭挑花方巾,使姑娘平添了几分灵气,微风过处,动静怡然。
姑娘出嫁前一天为“戴花日”,娘家人特请儿女双全的贤能妇女给新娘“开脸”,扯去汗毛,修整眉毛,然后“上头”盘髻,插上银簪、拢以莲蓬,最后戴花,完成了由少女到妇人的最美蜕变,同时也成为新郎最甜蜜的期盼:“阿妹头发二尺八,梳个盘龙插鲜花”。
了解土家族女性服饰的特点,传承土家族服饰文化
土家族女装头饰:
土家闺女额发中分梳成长辫,艳红头绳缠绕辫子两端,额前留“刘海”,头上搭挑花方巾,使姑娘平添了几分灵气,微风过处,动静怡然。姑娘出嫁前一天为“戴花日”,娘家人特请儿女双全的贤能妇女给新娘“开脸”,扯去汁毛,修整眉毛,然后“上头”盘髻,插上银簪、拢以莲蓬,最后戴花,完成了由少女到妇人的最美蜕变,同时也成为新郎最甜蜜的期盼:“阿妹头发二尺八,梳个盘龙插鲜花”。
上头的发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将长辫绾成“盘龙髻”,也叫“粑粑髻”,髻心缠红头绳;另一种是将头发编成四条辫子,然后合编成两条折叠缠绕成“麻花头”,用别簪绾紧;最后一种是将头发分成两股在脑后相交盘成一个圆圈,似阴阳八卦太极图形状,俗称“太极头”。头发盘成后,罩上青丝网头套,包黑布帕或青丝帕,成“锅螺圈”形。丝帕薄如蝉翼,最长达七八米,是妇女终生陪伴之物,过世后必以丝帕缠头入葬。
土家族女装上衣:
土家族女装清新雅致,纯美恬静。上衣款式主要有银勾、大襟、外托肩、满襟便装等诸多式样,大多数为右衽,龙山坡脚、靛坊一带少数上衣为左衽。50年代前后年间,大部分土家地区已基本着汉装,唯有少数边远山区的妇女还穿简单朴实的满襟便装。
银勾:
也叫云勾。襟缘及底摆两侧开衩处拼接墨色宽边,并镶滚浅色细径、饰以亮丽花边,以此勾勒出云纹的流转灵动。云纹形若如意,以示吉祥。盛装的银勾,多以蓝色系列绸缎和提花锦缎制作,下穿同料的花边宽松裤,脚穿绣花鞋,胸挂缀有银链、银铃、银牙签等饰物的银“扣花”。银色的流光与蓝色的冷艳,使整个装束在华美中又透出宁静和优雅。只是这样的土家族服饰女装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已基本消失了。
大襟:
衣身宽松而长,外形线条柔美流畅。清末民初时,广袖宽衣大襟在湘西、鄂西及贵州沿河地区还比较盛行,之后除了沿河一带保留旧习外,其他地区的大襟袖子己渐渐改为合体,至今龙山部分土家老人仍着此款。大襟衣总体风格清淡平易,飘逸自然,即使是襟缘和袖口处,也只以素色布条或素雅花边作为装饰,布料的颜色也以青色、蓝色为主色,下配挑有黑色花纹的白裤,深浅对比,朴素清新。
外托肩:
外托肩的穿着比较普遍。日常装非常简单平实,装饰甚少,一般只用一条化边在托肩外缘、袖口加以点缀;或在托肩内外嵌上三道小布边,俗称“三股筋”。盛装时,秋冬季喜用蓝色绸缎做衣,于黑色托肩外缘至胸襟处绣上五彩花草,白底袖口挑黑花,与下身的大红八幅罗裙相互映衬,端庄中充溢着妩媚。春夏季时,土家女子喜欢穿白布挑花衣,挑花装饰部位又因不同地区而各有特色,龙山一带的用边花围绕黑色托肩和袖口;向永顺一带的则用团花、角花等装饰前胸、后背及双肩等处,多以风凰、牡丹、蝴蝶等吉祥图案为主,工艺精湛绵密而不乱,黑白色彩对比醒目,充分体现了土家女人娴雅超然、含蓄温婉的审美情趣。
已婚妇女,夏天穿白布衫套青色坎肩,被称为“喜鹊套白”,山歌颂曰:白布单衫黑背褂,独钟喜鹊自然花。秋冬季节,习惯在外衣上套一件精美挑花围裙,戴上有银链缠绕颈脖的“挂式”,和布扣连接领口的“扣式”围裙,大小合身,松紧相宜。每逢节庆和走亲做客,挂上一串银质牙签,戴上耳环首饰,衣襟口系上绣花手巾,显得十分利落俊俏,陡增几许风韵。青年女子着土家族民族盛装时,多罩柳叶式小云肩或“四合如意”式大云肩,乖巧甜美而动人。
露水衣:
