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0|回复: 0

长沙窑以其釉下多彩瓷器的发明著称于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5 14: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访记忆中的湖南,欢迎轻点关注,分享原创文章

长沙窑以其釉下多彩瓷器的发明著称于世,产品畅销国内外,潭州因此而成为著名的陶瓷之路的起点

作者|陈先枢 黄启昌

潭州——陶瓷之路的起点

陶瓷业是湖南传统的手工业,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到隋唐五代,已成为当时最为发达的行业。唐代是我国陶瓷史上兴旺的时期,湖南长沙窑以其釉下多彩瓷器的发明著称于世,代表着当时全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产品畅销国内外,潭州因此而成为著名的陶瓷之路的起点。

隋代湖南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考古发现主要集中于长沙、湘阴等地。最早发现的青瓷遗址是湘阴窑(又称岳州窑),该窑产品胎灰白,火候高达1300℃,施以豆青色釉,莹洁透明。长沙市咸家湖一座唐初墓,出土了大量瓷器和青瓷俑群,器形、釉色、胎质和装饰制作手法,都具有湘阴窑的特点。

长沙窑窑址于1958年在铜官镇附近的瓦渣坪发现,出土了大批瓷器。长沙窑主要分布于长沙北25公里,北距铜官镇5公里的湘江东岸石渚、瓦渣坪一带,故又称石渚窑或铜官窑。有关长沙窑的文献记载极少,仅有唐湘籍诗人李群玉在《石渚》诗中作了一些描述:“古岸陶为器,高林一尽焚。焰红湘浦口,烟触洞庭云。迥野煤乱飞,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长沙窑制釉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青釉、颜色釉、釉下彩三大阶段。釉下彩阶段,大约从唐宪宗元和(806—820)年间至晚唐,并延伸到五代。釉下彩的发明,是瓷器制造技术发展进步的结果。在此之前,我国已有了化装釉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瓷器烧成中釉色不一的偏差。但唐朝当时瓷器的格局是“南青北白”,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白瓷类银为美,青瓷似玉为佳”的审美风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为突出代表。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单色釉瓷器逐渐失去活力而衰落下去,称雄一时的越窑青瓷也在不断运用金彩、扣金边、施褐彩等新工艺来美化产品。长沙窑正是受到这种变革的影响,由学习越窑青瓷而大胆创新,发明了青瓷釉下彩、白瓷釉中桂彩的新工艺,并将之与传统的装饰技艺如划花、刻花、模印、粘贴、捏塑等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釉下彩的具体作法是:在化装釉上加上一层发色料,并把化装釉与发色料都盖于釉下,使它们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烧成釉下彩。运用釉下彩进行自由描绘,有图案、写实、创作等,形成了釉下彩绘。


长沙窑的造型艺术、彩绘装饰艺术多姿多彩,达到了很高的境地,足可以与唐三彩媲美。长沙窑工匠善于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从把握动物特有的习性出发,采用既像速写又像漫画这种简练的手法,创造出一批形象生动活泼的动物造型,如雄壮威武的狮子,温顺安详的绵羊,顽皮的小狗,机敏的小兔,呆笨的肥猪,漫不经心的青蛙,欢跃的小鸟等,形象栩栩而生,呼之欲出,与唐三彩讲究骨肉匀婷、神充气足的宫廷风格相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风格。长沙窑的彩绘装饰艺术,最富创意的是在胎体上作画。在我国西晋晚期开始在瓷器釉上点褐彩,但把绘画艺术成功地运用在瓷器艺术上则是唐代的长沙窑。


绘画多取材于自然,形成一种气韵生动的写意水彩画。长沙窑瓷器的写意画大致可分为山水花鸟画、动物画、人物画。其中花鸟画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写意花鸟画,它已经大量运用勾勒、勾花点叶、点垛、泼彩等技法,最出色的已达到“画花欲语,画鸟欲飞”的境界,颇具艺术感染力。在人物画中,有一件执壶的流下腹体部分画的儿童扛荷图,一胖乎乎、头大、肚围兜布、长巾飘拂的儿童,一边奔跑一边回头张望,以夸张和写实的手法,构成一幅寓意清新、表现儿童伶俐可爱的画面。


