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6|回复: 0

抗战名枪盒子炮-毛瑟军用手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4 16: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盒子炮,我想大家再熟悉不过。《平原游击队》游击队长李向阳的双枪打灭伪军电筒,《铁道游击队》刘大队长的纵马持枪解救同志,《红色娘子军》吴琼花一枪打伤南霸天,《回民支队》马本斋击毙叛徒,主角都是这把盒子炮。

  


  ----------------马本斋一枪击毙了叛徒

  盒子炮在中国的辉煌

  盒子炮是毛瑟军用手枪在中国的一种称呼,除了这个称呼以外,中国人还称它为驳壳枪,自来得,快慢机,匣子枪等等。

  自从清末进入中国直到朝鲜战争其地位由苏联手枪代替,都是每个中国军人的梦想,整整辉煌了半个世纪。

  从清末革命党各次起义,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每一个战场都能看到双方装备的大量的毛瑟手枪。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西北军。西北以凶狠的近战而闻名中国,他们除了舞刀弄枪的冷兵器以外,更是重视毛瑟手枪。西北军老兵回忆,一个有经验得老兵使用十发毛瑟手枪,近战可以轻松解决七八个敌人。

  所以西北军从军到旅的各级军官,都控制着一支手枪队,这支手枪队规模从连到团。往往每到战斗胶着或者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手枪队便会成为撒手锏。1926年支持国民政府得军队和晋军激战晋北,著名的倒戈将军石友三曾一次集中3000人的敢死队冲锋,每名队员身背一把西北大刀,要挎一支盒子炮(这就三千支了),可见其部队装备该枪数量之多。

  


  中原大战之前,西北军还编有手枪旅(以手枪作为主要装备的旅,世界上也是没有先例的),源于西北军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第三路军中,也长期地保持着手枪旅的建制。韩复榘经常亲自带领这支劲旅作战,在抗战中其也是亲自带着手枪旅过渡黄河,到济阳和日军装模做样的打了一下,随即逃跑放弃了济南,最终丢了自己性命。

  除了抵地方部队以外,中央军的绝对精锐德械师和中华之剑教导总队,都是清一色的装备毛瑟手枪。不过这些枪都是德国进口的原装货,性能极佳,堪称工艺品。据说该枪的大量装备中央军,是因为大名鼎鼎的冯.赛科特将军。这位德国陆军的举足轻重的人物被希特勒派来中国,成为蒋介石的私人军事顾问。老将军是毛瑟手枪的极端爱好者,他也甚至中国的实战需要,在他的的要求下,中央军大量装备了该枪。1930年暴发的蒋冯阎中原大战中,中央陆军教导总队参加了这场战争。据一位参战的老人回忆,当时他所在的一个团的全部士兵,除了应配的步枪、机枪、小炮等装备外,每人还另配有一支德国造的毛瑟手枪,而教导总队在战斗中重创并且击溃了数量众多的军阀部队,由此可见毛瑟手枪在中央军中的装备情况。

  除了国军以外,红军也装备了大量的毛瑟手枪。这些毛瑟手枪除了投诚敌军,缴获敌军的,还有通过私下和军火商交易购买来得。对于装备老毛瑟步枪,少量轻机枪的红军战士来说,毛瑟手枪是在是威力无穷的武器。其中红军二十五军中也编有一个手枪团,团级编制。红军各级指挥官和精锐突击部队也装备毛瑟手枪,比如著名抢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飞夺沪定桥的二十二勇士在突击行动时,便每人配备了一支冲锋枪或者毛瑟手枪。因为这些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对火力的需要是很强的,毛瑟手枪的二十发装弹量,每分钟40发/分的射速都可以满足实战的需要。

  除了正规部队以外,抗战期间的国共各种游击队,民团,土匪,私人保镖,甚至老百姓自备防身武器,都有大量的盒子炮。

  八路军新四军武工队员的标准装备就是一把盒子炮,二颗手榴弹,连毛泽东也戏称:老百姓好认我们,我们盒子炮背的多!

  而土匪除了长枪以外,装备最多的就是盒子炮了。电影《红高粱》里面,土匪图三炮手持一把盒子炮,200米内枪法如神。他有一把盒子炮就可决定了十个人的命!

  至于只要是中国大陆拍摄的敌人抗战电影电视,几乎没有一部少了这把盒子炮。

  简介

  


  关于盒子炮,相关介绍的很多了,我简单说说吧!