土家女子最为讲究的是“露水衣”,这是女儿出嫁时在路途上常用的土家族服饰。上衣为大红色的大襟款,衣身宽博飘逸,在领口、胸襟和袖口处分别用黑色、蓝色布条镶嵌或绲边,以此衬托红衣的艳丽,襟缘金色的铜扣又增添了几分喜气;下裳着大红八幅罗裙,或百褶裙;头戴缀满银宝花的“箍箍帽”,俗称“凤冠”,胸前系一个挂满银链、银牌、银蝴蝶、银石榴等饰物的银扣花,琳琅满日,闪闪发光。相传戴上它们可以驱邪煞,保平安。民间歌谣唱出厂露水衣的整套装束:“早早来,早早来,身穿露水衣,脚穿露水鞋,手打露水伞,不为情哥不得来。”不论晴雨天都得撑开油纸伞,一为遮光避雨,二为遮羞。新娘沿途被送亲姐妹前簇后拥着,花团锦簇,上遮下掩,外人很难看到其娇羞的面容。临进夫家大门之前,新娘便要更换衣裳,改穿夫家送来的新衣。露水衣可以代代相传给女儿作嫁衣,但不能拿回娘家存放,忌讳再嫁。家境不宽裕的邻里乡亲也可以借用,婚后归还原主,并送微礼以表谢意。
现在的土家族服饰特点,现在的土家族服饰什么样?
现在的土家族服饰,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或裙;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不如苗族的银饰,一般占不了太显眼的部分。改土归流后,受汉族影响,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土家族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之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风俗。为了准备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学习哭嫁。观摩、学习如何哭,很小时就陪哭。在哭嫁时,口中念念有词,叫做“送嫁饭”。哭嫁时,同村亲友的女孩都来陪哭。陪哭的人,哭得越伤心,越动听,越感人越好。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会哭嫁,就会受到歧视和讥笑。男方必须送粑粑到女方家,参加哭嫁的人多、范围广,而且有专门的哭嫁歌。在婚前哭嫁的时间短则五、六天,长则一二个月。要与家人、亲戚、朋友之间哭。哭的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满堂哭”、“表姐妹哭”、“堂姐妹哭”等等。解放后哭嫁已逐渐淡化,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还有遗风遗俗。
“傩堂戏”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响,有着比较明显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的文化痕迹。它融巫术、原始宗教和戏剧为一体,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据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充实、扩展和完善,形成了以傩仪、傩戏、傩舞、傩技为主要形式的傩文化,至今仍然活跃在黔东北的村村寨寨。
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摆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摆手堂”,在土王祠。“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有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16: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族服饰婚俗
