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一个从唇齿间蹦出,自带一股芬芳的名字,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传统器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贡献者。 
海棠的历史悠久,这个称谓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它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那时并不叫海棠。 据植物史学家考证,《诗经·魏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木桃”就是木瓜海棠或贴梗海棠。 
后来发展到汉代,海棠渐渐被运用到园艺装饰中。到了唐朝,海棠开始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海棠,海棠栽培也始于唐朝。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自盛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但是唐朝人们对海棠的喜爱不亚于牡丹。 
因为唐初以前,海棠还叫野棠、海红。“海棠子名海红,即尔雅赤棠也。”就描述了两者的关系。 海棠一名的首次出场就是在唐代地理学家贾耽的《百花谱》中,并且被盛赞为“花中神仙”。 顺便一提,贾耽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六朝元老、唐朝中期宰相。由他高度评价的海棠,一出场便点亮了多姿多彩的“树生”。  三彩印花海棠式盘
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了唐明皇对海棠的喜爱:“(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同时,海棠器型的瓷器也开始出现,并在当时十分流行。海棠也开始成为画面主体或者陪衬出现在花鸟画中。 
到了宋朝,王禹偁《商山海棠》诗云:“春里无劲敌, 花中是至尊”, 称海棠为“花中至尊”。 同时海棠得到了皇帝的垂青, 因而被“列圣品, 题云章奎画, 炫耀千古, 此花使得显闻于时, 盛传于世焉”,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 
宋朝有关海棠的诗词也颇多,如苏轼的《海棠》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陆游的《花时遍游诸家园》中的“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由此可见,唐宋时期是海棠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不仅在瓷器、园林、绘画、戏剧等运用,更是有了文化象征意义。 
而清朝时,各种小说中海棠的身影频频出现,如海棠象征《红楼梦》中的湘云,则象征着海棠文化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如今我们依然喜爱海棠,也爱海棠的人文情怀,会为了赏花,走很远的路,坐很久的车,只为了看看嫣然高贵的海棠开放的身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