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hblao 发表于 2021-11-1 17:00:25

玉珩与玉璜的几点区别

古玉中有许多器型很像,但名称和功能却不一样。玉珩、玉璜就是这样,因为外形十分相像,经常被人们弄混。那么,玉珩与玉璜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一)玉珩与玉璜的功能不同。玉璜是一种礼器,按照《周礼》规定玄璜具有礼北方的功能,也就是说用黑色的玉璜祭祀北方之神。此外,玉璜也是一种佩饰,有的玉璜两端带穿孔,这样的玉璜可以穿系佩戴。而玉珩则主要是一种佩饰,尤其在周代玉珩更是成为组玉佩的一个重要的构件,起着承上启下、使组玉佩保持平衡的作用。
https://t11.baidu.com/it/u=626517754,614335610&fm=173&app=49&f=JPEG?w=600&h=476&s=BF96A44CC4BD886D6E04C40E0100C0C2山西曲沃晋侯墓出土六璜联珠组玉佩

https://t10.baidu.com/it/u=1991313777,835643589&fm=173&app=49&f=JPEG?w=620&h=329&s=E29B15C75452FFD652B5CCA703008012战国组玉佩中的玉珩(中间那块玉)

(二)玉珩与玉璜起源不同。玉璜和玉珩起源时间都很早。良渚文化玉璜与后人定义的“斗璧为璜”十分接近,良渚文化玉璜多比较精美,刻饰神人兽面纹或兽面纹,两端有穿孔,可以佩戴。红山文化既有少量玉珩出土,同时还有许多勾云形玉器,既可以单独佩,又有许多穿孔可以挂佩其它饰品。实际上,红山文化玉器十分讲究对称与平衡,就连C形龙从穿孔处系挂起来都是水平的。
https://t11.baidu.com/it/u=3795313519,2458262233&fm=173&app=49&f=JPEG?w=620&h=422&s=0FA0CC4DF84C3F6C4801402F0300E05A良渚文化玉璜

https://t11.baidu.com/it/u=724981858,1197115580&fm=173&app=49&f=JPEG?w=620&h=290&s=9B84BC4C6EAB132C14B20116030040D9喀左县东山嘴祭坛遗址出土红山文化玉珩

https://t10.baidu.com/it/u=3351778485,376764178&fm=173&app=49&f=JPEG?w=620&h=433&s=47303BC486C22F472631DC0B0300A0D1红山文化勾云佩

(三)玉珩与玉璜穿孔不同。用于祭祀的玉璜,通常不钻穿孔;用于佩戴的玉璜,通常为两端穿孔。用于祭祀的玉璜,通常尺寸相对较大,用于佩戴的玉璜,通常相对小巧。尤其到了周代有的组玉佩上仅玉璜就有八九件,所以这种玉璜尺寸不能太大。玉珩通常在中部和两端有穿孔用以系佩或连接别的玉饰。战国和汉代玉珩,造型十分丰富,有的与玉璜造型相去甚远。
https://t10.baidu.com/it/u=3170117289,3444510452&fm=173&app=49&f=JPEG?w=620&h=450&s=34D218DE5EA3CB4D16ABAFAF0300E009南越王墓出土的战汉组玉佩

南越王赵昧墓出土的这套组玉佩,十分精美,其中有一件犀形玉珩、一件双龙谷纹玉珩。
https://t12.baidu.com/it/u=4129543058,3668333209&fm=173&app=49&f=JPEG?w=620&h=307&s=118B99554BC448470AA568710300503B曾侯乙墓出土的精美战国玉珩

https://t11.baidu.com/it/u=4009850713,1821473753&fm=173&app=49&f=JPEG?w=620&h=575&s=712B9855E816CEC6180C6C6B03007052曾侯乙墓出土的精美战国玉珩

https://t11.baidu.com/it/u=2600669803,2166769760&fm=173&app=49&f=JPEG?w=620&h=506&s=D08191554C53CEC60885F8710300C050曾侯乙墓出土的精美战国玉珩

https://t12.baidu.com/it/u=1175222156,779684959&fm=173&app=49&f=JPEG?w=620&h=417&s=118B99555A577CC20290D57103008031曾侯乙墓出土的精美战国玉珩