我们在做土家族服饰定制过程中,首先就要对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研究分析,知根知底才能做好工作。研究分析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能从中发现许多很有趣的事情,就以土家族为例,如果不做土家族服饰定制,不去接触他们的文化,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土家婚俗中“接骨种”是什么,什么又是“还骨种”。
接骨种-----老表开亲
过去土家族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名为“接骨种”。这也往往造成女大男小,有的姑家大表姐比舅家小表弟大几岁甚至10多岁。民间有句俗语:“姑家女,伸手娶;舅家要,隔河叫。”姑表之间,舅家享有婚配特权。今天,虽然大多数姑家女不嫁舅家之子,但还是要恭恭敬敬地向舅家送一份厚礼,以示代“还骨种”。
土家人称相亲为“打样”。由媒人带着土家儿郎上门求婚,提一块腊肉,带一把油伞,撑开倒立在门外。女方若将肉收下,并把伞顺立过来,表示同意这门亲事。媒人第二天上门,带的伞仍旧撑开倒立门外,女方家若将伞拿进火塘房,说明这桩亲事有些眉目,但还需征求意见,特别是要征求舅家是否要“还骨种”。
媒人第三次上门,女方家将伞拿进闺房,并煮一碗糯米鸡蛋请媒人“压心”,媒人只能吃3个鸡蛋中的2个,余下一个作为回碗。接着,女方家杀鸡煮大块腊肉和备陈年老酒款待媒人,意即舅家和族人都应允了。于是,媒人便将喜讯告知男方家,以作求婚准备,男方家备礼送至女方家。女方家内外亲戚吃酒,名曰“放口酒”,或曰“开恩酒”,大家开怀畅饮。
土家人多相信迷信和命运,讲究“取八字”,“八字”即男女生庚年月,双方属相结合,无冲者就举行订亲仪式,称为“插茅香”,将订亲消息禀告列祖列宗。女方家摆酒宴宴请六亲族人,转送男方家谢舅礼,订婚后,每年“端午”和年节时,男方要给岳父母家送重礼。按规定,男女双方不得相见,但土家姑娘自有妙法,利用洗菜和打水的机会悄悄与未婚夫幽会,聪明的父母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双方到了婚龄,男方家经几次恳求后,女方家如同意结婚了,男方便定结婚发轿的日子,一般选择黄道吉日。日子定好后,写在纸上,备上礼品送往女家,俗称“送课担”。女方家据此开始备办嫁妆。
姑娘出嫁前十天,就开始忙起来,新娘约来村上姊妹同哭同唱“陪十姊妹”歌和“哭嫁歌”,有些调皮的新娘还哭唱“骂媒人歌”,明则是骂,实则是颂,妙趣横生。出嫁头天,女方整“戴花酒”,男方家要将女方家礼品单上开列的礼品,从新娘梳妆打扮所需的头油、红鸡蛋、五色线,到上轿穿的土家族服饰露水衣、露水鞋和露水帕,以及离娘米、离娘油、压轿米等派人挑至女方家。女方家则将嫁妆单目让来人带回,以便男方家确定迎亲人数。
新婚前夕新郎行冠礼,由9个“黄花崽”(未婚小伙子)陪伴,喝“陪郎酒”,唱“陪郎歌”。宴席上,一定要有一盘猪杂烩,意即夫妻心肝相连,恩爱无比,陪郎者都致祝酒辞,一个比一个绝妙、风趣,直到夜深。当晚新郎还要到女方家接受严峻考验。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奇风异俗,古朴有趣,耐人寻味。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做土家族服饰定制,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服装来诠释土家民族的这种文化精髓,文化底蕴,将民族民俗文化带向世界!
