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回复: 1

朱元璋:小年的来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5 11: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朱元璋

别人有年我无年,
赊个猪头要现钱,
有朝一日当皇上,
老子要过二个年。

      小年的来历(秀才编派讽刺猪元章的你也信)

        朱元璋年轻时是一穷光蛋。一年过年,他身无分文,想在肉铺里賖几斤肉过年,老板不肯,他说那賖一个猪头吧(古代猪头很便宜),老板猪头也不赊。朱无可奈何,随手在街道墙壁上写上一首打游诗:
可怜可怜真可怜!
别人有年我无年,
赊个猪头要现钱,
有朝一日当皇上,
老子要过二个年。
        想不到朱后来真当上了皇帝
        这一年快过年了,他想起曾经写在墙上的打游诗,为了自己的金口玉言,他颁旨,从今年起过二个年,一个小年,一个大年。当时已是腊月二十二了,就定在明天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由于交通不便,圣旨传到南方迟了一天。所以就有了北方人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1: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雍正皇帝名为胤禛,他的兄弟就都把胤字改为允字,这就是为上者讳的意思。




这个虽然麻烦点,但是也都不是大事。




但是到了明朝就有点不好办了,明朝皇帝都姓朱,姓氏和“猪”同音,可是中国吃猪肉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老百姓要杀猪咋办?




如果老百姓要杀猪,这可是听着对明太祖的大不敬。




后来还是朱元璋有办法,他仅改了一字巧妙解决,于是天下就猪照杀、肉照吃。






天下皆吃“豕”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早年父母双亡,他被僧人收养在寺庙里,当过僧人、做过乞丐,吃了很多的苦。




后来才被老乡汤和介绍去当兵吃粮,然后凭借着他的聪明智慧,路走越宽,最后打下大明的江山。




朱元璋由于没有上过学,因而属于半文盲性质,但偏偏又天资绝顶,自学成才。






于是因为出身的贫穷,最后又登上最高位,这种两极对比的反差,使他对于外界的评论极为重视。




谁稍有不逊之言,他就极容易往自己的身上引,认为是在嘲讽他。




特别是当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朱姓就成为了国姓。




按照中国的传统,全国无论是官府文书还是民间习俗,都开始避讳“朱”这个字。






这个要求在来往公文还好说一点,朱也可以用红来代替。




但是在民间就有点难为人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时全天下吃得最多的就是猪肉。




可是这个“猪”与“朱”同音,吃猪肉或者是杀猪,不但不好听,而且喻意也不好。




就好像吃“朱”肉或者是杀“朱”一样,形同造反。






在那个时代,猪肉绝对是各个家庭最重要的食物来源,是不可能绝对禁止的。




而且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苦出身的朱元璋,本人也极喜欢吃猪肉。




他当上皇帝后,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没有吃到猪肉,于是特别想吃猪肉。




然而却因为避讳的原因不能说出来,结果给他做饭的御厨因为没有符合他的心意,被杀了好几个。






后来还是经过马皇后提点,御厨才用猪肉做成元宝型,号称元宝肉请圣上品尝,朱元璋这才放过了那些可怜的御厨。




既然皇帝都不能杜绝吃猪肉,那就不能让百姓不养猪,否则就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反面例证。




这点小事当然难不倒聪明绝顶的朱元璋,他下令,让民间将猪改称为“豕”。




这样,养猪、杀猪,在民间就开始变成养豕、杀豕。






虽然大家感觉非常不习惯,但至少还能够吃上猪肉,大家也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当然在朱元璋那个时代,除了官方场合被称为“豕”外,猪还有若干别的称谓。




诸如因其形象肥胖可爱,也被人们称为“肥肥”。




一提这两个字,人们就会想到猪那憨态可掬的懒样。






在明朝不允许杀猪、吃猪肉,其实与唐朝不允许百姓吃鲤鱼是一个意思。




这些按照传统说法是避讳,其实就是因为谐音,让这些所谓“天命神授”的各朝皇室不愿意有一些不好的联想。




当然,这在现在看来就是封建迷信。




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即位,这个避讳在民间就不是那么严重了,但是到了明朝中期,又重新禁止杀猪。