这件曾侯乙墓出土的精美战国玉珩,堪称精纱无比。

hblao 发表于 2021-11-1 17:01:54

玉璜我国古代玉器。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两端打孔,以便系绳佩戴。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且每一个上都刻有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图像。

玉璜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一直是女性的象征,并仅限于个人饰件体现其社会地位的象征性。步入良渚时期后,琮、璧和钺开始超越个人饰件的范畴,成为重要的社会权力象征,标志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社会成员的地位、等级和财富分化明显加剧。当象征男性权力的琮和璧开始流行,璜作为女性的象征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表明女性地位已退居于男性之下。随着良渚文化的衰落,无论是琮、璧还是璜,统统随着酋邦社会的解体而消失,表明当时的社会结构又退回到了等级关系比较简单的状态。虽然其中一些玉器的形制与工艺后来被中原地区的复杂社会所继承,但是由于青铜礼器的出现,它们的象征性和社会意义已经和新石器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了。

hblao 发表于 2021-11-1 17:02:13

战国玉璜的钻孔工具,仍使用桯钻为主,少量大孔径的圆穿则使用管钻打孔。从出土器钻孔的微痕观察,多数片状玉璜使用的是桯钻单向打孔,不过这一时期玉璜钻孔中那种传统的上大下小、外粗里细的“喇叭孔”式的形构已经基本不见,代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穿孔极为规整,无论从正面还是从背面观察,钻孔的每处孔径都是大小相等的,同时一类孔径更为细小的规整钻孔也十分普遍出现在玉璜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战国时期大量使用铁制钻具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所见到的精美战国玉璜标本,往往是上述多种技法灵活并用雕琢出的成型器,如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通体镂空式玉璜、河南辉县固围村祭祀坑出土连缀组合式玉璜、长沙黄泥岗战国墓出土的出廓式璜、安徽长丰杨公战国墓出土器等,皆属一件器物运用了阴线刻、浅浮雕、镂空等多种技法制作成型的例证。

hblao 发表于 2021-11-1 17:03:33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内涵丰富而又深厚的礼玉文化始终贯穿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众所周知,青铜礼器虽然可归类于“礼”字一说,且历史也相当悠久,但综观礼玉文化,却似乎较之青铜礼器更源远流长,更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灵魂。而作为礼玉文化的代表,则当数“六器”莫属。
https://pics2.baidu.com/feed/3812b31bb051f819314cf0f22884d6e82f73e7d0.jpeg?token=8405c680c299048b4d647954d0f7abe6&s=EAA4C44FCBED916C16757CB90300C002

中国的“六器”起源于周代。据史料记载,周代是我国古代礼制最兴盛时期,上自天子、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都有严格的礼制约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礼玉,其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礼玉便是“六器”。《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https://pics7.baidu.com/feed/faedab64034f78f02b2a21c589019650b3191c9d.jpeg?token=9d422bf559c1c8c549c35fb25520a0dc&s=527A3BC5888108C01981A4770300D053

今天就讲讲“以玄璜礼北方”中的玉璜:
玉璜的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两端打孔,亦系绳佩戴。西周时期盛行一套佩玉中出现多重玉璜,自上而下排列,这一习俗影响延至春秋、战国时,璜形玉佩在玉器中所处的位置更为突出。
https://pics4.baidu.com/feed/caef76094b36acafd61957b392e9111500e99cbf.jpeg?token=74c400672157f5f90c6fe4f4880fd822&s=6100D518C44572E2445514D80100E0B0

https://pics2.baidu.com/feed/58ee3d6d55fbb2fb5f9fe21ba07abca14623dc3d.jpeg?token=b76d0fad5df269730022e0f6d8046b50&s=1EAA702345E7D8EE4C54E4D2000080B1