土家族服饰的沿革,发展及特点
在前面发布的文章中,我们有介绍到土家族服饰的起源,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土家族服饰的沿革,发展及特点。
1.清朝改士归流前的土家族服饰
秦汉之后,土家族先民穿着的土家族服饰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后汉书》中所记述的“武陵蛮”“五溪蛮”“好五色衣”,表明了土家先民喜“斑谰”土家族服饰的审美倾向。到了南宋,在唐代即己蓬勃兴起的织锦业此时己进入全盛时期,几大名锦绚丽灿烂的色彩,向世界有力地显示出服饰大国的博大风采。同时,用五彩华美的织锦制作土家族服饰亦自然成为土家人的最爱,南束《溪蛮丛笑》对此便有描述:“绩五色线为之,文彩斑斓可见。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
同治年问《龙山县志》云:土锦“绩五色线为之,色彩斑斓可爱。俗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岗巾”。土家人崇尚繁丽多姿的土家族服饰习俗,这一直延续到清改土归流之前,“土民服五色斑衣”在《大明一统志》亦有记载。
清改土归流前,土家族服饰仍沿袭旧习:“男女垂发,短衣跣足”“男女土家族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清乾隆《永顺府志》)。到了乾隆二十年间,土家民族形象第一次以线描形式在《皇清职贡图》里清晰呈现:此时永顺、保靖等地区的部分土家男人己开始着裤,上衣为圆领短袍,衣长至大腿,包头巾,系腰带,裹绑腿;女人则“商髻螺鬟”,内穿立领短袍,外套对襟背心,下着过膝百褶裙,以布缠腿。“妇女喜垂耳环,两耳之轮各饰之十饰,项圈手圈足圈,以示富裕。”清《龙山县志》)
2001年,张家界出土了一具完好无损的明代土家族女尸:头绾盘龙髻,佩戴青丝帕,外饰“八勾列子帽”,戴金银莲花耳环,身穿三层广袖博衣,为交领右衽大襟,下穿大而短的棉布裤,外罩一帘式的百褶裙,包裹腿,缠裹脚,外穿鸳鸯鞋。这是迄今为止所能看到最早的土家族妇女服饰实物,与《皇清职贡图》所绘制的,及文献资料所记载的土家妇女服饰,几乎一致。虽然出土实物上衣为交领右衽大襟,而《皇清职贡图》所绘制的为立领短袍外套对襟背心(比甲),但两者皆为中国明代典型的妇女服饰形制。只是衣长要短于汉族贵族女子的长度,这是因为明时对庶民服饰有严格规定,“庶人衣长,离地五寸”。由此也可看出,在长期与汉民族的交往当中,土家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汇融合,是一种自然而又必然的文化渗透现象。另外,出土家族服饰的颜色为素雅青蓝色,这与当时“土民喜斑斓服色”的审美习俗有些反差,这也许是丧葬服有着特殊的寓意吧,因为穿青色“寿衣”的习俗至今在土家地区还有保留。
土家族服饰“男女一式”的百褶裙,保留了远古时代“裳”的遗风。在我国古史和金文中,有“赤芾在股”、“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之说。“芾”历来被诠释者认:有太古时代蔽膝的含义,也即裳,这是最古老的裙子样式,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为一帘式样。长江流域的很多民族都有过这样的“下裳”,也许人类服饰懵懂时期最原始的自然创意都有相似之处吧。
2.清改土归流后的土家族服饰
“改土归流”是土家族服饰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清政府派去的流官,不断对土司时期的习俗加以禁止,土家族服饰也包括在内。永顺知府袁承宠在雍正八年颁布,“服饰宜分男女也”;保靖知县也“限一年,尔民岁时优腊,婚丧宴会之际,照汉人服色”。从此,土家族服饰男女一式的外观形式得以彻底改变,男性由穿刺花衣裙而改穿满装;妇女则上穿满装,下着汉裙,即八幅罗裙。
这一时期,由于汉人商贾把大批进口“洋布’’带入土家地区,洋布物优价廉,逐渐替代了土家人自己纺织的溪布、斑布。织锦除了用于被面、祭祀时的披毯或孩了的盖裙外,几乎不再用于土家族服饰。同时,土家地区的名个阶层服饰也同渐拉开距离:“男女服饰,以贫富分,贫者仪足蔽体,富者夏葛冬裘。”“大率士大夫之服雅,富贾之服华,城市之服时,乡村之服古。”(《永顺县志》)。虽然服饰己渐丰富,但大多数土家民众服饰仍非常简朴,据湘鄂渝黔部分土家族聚居地方志记载:土家族服饰“俗尚简朴”;“无一切奢靡之风”;“男女作苦与共,俗不尚衣冠”。此时的土家族服饰己不如以前那样鲜艳,喜好“五色斑衣”的习俗逐渐向“尚简朴”演变,就如上家俗谚所云:“妤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从此,崇尚俭朴、天然去雕饰的淳朴之美,成为士家族服饰的一种朴素审美习惯。不过,土家族服饰虽然在外在形制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但却在内在的灵魂里保留着土家族自身的民族性格,这主要体现在图腾崇拜、工艺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视觉等方面。