这次主要因为当时的皇帝朱厚照本人生肖为猪,姓朱又属猪,他就更加确信,不能让民间养猪杀猪。




可是他自己却每天都在宫中吃猪肉,典型的双标。




对于猪的避讳,在清朝建立,明朝灭亡后,就全都作废了。




当然,清朝自己又弄出了一套新的避讳字眼,那又另当别论。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


读书少的朱元璋在有了自己的势力后,聚集了刘伯温、李善长等文职人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到这些文化人的熏陶,当然朱元璋的文化水平也是直线提高。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掩盖他当放牛娃、小和尚,以及落草为寇的过往,更加无法纠正他自卑的心态。




因此登上皇位得势的他,更加忌讳这些不光彩的过往。






于是,朱元璋对于“光”、“秃”、“僧”、“生”、“小偷”“贼”、“寇”这类字眼就极为敏感,甚至可以说是忌恨。




朱元璋疑心极重,常常在字里行间,推敲琢磨。




他在别人的话里话外,反复研究,把许多字和词认为是讽刺和影射自己,最后甚至演变到对形音相近的字也都忌讳起来。






有一年,浙江府学徐一夔上贺表,其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




本来是极力颂扬朱元璋的一篇颂圣文章,也就是下级官员正常地想拍拍马屁。




然而朱元璋却认为“光”指的是光头,“生”实则为“僧”人,这是嘲讽他当过和尚。




而“则”被他认为同“贼”,这是骂他当过和尚、作过“贼”、扮过“寇”,实在是可恶至极,于是下令将徐一夔斩首。






朱元璋的爱妃宁妃的哥哥郭德成,脑袋上的头发比较少,估计比较符合那种三根头发被称为“披头散发”的类型。




有一次,郭德成陪朱元璋喝酒多喝了几盅。




朱元璋问他头发为什么会秃到这种程度,郭德成一时口快就说“这几根都嫌多,光了才好。”






这个“光”字一下子犯了朱元璋的忌讳,他认为郭德成又在揭他当过和尚的老底,就要杀这个大舅哥。




吓得郭德成只得装疯卖傻,最后靠着吃斋念佛才躲过去,当然,他妹妹也没少吹枕头风。




当时的山东兖州知府卢熊给朱元璋写奏章,错把兖州的兖字误写成衮。




这下可又惹恼了朱元璋,“衮”再加个三点水就是“滚”字,于是不由分说就把卢熊的脑袋给砍了。






地方官给朝廷上贺表时,有一个府的贺表时有“望拜青门”。




一个县的贺表里有“取法象魏”,朱元璋认为“青门”影射寺庙,“取法”是“去发”的意思,。




这还是影射他当和尚,是在骂他,于是写贺表的官员都一律处死。






有一次朱元璋私访,走累了在一座庙里休息,看到墙上“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放,放宽些子又何妨”。




旁边配着一幅画,一个和尚拿着一个张口的布口袋。




朱元璋认为这是影射和挖苦自己的,派出卫士庙里庙外一番搜查,没有找到一个才作罢,否则误撞上的人有可能就被冤杀。






刑部主事茹太素是个胆大敢说的,他有一次上书朱元璋:“才能之士,数年以来,幸存者百无一二”。




这是直接指责朱元璋杀人过多,恼羞成怒的朱元璋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他给杀了。




朱元璋经常满口“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亩”、“出身微寒”之类。




但这类字眼只能他自己说,别人要敢说,那就是事儿。






事实上,内心自卑的老朱在这方面是极为神经质的。




在那个时代,女子都是裹小脚,号称三寸金莲。




可是皇后马娘娘却是一双天足,人称“马大脚”。






有一年金陵元宵节观灯,有个灯上画着一个抱着西瓜的妇人伸着两只大脚。




朱元璋认为是影射马皇后,因为没有抓到作画者,竟然一怒之下将整个巷子的人都杀了。




朱元璋在位期间,因为在文章或上书中无意中用了某些字眼,莫名其妙就遭到杀戮的文人学士、朝廷官员比比皆是,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对元素周期表的巨大贡献


