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回复: 1

成语故事话上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3 20: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语故事话上庸

作者:袁胜敏

  古庸国地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活的载体。据历史典籍及专家考证,现鄂西北偏安一隅的竹山县上庸镇曾是古庸国都城所在地。古庸国始建于夏朝,强盛于商周时期,灭于春秋。公元前1046年,庸国作为“牧誓八国”之首,随同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庸王得到周天子授鼎分封,其势力范围最大时,北抵汉水,西跨巫江,南接长江,东越武当。公元前611年,楚灭庸,始置上庸县,上庸作为郡、县又绵延1500余年,距今已有3600年的历史。楚之盛始于伐庸,至灭庸而称霸列国,可见庸国在楚国建立春秋霸主基业中何等重要。

图片
  楚灭庸后,庸地子民大量南迁至现湖南张家界市(原大庸市,也称为“下庸”)一带,而古庸故地被称为“上庸”,至今大庸、上庸两地还存在众多地名一致、生活习俗相同,并保持对庸文化交流认同感。
  在跨越千年的沉浮中,庸国形成了独有的军事、政治、文化体系,许多至今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都来源于或与庸国有关。这些成语主要有:中庸之道、厚有中庸、鼎鼎有名、先烈世庸、庸人自扰、附庸风雅、毋庸置疑、昏庸无道、朝秦暮楚等。楚灭庸后,对原庸地文化进行排斥异化,也就出现大量庸字成语成贬义,但这些成语集中反映了古庸国兴衰发展历程。
图片
  例如:中庸之道,传说庸王高阳有一次去公庙观礼,看到了一个歪倾的瓦罐。高阳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正过来了,装满了水,却反而倾倒了。” 高阳由此大为感叹,悟出了“中庸之道”,以中庸之道治国理政,使庸国逐渐强盛起来。中庸之道崇尚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注重不同族群共生共存,不同文化包容并存。因为地处山区,在与秦、楚、巴等国抗衡中,庸人只要凭借险峻的地势,不妄图斜睨别国,就能坚守国土。庸人特有的平衡持中、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中庸之道”处世理念,一直被历代庸国君王所沿用,延续了庸国千年繁荣。
  商朝后期,庸国已经成为秦巴地区最具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方国,公元前1046年,庸国率西土八方国助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展开生死决战,史称“牧野之战”。最终周武王大破商纣王,奠定了周王朝统治。当时周武王仅拥有2万兵力,庸王却派出7万士兵参与作战,庸王一战成名,受到周天子授鼎分封,从此也就有了“鼎鼎有名”的说法。“鼎鼎有名”形容名气很大,声名鹊起的意思。庸国及庸人从此走到了历史前台。
图片
  西周时期,庸国盛极一时,可与周边的巴、秦、楚等国抗衡,庸国曾打败楚国几次入侵,以至于给楚国造成迁都的威胁。此时,庸人已经不满足于偏安一隅的现状,逐渐背离“中庸之道”,开始对周围一些国家进行侵扰。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严重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庸王伯庸认为这是灭楚的好机会,于是他说服了邻国糜国一起去攻打楚国。起初,庸军进攻所向披靡,屡次挫败楚军,并活捉了楚军将领子扬窗。然而因看守不慎,子扬窗在被押三天之后越狱逃走。子扬窗回国后,立即受到楚庄王召见。根据子扬窗报告的军情,楚庄王决定使用“骄兵之计”。楚军分别以多支兵马轮番与庸国军队交战,每次交手不久便佯装“落荒”而退。庸军以为楚军已经不堪一击,便放松警惕,不再严加设防。楚军抓住时机,联合秦国、巴国从三个方向合围攻打庸国。庸军孤立无援,很快被联军所灭。庸国讨伐楚国未成,反被楚国灭掉,留下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千古遗训,后演化成成语“庸人自扰”。自此,绵延千年的古庸国退出历史舞台。
  庸国灭亡后,其领地也被楚、秦、巴三国瓜分。秦、楚两国疆域相连,在两大强国近400年的军事战乱中,故庸旧地也被两国交换占领,昔日的古都方城也不断变换插着秦、楚两国战旗,这种“朝秦暮楚”的尴尬局面,成为庸国旧地及庸人心头的难隐之痛。成语“朝秦暮楚”后异化为反复无常的贬义词。
图片
  庸国虽灭亡,但庸文化影响甚为广泛。据历史典籍及专家考证,屈原先祖是庸人,庸文化是楚文化的起源。庸国的核心文化可以用8个字概括起来“务实、持中、尚勇、崇雅”,集中体现在庸人好巫,庸人好乐,庸人好茶,庸人善奕,庸人善筑,庸人善战等。史书记载,庸国为钟鼓大国、青铜大国、建筑大国、制陶大国、盐运大国。庸人掌握着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国内又盛产五金,夏商时期,众多鼎器都是庸人的杰作。历经无数次移民,各种异质文化在此交流融合,最后都被庸文化同化和吸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庸国文化被新融入的异族和周围方国作为文化时尚所效仿和吸收,这就是“附庸风雅”的最早溯源。楚人吞并庸国后,对庸国文化也进行无情排斥和异化,本来的褒义词却成为了贬义词,在带有“庸”字的众多成语中,成语“附庸风雅”释义别具一格,这也算是历史给庸国和庸人最悲壮的谢幕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3 20: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水湖景区圣水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竹山县城南10公里,因建潘口电站而形成,
具有山、水、镇、历史文化的组合资源,已经成为竹山旅游集散中心与文化展示中心。
景区内岛屿、半岛众多,植被生态良好,秦巴风情浓厚。