  毛瑟手枪其实并不是毛瑟本人的作品,而是它是由在德国毛瑟兵工厂供职的费德勒三兄弟发明的,毛瑟在其中只是起到一定的指导和组织的作用。

  毛瑟枪的设计始于1893年,在1895年3月15日完成样枪设计,它发射毛瑟兵工厂7.63x25mm毛瑟手枪弹。

  毛瑟强的主要结构及原理是: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闭锁方式为闭锁卡铁起落式,弹匣供弹,枪管内刻有6条右旋膛线,并首次采用了空仓挂机机构。这些结构原理的发明,使毛瑟自动手枪的功能比起当年的同类手枪更为完善。这个设计也在毛瑟兵工厂沿用了43年之久,在半个世纪时间的生产内,该枪的基本构造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虽然枪是费德勒兄弟发明,但是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该枪的专利是毛瑟工厂申请的。毛瑟兵工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命名为M96式7.63mm毛瑟军用手枪,全称为“M1896式7.63mm毛瑟半自动手枪”也称为菲德勒半自动手枪(Feederle)。

  毛瑟手枪面世的时候,各国的半自动手枪刚刚起步,世界各国虽然意识到左轮手枪已经不能适应近代军事作战(左轮手枪在对付手持大刀长矛的非洲土著的时候,都不能胜任。黑人武士在身中数枪情况下,依然能够能用继续作战。如果一次射击完成,需要很长时间从新装弹。美军一支骑兵部队在遭遇印第安认突袭,就是因为没有带马刀,而左轮手枪的装弹过慢,就这样全军覆没的。)但是自动手枪还是新事物。所以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使用自动手枪作为制式武器。

  毛瑟本人是军火界的资深老手,自然深知毛瑟手枪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得到一个国家的军队合约的基础上。不过虽然毛瑟使用了一切的政治和商业手段,仍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由于该枪价格太高,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为止,毛瑟手枪没有成为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军队的制式武器。

  最后一款毛瑟手枪在1932年定型生产,这是M1896系列自动手枪系列的最后一款--德国M1932式7.63mm毛瑟冲锋手枪。

  该枪是毛瑟手枪的精华也是经典之作,被称为”黑贝“。除了其高性能以外,它的典型标志就是它那几乎堪称技术品的外观,它的表面远看是深黑色的,但当你把枪拿在手里端详的时候,由于光线的变化,全枪的色泽呈现晶莹剔透、黑里透蓝景象。这在其他枪上是不多见的。更值得赞叹的是,在枪的局部,还有几处银白色,例如机体、发射机组件、表尺钣以及扳机上的自动发射凸笋等等点缀其中,使全枪呈现明快的动感。从全枪看来,银白色的枪机与蓝黑色的抽壳钩、银白色的表尺钣与蓝黑色的游标和表尺分划、银白色的击锤与蓝黑色的保险机柄和机匣,既有鲜明的反差,又有内在的协调。跳跃的点缀与总体的沉稳相呼应,令人心生赞叹。

  


  -----这款以后,毛瑟手枪就停止生产了!

  按照一般的常理,毛瑟工厂不可能生产这么多年,早在四十年前应该停产这款武器。但是毛瑟手枪仍然断断续续的生产了四十多年,一共生产了一百万把各种毛瑟手枪。

  原因很简单,来自中国的大量订单(几十万把)支持了毛瑟手枪的生产,如果没有中国的订单,毛瑟手枪早就停止生产了。

  在中国辉煌的原因

  从传统的眼光来看,盒子炮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手枪。它的价格过高,重量较重,外形较大,做手枪威力过大,和步枪比威力有过小,性能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总之一句话--不适合欧洲和美国部队的需要。

  而最重要的原因无在乎该枪的价格过高,当时一般的手枪单价不过几美元,毛瑟手枪的价格一般是二十五美元,一把枪相当于三四把。手枪装备部队动辄就是五万把,这个价格即使富裕的欧洲国家也承受不了。

  按照常理来说,欧洲国家不能承受,那么贫穷落后的中国更是不用提了。

  但是,五十年内整个欧洲共生产了一百四十万支毛瑟手枪,其中有超过四十万只卖往了中国,加上中间商加价,长途运费和行贿各级官员的钱,中国花在毛瑟枪上的钱就有上亿美元,这可是一笔极为客观的数字,难怪老外们不能理解。