长沙窑瓷器的另一大创新是在釉下胎体上题写大量诗句、文字。这些诗句、文字大多反映当时的某些社会情况或抒发工匠自己的情怀,或当作产品广告。瓷器上题诗或写上一点警策之语,可以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更增一份美的享受。长沙窑的这一做法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现在。


长沙窑以其创新、高档和精湛的艺术,赢得了世人的偏爱,产品销住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从考古发现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土了长沙窑产品,如朝鲜、日本、伊朗、伊拉克、印度、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在国内,长沙窑产品在浙江、安徽、上海、江苏、河南、陕西、福建、广西以及广东的揭西县等地均有出土,在西沙群岛也发现过长沙窑瓷器。其中数量最为集中的是江苏扬州和浙江宁波。1973年宁波渔浦门出土唐代瓷器约700件,除越窑产品外,长沙窑瓷器最多,而且含有精美的釉下彩绘奔鹿壶、脉枕等。1975年扬州唐城遗址发掘出长沙窑彩瓷片598片,约占出土的完整的唐代瓷器的70%,其中有十分精湛的蓝彩瓷执壶残片。

长沙窑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制瓷手工业民营作坊,其瓷器生产是一种外向型的商品生产。它以其窑址(铜官石渚)紧靠湘江,北近洞庭湖滨,水路交通十分便利的优越条件,将产品运往当时繁华的国际贸易都市扬州和对外贸易港口明州(宁波)及广州等沿海城市,再转运到全国和世界各地。国外出土的长沙窑瓷器绝大多数是从扬州、宁波等地启运的,也有逆湘江而上经灵渠到达广州的。安徽等地出土的长沙窑瓷器,也并非长沙直接运入,而是来自扬州、宁波等地。

可见,扬州、宁波、广州等地是长沙窑瓷器重要的集散地和转销地。为适应外销的需要,长沙窑瓷器上的景物、文字,多表现销售地的风土人情,以适合当地人的口味。如长沙窑窑址出土有一种瓷背水壶,小口卷唇,直颈、扁平体,壶二侧向内凹陷,高约20厘米,一般施黄釉绿彩或全绿釉,釉色鲜艳浪漫,具有明显的中亚、西亚风格和浓郁的游牧民族的色彩。1983年,在扬州出土了一件题有阿拉伯文字“真主最伟大”的长沙窑背水壶。可见,这种背水壶是一种专供外销的产品。在外销的长沙窑瓷器中,以褐斑贴花瓷器最多。这种贴花图案大多具有浓厚的中亚、西亚风格,如有胡人乐舞、狮子及对鸟椰枣图案。这类瓷器主要销往中亚、西亚地区。有的瓷器则以同佛教有关的莲花作为装饰,主要销往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区。


长沙窑瓷器大量出口,不仅满足了进口国人民的生活需要,更为重要的是给该国和地区的陶瓷工艺以积极影响。伊斯兰国家长期以来广泛传播的青黄色斑瓷,在工艺上是与长沙窑釉下彩或釉中挂彩的做法相通的。日本、朝鲜的陶瓷风格受长沙窑的影响更为明显。日本福冈县多良田遗迹曾出土一件青黄釉褐绿彩执壶,乍一看会以为是长沙窑的作品,因为该壶的造型是长沙窑生产得最多的多棱口壶,而且其青中发黄,釉中挂绿彩、褐彩的风格,颇富长沙窑产品的气质。但实际上该壶是地道的日本货,是仿照长沙窑的工艺技术,并加以改造而制成的。

长沙窑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国内和世界市场,成为有史以来长沙地区对外贸易的大宗出口商品,在长沙商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沙窑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善于从国内外广泛汲取有益的艺术营养,勇于创新,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并在对外输出中求得更大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16 22:06 , Processed in 0.04763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