在韩城梁代村两周遗址的发掘中,也出土了精美的玉璜挂件。商周以后,玉璜就逐渐形成了礼器和佩饰两种功能。今天见到的远古玉璜,如河姆渡和良渚时期的玉璜,饰纹已有多层次的浅浮雕兽面纹,周围并饰有精细的复杂阴线,河姆渡玉璜体积小,厚度大,石质也远逊于良渚玉璜。
https://pics2.baidu.com/feed/0b46f21fbe096b63a874350de2031b41ebf8ac30.jpeg?token=625e79848571f0f70e5fed2d19dd2434&s=4A828A45C2BAD26F44B92C190300C0C2

在良渚文化中,玉璜还是礼仪性的挂饰,巫师常佩戴玉璜并与玉管、玉串组合成精美的挂饰,以显示其神秘。商代开始,玉璜已成为不同层次的人们流行的佩物,在饰纹和式样上也多样化,满足不同喜好,出现了人形璜、鸟形璜、鱼形璜、兽形璜等类型。战国时,出现了镂雕玉璜,多为变龙纹,唐代玉璜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玉佩饰品。
https://pics1.baidu.com/feed/42166d224f4a20a4211341c27f620427720ed058.jpeg?token=e549bbae84ea9aaf5d7c470450a147d8&s=ECB110D38AE85407341DA47A0300F053

今天就讲到这里,喜欢的点点关注,若有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hblao 发表于 2023-3-8 12:49:41

所谓双龙形玉璜、玉珩,即在器物两端雕琢出独立龙形象的玉璜、玉珩。

璜与珩的差异,有必要进行简单分辨:《说文·玉部》释“璜”为“半璧”,西周时期、春秋早中期的弧形片状玉器就是璜,在佩戴时通常两端翘起,从而凹面向上、凸面朝下。春秋晚期以来的弧形片状玉器,同前期玉璜的形制极其接近,但皆于中脊处钻有一孔,串缀于组玉佩中则凸面向上两端下垂,恰作磬形。根据《国语·晋语二》韦昭注曰“珩形似磬而小”;以及清代学者孙诒让注《周礼·天官·天府》所记:“衡(通珩),上隆而下窐,与横磬略相同”,可知这些佩戴起来凸面向上的璜形玉实为珩。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双龙形玉璜流行于春秋早中期,春秋晚期式微;双龙形玉珩出现于春秋晚期,在春秋晚期至西汉时期颇为常见,是此期玉器最重要的器形之一。西周晚期虽有在玉璜两端阴刻龙纹者,然其尚未形成独立的造型,仅可称为龙纹玉璜,故本文不将之纳入讨论。

双龙形玉璜、玉珩是春秋至西汉时期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多、延续时间较长,发展演变线索完整连贯而自成一系,且在造型、纹饰上的阶段性特征较明显,下面结合部分考古出土及海内外馆藏传世品,对双龙形玉璜、玉珩的演变及其时代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一、春秋早、中期

春秋早、中期的双龙形玉璜,两端龙首造型简单、抽象,仅具基本轮廓:椭圆形眼。上、下吻皆肥厚,上吻略长,二者相接,口为一孔。脑后略出扉牙表示龙角。

玉璜表面以双钩阴刻技法雕琢龙首纹、蟠虺纹。


http://media.artwaker.com/c6cb41cbd59d4f83bdd2902560319043.jpg

http://media.artwaker.com/d2f1a4791f8e89748d2f49a27548b7f3.jpg

http://media.artwaker.com/b5d061baf7a4fd51d0285b6454b95595.jpg

http://media.artwaker.com/fc77ce16bff2b4db592ea6e667f7c598.jpg

http://media.artwaker.com/0c2b206a80c4a4d192fe7f9a23a721fd.jpg


二、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双龙形玉珩,两端龙首多抽象,其造型轮廓大致接近前期,但业已出现少量较具象的龙首,新增吐舌者。