  实际上,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出色的商人,狡猾精明,是不会花冤枉钱的。

  实际上,价格昂贵的毛瑟手枪在中国的辉煌并不难理解。

  中国自从军阀混战开始,世界各国就对当时的中华民国进行军事禁运,上到飞机大炮,下到步枪子弹,无一不在禁运的名单中。

  中国当时的工业系统薄弱,勉强可以造一些步枪和步枪的弹药,至于连射武器是无法造出来的。

  这就使得,各派军阀交战时以步枪和少量轻机枪为主,所以火力都非常的弱。

  即使北伐期间大名鼎鼎的叶挺独立团,这样有苏联专家重点装备和训练。一支人和枪装备都超编制配备的部队,只有几挺重机枪,十几把花机关枪(德国造MP18冲锋枪),至于轻机枪居然一挺也没有。

  对于火力的要求,在武器禁运的情况下怎么满足。

  


  盒子炮就满足了这个需要。

  欧洲人认为手枪是防御武器,所以手枪并不在禁运名单中。

  而毛瑟手枪作为传统手枪族中的特例,其装弹十发或者二十发,可以半自动和连发射击,自动射击可以达到120发/分钟,做手枪使用射程50米100米(和MP18相当),而使用木质枪托就成为短卡宾枪,射程150米,足以满足军队对火力的需要。

  实战中也是如此,当时的叶挺独立团的敢死队就是每人一支驳壳枪,几枚手榴弹爬上武昌城的。包慧僧在回忆录中说过,黄埔学生军东征时,叛军最怕的就是学生军的驳壳枪,因那时机枪少,步枪发射速度慢,而每个连的九支驳壳枪却可以半自动发射,容弹量也比步枪多一倍,当然是了不起的了。一直到抗战时期,这种状况没有任何变化。

  在铁血昆仑关中,桂军的敢死队由于没有冲锋枪可用,于是每个手持两只老式驳壳枪。在实战中,拿步枪在山地冲锋是半自杀行为。这支敢死队虽然伤亡重大,但是仍然击毙大量日军,完成了任务。

  除了正规军以外,抗战以前就不用说了,抗战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和特工部队来说,由于装备差,远程火力很弱,往往一个连一个营也没有一挺机枪。况且哪怕有了美军正规军的装备,由于兵源素质的差异,在远距离的火力是无法和日军对抗。所以游击队多以数量优势,在近距离突袭对手,一下吃掉对方或者打一下就走,这种灵活狡猾的战术,这就非常需要近战火力。

  对于这些人来说,毛瑟手枪装弹量大,威力强,子弹也比较容易得到,最重要的是可以连射,一把枪可以对付好几个敌人。这对于手枪来说,是很难得的。

  在抗战中,国军和八路军的便衣部队装备不少盒子炮,在近战中突袭日军,造成日军很大恐慌。

  在东史郎回忆录中,东史郎的战友和便衣交手过多次,每次都是日军全军覆没,除了是二个,三个的日军散兵被杀以外,还有一次五十名日军被杀四十多人的事情。所以东史郎他们在中国中始终处于恐惧中。

  


  中国人对毛瑟的爱好和使用

  中国的军官对毛瑟枪几乎是一种酷爱。

  从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来

  一个红军团长余秋里在一次战斗中,被毛瑟手枪击中了手臂,最后成了残疾。但是其在战后缴获了这种武器,他还是发出了赞叹。他说:“我们从来没见过那种东西,真是艺术品,尖端技术。我们缴获了八支这种枪。”

  在冀中,为了与敌后的国民党军建立统战关系,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曾将自己心爱的二十响毛瑟手枪赠与河北民军副总指挥乔明礼。当时吕司令很舍不得,政委黄敬一再做吕的工作,并答应将自己的二十响手枪给吕,吕出于统战需要,才将枪赠乔。后来乔对八路军有好感,终于在抗战胜利后与高树勋将军一起投降了解放军。

  东北王张作霖自己也长期佩戴一把毛瑟手枪,其实他身边的卫士众多,自己并不需要佩戴武器。他带着毛瑟手枪,更多的是对其的喜爱。在皇姑屯被炸身亡时,张作霖还佩带着这把手枪。

  朱德同志在起义时指挥作战中使用的就是7.63mm警用毛瑟手枪。这支毛瑟警用手枪后来刻有“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的字样,在井岗山斗争时期,每遇战斗最紧张时,往往持毛瑟手枪亲自带队冲杀。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的突围战斗中,也曾手持二十响出现在最危急的时刻,亲手射杀敌兵。刘伯承则长期随身携带两支毛瑟手枪。