如果说朱元璋在文字的无边无际的联想中,将文字狱也扩展到无穷大,并以此在明代杀戮了无数的无辜人士,使得明初的文坛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




那么,他又以一个人们绝想不到的方式影响了后世的化学界,并千古流传。




在当今网络上,有人戏称朱元璋是“化学教父”。




这个称呼虽然有些戏谑的意思,但是却有论据来支撑。






这要从朱元璋给朱氏王朝的子孙命名确定的规矩讲起。




朱元璋的出身是众所周知的社会最底层,因而他的祖上名字都是用日期命名的。




他太爷爷叫朱四九,爷爷叫朱初一,爸爸叫朱五四,自己则叫朱重八。




而当朱重八改名叫朱元璋,并当上皇帝后,他对于这个以日期来命名的时代极为痛恨,于是他决定给后代定下一个族谱。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他让人给每个儿子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其中太子的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一系的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并且做出严格的规定,那就是从孙子辈起,名字的第二个字,必须按照他赐下的诗的顺序往下排。




按照这个要求,燕王的儿子叫朱高炽,孙子叫朱瞻基。




确定完孙子及以后子孙的第二个字后,朱元璋又确定了第三个字的一个基本原则。




那就皇室子孙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就以五行当偏旁,并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进行确定。






朱元璋的儿子辈都是木字旁,如朱标、朱棣等。




那么按照五行木生火的原则,孙子辈就是火字旁。




而因为火生土,那么曾孙辈则是土字旁。




又因为土生金,那么玄孙辈就是金字旁。




而金又生水,则五世孙是水字旁,最后水生木,六世孙又回到了木字旁。






以此类推,朱元璋定好了他后代名字的第三个字的偏旁。




按照朱元璋的设想,朱氏皇朝将周而复始,永掌天下,可惜天不从人愿。




朱元璋最初的一个设想有点违背了现实,那就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朱氏家族太能生了。




当轮到金字旁时,中国现成的字里带金字旁又高大上的字居然不够用了。






甚至是经过一轮之后当“锯、锥、铲、钳”等较为粗俗的工具名都被用过后,已经没有字可以用了。




于是乎,还掌握着中国最高权柄的朱氏后人决定自己造字。




这样,后世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字开始出现在了朱氏子孙的名字里,如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均钚、朱奉镅、朱成钴、朱成钯、朱恩铜、朱恩钾、朱帅锌……




看着这些名字,只要是上过初中的人就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在元素周期表里能找到这些字。






虽然是得益于朱元璋定下的取名规则,但同时还得归功于另一个化学天才的选择。




这个人叫徐寿,他既是化学家还是一个翻译家,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由他翻译引进中国的。




他在翻译的时候,也采取用了朱元璋的方法,那就是金属类的元素名字都使用金字旁。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字,那么就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第一个音阶发音相似的汉字组成一个新字。






很多个金属元素名字都是按照这样的原则,徐寿再从《明史》里那些王爷名字中选出谐音字来确定的。




而他同时也确定了气体类的元素名字都要使用气字头,剩下的,就都用石字旁。




就这样,因为朱元璋的规定,朱氏后人创造的很多个带有金字旁的文字,被徐寿挪用到化学元素身上,从而使得朱氏子孙的名字“流芳百世”。






人们在今天看到的这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徐寿固然功不可没。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其中还有朱元璋的巨大贡献。




朱元璋在位期间,非常热衷于采用文字狱的方式进行无节制的屠戮,以至于洪武一朝著名的文臣,得以善终者寥寥无几。




为那些文人感到可惜的同时,朱元璋的丰功伟绩也变得逊色不少。




文/蓝风烛尘






参考文献:




[1]黄才庚,浅谈明清两朝的文书避讳制度,北京档案,1986(8);




[2]赵若朴,朱元璋:一个潜伏在明朝的理工男,幽默与笑话,202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5-4 00:33 , