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洞庭湖北的宝地被命名为湖北省,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在这里兴起,为湖北留下了一份又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直至今天也被冠以鱼米之乡,人杰地灵的美称。湖北省博物馆中共藏有四件稀世珍宝,分别是剑,青铜乐器、头骨化石、陶瓷器。但今天小编要教了解的却是另一件极具研究价值的国宝,它叫做云梦睡虎地秦简,这个由小人物留下的秦文化“百科全书” 
这在湖北云梦某墓出土的,震惊世界的1155枚竹简被统称为云梦竹简。据说,这座秦代棺木的主人叫做"喜",是秦国的一个基层官吏。我们可以想象,两千年以前,在秦始皇即将完成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统一的时候,身处湖北云梦的官吏喜,正在筷子一样粗的竹简上,认真地、小心翼翼地写下他当天的工作记录。 
这一写就是几十年,写了四万多字。因为他的勤勉和认真,我们才能有幸在两千多年后感受那个时期的风起云涌。在现代大学中有一门《中国法律史》会专门提到云梦睡虎地秦简,是因为它记载了秦朝许多跟刑法相关的内容。除此之外,它还能够反映出战国时期文字的演变。 
经考古学家研究,云梦竹简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医学著作、文政行书以及占卜之术,这都为还原秦国当时最真实的历史提供了强有力的材料。它虽数量庞大,但是在研究秦代文化时,它是当之无愧的百科全书。 
通过云梦睡虎地秦简,我们能看到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人和社会的关系,从古到今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到今天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这份千年竹简,见证了华夏的统一。 
在《国家宝藏》中,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的撒贝宁被选为了云梦竹简的守护人。在他讲述云梦秦简的前朝今世时,以官吏喜的身份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抄下这数千条律例是因为我看得见它们正在改变秦国的脚步,在改变天下百姓的明天。"这段演绎不禁让人流泪,到底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怀才能说出如此撼动人心的话语? 
由此可见,官员喜是一个极其热爱工作、热爱法律的人。以至于在他死后身边没有什么陪葬品,有的只是满满的竹简。他热爱工作的模样,其实只是那个时代一个最鲜活又最小的注脚,是无数在努力中的人物的缩影。凝结这些律令的精神也将会绵延千年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