随着日月的推移,历史的发展,土家族服饰文化正日渐消失,当今土家族地区政府及各界人十都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思想下,2002年,湘西自治州民委组织专家学者,对土家族服饰进行了首次改革,并深入研发和推广土家族优秀的服饰文化。大家共同努力之下的现代土家族服饰,不仅仅只是延续着土家族最瑰丽的文化特色,还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在湘鄂渝黔的土家地区得到了普遍认同和欢迎。
土家族服饰男装的特点
土家族头帕
土家服饰男装虽然在“改土归流”后受到满服的影响,但仍保留了包头帕的习俗。头帕一般为青丝帕或青布帕,有的地方还在左边垂一截过耳,造型随意,朴素大方。改土归流初期,因与保靖相邻地区的土家人头包白帕,官府下令“示禁白布包头”,认为“夫白布乃孝服之用,岂可居恒披戴?令……用黑、蓝诸色”。强令之下虽有改观,但湘西北的一些土家老人,以及贵州沿河、印江土家人包白帕的习俗至今还有存留,可见民俗的稳固性。
这类头帕长230~300厘米,包成“人”字形状。俗话说,“裹腿打的人字路,头巾包的人字形”,重点突山一个“人”字,山居生活养成了土家人质朴而又善良的民族性格。
土家族服装男上装有二种款式:琵琶襟、右衽大襟(满襟)和对襟。下装裤子宽松肥大,拼接白布裤腰头,并由左向右折叠,以绳系紧,俗称“抛裆裤”。整体结构简单,颜色单纯朴素,多为青、蓝、白色。
改装初始,土家族男子还“耳留垂环,大者如镯,以多为胜”。臂戴铜手镯,均穿右衽琵琶襟上衣。后改为老年男人内穿对襟农,外罩矮领右衽满襟衣;有些中老年男子喜欢腰缠带(称为上“扳”下“金”),棒棒烟袋斜插其间,烟袋吊有纸媒子、火镰石和用黄麂子角或虎足做成的烟盒,既实用又美观,突显出土家男人古拙剽悍的特征。青壮年穿对襟衣,未婚男子则捆扎织锦彩带,显得更为英姿勃发。一首土家山歌道出了其中的特殊寓意:“天上起了五彩云,情姐穿了五彩裙,为郎捆起五彩带,五彩带子配罗裙。”
对襟衣有两种款式:一种为素色土家族民族便装;一种为饰有“如意云勾”的土家族民族盛装。素色便装为立领,正中钉上七对、九对或十一对不等量的布扣,俗称“蜈蚣扣”。袖小而长,袖口绲边,是士家日常装男装。每逢节庆或出门做客,家境富裕的则穿自纺的土蚕丝对襟衣,工艺极其精细和特别:沿领口、门襟、侧缝延伸至袖侧缝及袖口都镶滚细径,相距一寸之处打结并分开缝合。
“如意云勾”装为清代时最典型的土家族民族盛装。宽衣博袖,衣长掩胯,七朵“如意云勾”镶拼其上,浅色花边、多色嵌条盘绕“如意”,线条流畅而舒展,繁复琐细中富有庄严厚重之感。土家人钟爱“如意”,即使普通人家也镶贴简单的“如意云勾”于衣摆,以此象征顺遂如意。
“舍巴日”,披甲队的男人们身披五彩斑斓的“西兰卡普”,在咚咚锣鼓声中跳起欢快的“摆手舞”。他们以锦为披甲,展示着土家族人天性劲勇、雄壮威武的个性,并借由特殊的媒介,祈求幸福和酬报先祖。
而民间百匠又有不同的土家族职业装,如铁匠穿长而宽的牛皮肚兜以防灼伤;猎户挂绣花子弹肚兜是实战需要;雨天农民上山劳作喜戴棕叶斗笠、披棕织蓑衣。
土家男子夏天穿多耳麻草鞋,秋冬季的布鞋多为高鞋帮、青鞋面、白鞋底的瓦鞋等,不穿袜子,缠裹脚。雨雪天穿牛皮钉栓鞋,裹脚布。
给大家灌输了这么多的有关少数民族服饰,土家族服饰的知识,既是给大家做分享,也是我们做少数民族服饰定制的一点点总结,希望能够让大家有所收获。
土家族服饰图片,土家族服饰特点
五十六个民族各自精彩,各有各的特色民族文化。每个民族文化就像一朵鲜艳的花儿,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总多民族融合在一起,合簇成一把艳丽的花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艳丽的地方。五十六个民族中有一个叫做土家族的少数民族,你了解过这个名族吗?跟众多少数名族一样,土家族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服饰。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下土家族的特色民族服饰吧。