位于湖北竹山县上庸镇,上庸镇原本叫田家坝镇,曾经是著名的古庸国都城,拥有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上庸镇依山伴水,除几栋古建筑,其余都为徽派风格建筑,整体优雅典。


圣水湖源自华中屋脊神农架,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水质清澈,属二级水源,可直接饮用。


2012年圣水湖被批准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是许多珍稀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湖边漫步、自行车赛道等项目的理想地。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素有“古韵水乡,风雅上庸”之称。


[size=0.8]在圣水湖我们可以【乘坐画舫】,身临其境感受美丽的圣水湖,感受四围青山里,一湖如鉴开,山环水抱,有人说我曾去过那千里似练,翠峰如簇的长江;那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富春江;那素月分辉,明河共影的洞庭湖。但让我朝思暮想、心驰神往的还是你一一后起之秀的圣水湖!堵河水从上庸镇正中穿过,把上庸镇分为南坝和北坝两个部分。乘船前往茶庄,体验采茶乐趣。




[size=0.8]【上庸古镇】——————金銮宝殿
[size=0.8]原为竹山田家坝镇,曾是上庸古国都城所在地,它位于堵河中上游,秦巴山脉的南延地带,一座千年古镇,是古庸国都城和先秦上庸郡治所在地,有3600多年历史,素有“金銮宝殿”之称,曾是古建筑的大观园,其中黄州会馆和三盛庄园最具代表性




[size=0.8]庸国府大酒店———湖景套房
[size=0.8]酒店坐落于上庸新镇、圣水湖畔,与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隔湖相望,与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建筑三盛大院、黄州庙并肩而立,是一座以古庸文化为魂、湖光山色为韵的庸文化主题湖景度假酒店。酒店功能配套齐全,包括各类客房、餐厅、会议室、茶馆、宴会厅、商务中心、篮球场、生态停车场等设施。其中70多个湖景客房、6个复式豪华套房、三个会议室。


[size=0.8]上庸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她萌动于夏朝,绵延于两汉,繁华于魏晋,勃发于明清,时至今日已有36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上庸古镇曾是堵河着名的码头,这里一度集市密布、商贾云集。该镇上街头有杨泗庙,下街尾有黄州庙,街两旁有祠堂、祖师观和牌坊,老街更有“小上海”之誉。
[size=0.8]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size=0.8]①、圣水湖在什么地方?
[size=0.8]圣水湖位于湖北省竹山县上庸镇,因一江清水送京津拦水筑坝形成。圣水湖度假区规划面积55.5平方公里,具有山、水、镇、历史文化的组合资源。依托圣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九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具有3600年历史的上庸文化,圣水湖所在的上庸古镇已是湖北旅游名镇、全国生态旅游示范镇。圣水湖度假区在良好的生态基底基础上,以全国唯一的上庸文化为主题,展示庸文化内涵,传承庸文化精髓,体验庸人生存之道。
[size=0.8]②、自驾应该怎么走?
[size=0.8]>>武汉→福银高速、麻安高速→竹山→圣水湖度假区(上庸古镇)
[size=0.8]>>西安→包茂高速、麻安高速→竹山→圣水湖度假区(上庸古镇)
[size=0.8]>>安康→麻安高速→竹山→圣水湖度假区(上庸古镇)
[size=0.8]>>襄阳→福银高速、麻安高速→竹山→圣水湖度假区(上庸古镇)
[size=0.8]>>南阳→二广高速、福银高速→竹山→圣水湖度假区(上庸古镇)
[size=0.8]>>商洛→福银高速、十房高速、麻竹高速→竹山→圣水湖度假区(上庸古镇)
[size=0.8]>>重庆→包茂高速、麻安高速→竹山→圣水湖度假区(上庸古镇)
[size=0.8]>>十堰→十房高速、麻竹高速/十竹路→竹山→圣水湖度假区(上庸古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5-5-3 00:54 , Processed in 0.02753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