  共和国元帅徐向前同志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副师长,他当时配用的是M1932式7.63mm毛瑟冲锋手枪,他使用这支手枪率领八路军129师的将士们驰骋抗日疆场。徐向前、聂荣臻等,在任一个方面的高级指挥员后,仍随时将毛瑟手枪带在身上,表现了一代元戎勇迈无敌的英雄气概。

  对于单兵来说,毛瑟实在是一款非常使用的装备。它的子弹的初速很高,枪管远远长于其他手枪,使得其有效射程较其它手枪大,达到70米(当时名声大起的MP18冲锋枪有效射程不过50米)。如果将木制枪盒在枪尾作为枪托抵肩射击,有效射程可达150米(和二战时候的MP40差不多了)。当然这些都是半自动射击,如果是自动射击,由于手枪后坐力大,枪身会剧烈跳动,所以超过25米的射程,就很难打准了。

  旧中国,许多人把毛瑟手枪的威力发挥到极至。据说当年东北的赵尚志和当地胡子比枪法,一枪击中了高梁杆,大大震惊了胡子,让其把赵接入部队。而湘西剿匪记里面的土匪手持双枪可以在一百米内枪枪击中蜡烛。乌龙山剿匪记里面的老匪头,在被数十民兵包围的情况下,手持二把毛瑟手枪,时而点射时而连射,打的民兵根本不敢抬头。

  


  因毛瑟手枪枪管长,瞄准基线长,许多优秀的射手根本不用缺口和准星,平原游击队电影中的李向阳右手的一支毛瑟手枪就被锉去准星,方便拔枪。李向阳在整部片子中的射击,都没有瞄准过,只是根据手感射击,没有一枪打空过。

  抗战刚刚胜利时,国共美三方军调小组到新四军第五师驻地调停内战,曾流传着小组中的美军代表和师长李先念赛枪的故事。其时,美军代表用卡宾枪射击空中用降落伞飘落的小型靶标,而李先念则用毛瑟手枪射击向空中抛掷的砖头瓦块,枪枪命中,令在场各方人员惊叹不已。

  传奇英雄许世友将军以枪法出名,其在结婚时候,大家凑趣让他表演一下。许将军别人送来的将三朵大红花花放在新娘子的肩头和头顶,在大家谁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许将军突然连发三枪,将三朵花击落。虽然枪法如神,但是还是吓坏了新娘子。

  不过最近有部刘威他们演的《飞虎队》倒是让人大跌眼镜。里面的飞虎队员人人手持盒子炮,动辄就是一梭子扫射。其实这是和历史不符合的。毛瑟手枪毕竟是手枪,并不适合连续自动射击。如果连射,一般前二发子弹可以击中,但是后面的子弹统统往天上飞了,人力很难控制。所以出色的枪手,一般都是以二三点射为主要的射击方式,或者在近距离将枪身放平,这样连发射击的枪弹,就会借着枪管沿枪身轴线的上跳,很自然地成一个扇面横扫出去,结果在水平面内形成了散布射扫射密集冲锋的敌人,效果极佳。

  可以说,毛瑟手枪只有在中国被这么广泛地应用,也只有中国人对这支轻型单手武器取得了真正丰富的实战经验。

  淘汰

  毛瑟手枪在广泛参加了抗战,内战,但是到了朝鲜战争中期,就逐渐被苏式托卡列夫手枪代替。

  很多人不理解,其实道理很简单。

  毛瑟手枪是旧中国武器装备低下的产物。

  一把加工最精致的毛瑟手枪,也无法和一把粗制滥造的冲锋枪对抗。

  在二战的实战中,手枪造成的损伤微乎其微。

  内战中,国共双方虽然装备了一些冲锋枪和轻机枪,但是数量不多,所以仍然有毛瑟手枪的使用空间。

  到了朝鲜战争中期,苏联援助的50式冲锋枪(波波沙)大量装备部队,毛瑟手枪的就没有继续装备的必要了。

  朝鲜战争以后,随着突击步枪的兴起,攻击手枪更是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

  


  性能数据

  口径----7.63mm

  全弹长----34.55mm

  弹头类别----普通弹

  弹头结构----圆头、平底、铅心、全被甲

  弹头直径----7.82mm

  弹头质量----5.57g

  弹壳型式----无凸缘、瓶形

  弹壳最大直径----9.68mm

  弹壳长----25.14mm

  底缘直径----9.91mm

  弹壳材料----黄铜或涂漆钢、覆铜钢

  发射药量----0.52g

  底火类型----伯丹式或博克塞式

  初速----455m/s

  枪口动能----576J

  平均最大膛压----240MP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3-29 02:49 , Processed in 0.07868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