服饰介绍: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是并没有苗族那样的银头饰、银项圈。
秦汉之后,土家族先民服饰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后汉书》中所记述的“武陵蛮”、“五溪蛮”“好五色衣”,表明了土家先民喜“斑斓”服饰的审美倾向。到了南宋,在唐代即已蓬勃兴起的织锦业此时已进入全盛时期,同时,用五彩华美的织锦制作服饰亦自然成为了土家人的最爱,南宋《溪蛮丛笑》对此有描述:“绩五色线为方,文采斑斓可见。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大明一统志》、同治年间《龙山县志》亦多有记载。土家人崇尚繁丽多姿的服饰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改土归流”之前,改土归流前,土家服饰沿袭旧习:“男女垂发,短衣跣足”“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清乾隆《永顺府志》)。到了乾隆二十年间,土家民族形象第一次以草图形式在《皇清职贡图》里清晰呈现:此时永顺、保靖等地区的部分土家男人已开始着裤,上衣为圆领短袍,衣长至大腿,包头巾,系腰带,裹绑腿;女人则“高髻螺鬟”,内穿立领短袍,外套对襟背心,下着过膝百褶裙,以布缠腿。
男子服饰:
男子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帕2至3米,包成人字路,没有完全盖住头发。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鞋底厚。
女子服饰:
土家族服饰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绣花鞋垫,是姑娘赠给意中人最珍贵的礼物哦。
小孩服饰:
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
服饰设计:
土家族妇女服饰上的衣袖与裤脚图案完全采用“挑花”法,也就是在布上用针刺上连贯的“小十字”,以之联成线条或方块,再组合成花鸟鱼虫等图案。在构图中,运用色彩变换,体现出律动感觉。用色彩绿、红、黄或为黄、绿、红,这种形同色异,不换形而换色的方法,促使呆板的、单一连续的纹样丰富起来,艳丽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精巧的服饰,可说是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饰的珍品。
服饰色彩:
在土家族人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红色则最受人青睐。红色有着热烈、鲜艳、醒目、样和之感,因此喜红者诸多。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之俗。“改土归流”后,由于受封建王朝的压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服装均为满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装,加以土家族的家织花边,保持着本民族服装的浓厚特色。
服饰特点: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土家族妇女穿的是无领满襟衣。衣向左开襟。从上领到下摆到衣裙脚。
土家族服饰:
绣有一寸五宽的花边,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条花边,大花边一寸五宽,小花边有手指宽。袖大一尺二寸许,花边宽窄与衣袖相同,裤大约一尺五寸。另外,胸前外套围裙,俗称“妈裙”,围裙上为半圆形,下为三角形,从上半圆形及下脚也有一圈花边,宽约一寸。围裙胸前绣有花约五寸见方,围带即花带均为五彩丝线织成,一般二尺长,两头分别留有三寸未织的花缓。显示出土家妇女的心灵手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16: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形象的标志。土家族大部分地区当前已没有民族服饰了,以至于很多人不了解土家族过去民族服饰的特点究竟在哪里。因此,查阅一下历史资料和进行野外实地考查,对于强化民族外观形象,是很有意义的。
