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回复: 2

鸡血陨石红伊丁与鸡血玉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 10: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鸡血陨石红伊丁与鸡血玉的区别

鸡血石和陨石产地不同、成分不同、形成不同。

1/ 鸡血石和陨石产地不同,鸡血石产地是多为国内,而陨石来自天空中的碎石掉落 陨石是在新疆哈密淖毛湖戈壁滩新发现的一个新的陨石陨落种类,符合陨石的陨落特质需要。
存在陨落的高温摩擦表面熔融气印,和空中爆炸解里,在这类陨石中发现有橄榄石的色变,橄榄石与撞击熔融的撞击角砾岩交融,形成可观测的撞击角砾岩和橄榄石溶流斑晶。
而鸡血石只有浙江昌化和内蒙的巴林,最著名的鸡血石按产地命名分别是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

2/ 鸡血石和陨石成分不同,鸡血石成分多为硫化汞等矿物质,陨石是由铁的氧化物和氰化物组成
陨石分很多种类,例如,伊丁石是橄榄石的一种次生变化产物,是由粘土矿物、铁的氧化物及其氢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伊丁石在深成岩中是不存在的,但却可在陨石中产出。人们根据在火星陨石中发育的伊丁石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推断液态水开始出现在火星表面或者接近火星地表的时间。而鸡血石成成分是硫化汞,石质则为地开石或高岭石,石中时常带有水银斑及少量的石英颗粒突起于石表面。鸡血中除主要成份为硫化汞外,还含有少量的致色元素铁、钛,它们是深色染剂,它的含量多少是鸡血呈现不同红色的主要原因。

3/ 鸡血石和陨石形成不同,鸡血石由朱砂渗透高岭石形成,陨石局限于喷出岩和浅成侵入岩 陨石的地质发生过程仅局限于喷出岩和浅成侵入岩。
而伊丁石是岩浆作用末期的产物,它形成于玄武岩最后冷凝过程中水、挥发分和橄榄石之间的化学反应。
伊丁石的形成并不依赖于橄榄石的原生组分,而是氧化环境、水合作用以及富水的岩浆。鸡血石为朱硫化汞,渗透到高岭石中,地开石之中而缓慢形成。

红伊丁和鸡血玉都是玉石中的稀有品种,它们在市场上都备受追捧,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

首先,红伊丁和鸡血玉的颜色和外观有所不同。
红伊丁是一种红色玉石,其色调鲜艳明亮,有时候会呈现出橙红色的色调。
而鸡血玉则是以棕红色为主,类似鲜血的颜色,因为它的颜色与鸡血相似而得名。
所以从外观上来说,这两种玉石在颜色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次,红伊丁和鸡血玉的产地也不一样。
红伊丁主要产自的新疆地区和,由于其产量较少,因此非常珍贵。
而鸡血玉则主要产自的广东、广西等地。所以从产地上来说,这两种玉石也有一定的差异。




来自圈子: 潘(pā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10: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伊丁陨石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观察表面特征。伊丁陨石表面通常具有一层黑色熔壳和许多气印,这是由于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烧蚀所致。1
磁性测试。部分伊丁陨石含有铁、镍等金属元素,因此具有一定的磁性。使用磁铁靠近疑似陨石,观察是否有吸引力,如果有明显吸引力,说明该物体可能含有铁、镍等金属元素,增加了其为陨石的可能性。
观察球粒。在伊丁陨石的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圆形的球粒,这是球粒陨石的一个特征。2
比重测试。伊丁陨石的比重通常比地球岩石要大,因此可以通过比重测试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陨石。3
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元素组成,从而判断它是否为陨石。例如,铁质陨石主要由铁、镍等元素组成,而石质陨石则主要由硅酸盐等元素组成。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更详细地了解一个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形态特征。例如,通过观察陨石表面的气印或熔壳可以判断其是否为陨石。
科学研究机构鉴定。如果以上方法仍无法确定疑似陨石的身份,可以将其提交给专业的科学研究机构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研究。
综上所述,鉴别一块真正的伊丁陨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包括观察表面特征、磁性测试、观察球粒、比重测试、化学成分分析、显微镜观察以及科学研究机构鉴定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10: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血红陨石泡水能喝吗?
病情摘要
患者75岁女性,询问鸡血红陨石泡水能否喝,想了解是否有益健康。
医生建议
鸡血红陨石泡水喝对身体不好,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症状。不可信个别中医讲的陨石和药干王石一起泡水喝能治病的言论,可能损害肝肾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5-5-3 00:58 , Processed in 0.03557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