玉珩表面纹饰,除春秋晚期早段尚有部分双钩阴线龙首纹,此期多为浮雕龙首纹、双钩宽线龙首纹、浮雕云谷相杂纹和阴刻云谷相杂纹。春秋晚期玉珩内外边缘常雕有扉牙,进入战国早期扉牙消失。


http://media.artwaker.com/8d4cee2117a5282743d052551a41b4f9.jpg

http://media.artwaker.com/2d7caefd3c682dba5cf178c5c4a6c24b.jpg

http://media.artwaker.com/528fe9c9697ddfb11a6ff944929a7628.jpg

http://media.artwaker.com/7420cc9ca031d16d6d655bbd00ed89f0.jpg


三、战国中、晚期

战国中、晚期的双龙形玉珩,两端龙形较具象:上吻肥厚,较长,下吻短而单薄,口部多为一管钻圆孔,外作切开状,唇平截内勾。目部通常以单阴线刻划的椭圆形或菱形表示,少量为拉长眼角的杏核形目。叶形伏耳。

玉珩开始出现镂雕装饰;表面通常雕有浮雕谷纹、阴刻勾卷纹和网格纹。


http://media.artwaker.com/246de0432762e978ce37cbc955971096.jpg

http://media.artwaker.com/138d1fed9173e949fe6e02e6ab6823d8.jpg

http://media.artwaker.com/eef1bd32cfe3d0144060ca40f96e6ff5.jpg

http://media.artwaker.com/c176cb667ee6a0310969f79cf229d3ee.jpg


四、战国末期,西汉早期

战国末期、西汉早期的双龙形玉珩,两端龙形造型复杂,雕塑感较强:水滴形眼,梢长如眉,眼窝轮廓被斜削,以凸出眼球,常琢圆圈纹表示瞳孔;眉骨尖凸。

口部形态有两种:其一,上吻臃肿外翻,下吻较单薄,与上颚尖牙相接,内有尖舌回卷,形成了一个闭合的月牙形口部,紧接尖牙的下颌处雕出粗长卷须;其二,大口巨张,尖齿外露,个别吐舌,上下唇皆如钩外卷,下颚呈斧形。

靠里的颌下缘常歧出弯钩形龙髯;面颊多点缀逗点状綯索纹装饰。耳后抿,较前期粗长;开始出现龙角,角细长,尖端分叉。

玉珩两端除雕有的单独龙首外,开始出现较多雕出包括腿、足的龙身者。龙颈部常阴刻花朵形纹;玉珩表面装饰有浮雕谷纹、勾连乳钉纹、勾云纹等。玉珩形制较复杂,镂雕工艺施用广泛。


http://media.artwaker.com/80ef251fe9064327e7a6120f37c9ac32.jpg

http://media.artwaker.com/2999fd6ce72c338412e05e59e720af25.jpg

http://media.artwaker.com/eca2461f6396dd05c182c3ca737e4569.jpg

http://media.artwaker.com/5fb53475d88e4a9c4146cc8e7c55a7dc.jpg

http://media.artwaker.com/dcf52d763b5e00897e50e1f1e32d4941.jpg

http://media.artwaker.com/4f17a0a2710a3e7ce8cd2bc232cc7ee4.jpg


五、西汉中晚期

西汉中晚期的双龙形玉珩,两端龙形清秀,虽不及西汉早期质感强,但形成一种剪影般的艺术效果。

龙首较单薄,大口巨张,尖齿外露,上下唇皆如钩外卷,下颚呈斧形。玉珩上镂雕纹饰面积较大,个别所占比重甚至超过玉珩主体。

春秋至西汉早期以来分布满密的纹饰基本消失,多为零星出现,仅起到点缀作用的卷云纹、圆圈纹、鳞纹等,多为游丝毛雕技法雕出。


来源:陋兰室古玉文化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珩与玉璜的几点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