        清雍正年间刚刚改土归流之时就有这样的记载:“土司地处万山之中,……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乾隆《永顺府志》卷十一)土家族古老服饰的特点是男女一式,有衣有裙有头巾,上面都有刺花。而且人人喜戴耳圈项圈手圈。这样的服饰真是艳丽多姿,独具风格,为山区添上异彩。但这种情况后来起了变化,因为第一任知府袁承宠看不惯,在雍正八年以“服饰宜分男女”为理由,下令禁止男性穿花服装。当然他要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来达到目的是有困难的,只是改土归流后汉人不断涌入土家境内,在他们的强烈影响下,男性的花服装还是不可避免地消失了。在清同治年间就出现了这样的记载:土人……妇女则短裙短衣,喜用斑斓,跣足椎髻,以布勒额,耳项手足,环圈蝉联。”(同治《永顺县志》卷六)当时妇女虽然保留了自己的服饰,但之后,也就是在清未还是起了变化。民国早期的服饰,当前还可看到一些有文物价值的样品,如从其款式或花纹来看,已具有满(旗服)、汉服饰靠拢的明显倾向。只是这样的服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也停止使用了。

  虽则如此,仍然不能说在湘鄂川黔边土家族中,本民族的服饰连一点痕迹都不存在了。据多方考查,土家族最具特色的服饰还保留在湘西龙山县及黔东北的沿河县。1980年夏,我在湘西龙山县捞车河考查土家族织锦工艺时,主发现小孩的上衣(如图一),款式为满襟,用白土布底料,胸前、背后、两肩、衣角和袖口均挑绣兰青色花纹(后经查湘西州博物馆、省群艺馆均存五十年代所收该服装)。1981年春,在省民委工作的彭武一先生介绍下,我作为民族识别访问,专程去贵州沿河县进行实地考查,该县地处乌江岸边,山高林密,交通十分险阻闭塞,70年代末县城才通简易公路。在当地县人大及中学校长的陪同下,乘船、越山考察了倥田等乡镇,那里较为完整的日常民族服饰至今保存完好(如图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服饰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完全与湘西土家族地区一致,使人感到既古朴又高雅。服饰以桃花为主,裤装膝部、外侧、小腿部均以精湛的挑花装饰,花纹图案结构,表现的题材内容与龙山、永顺、保靖、泸溪、桑植、大庸的土家族服饰镶边、头巾、枕巾、手帕等完全一样,为四方连续的团花,二方连续的花边。服饰色彩亦是同类色的变化,以青底挑白花,白底挑青花,镶灰兰衣边,这与古代植物靛兰染色工艺相关,给人以质朴、单纯、高雅之感觉。服装款式,不象有的民族服装那样宽大,而是紧身,小裤腿,接近现代服装美感。
  土家族以挑花工艺为主美化服饰,挑花在工艺制作上同属于刺锈种类,俗称数纱挑刺的十字型花组成,亦有单线挑刺的叫纤花。据考证,历史遗留下来的刺锈及其工艺,都是在挑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是与中国古代的纹样发展史相一致的。因为挑花针法单一简便,色彩朴实,兰白分明,适合山地民族物质条件的便利和技艺的发挥。土家族挑花纹样在服饰上的运用,从审美方面来看,表现的题材内容,主要是生活中的花草、鸟类虫鱼、民俗活动等;表现手法,由于制作工艺的局限,只能高度的简化为几何形的纹样。大都表现在服装的显著位置,如前胸、后背、裤外侧等。从功能上看,主要是袖口、裤边、双肩、膝盖、缝合处的裤外侧等,加强服装的使用牢度,不易磨损。土家族服饰保持了自身的优秀传统,其纹饰、色彩都与旗服(满族)的折枝花式造型和色彩艳丽而截然不同。挑花为主的服饰,是湘鄂川黔边土家族统一的刺绣手法,与邻近几个民族显然有别。
  为此,1984年10月著名的土家族文史专家彭武一先生,为强化本民族特色,积极撰文并在湘鄂川黔边向当地民族主管部门进行推介,恢复这一民族传统服饰,他说:“随着湘鄂川黔边土家族民族成份的恢复,民族服装的恢复也是当务之急了。当然完全照老一套搬用,也是脱离实际的,有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变通,以满足多方需要。”希望能在对外交流、礼仪活动、日常生活中,强化土家族服饰的风格特色,继承传统,立足创新,美化民族生活。这是我们长期从事民族研究工作者的心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20 08:10 , Processed in 0.04238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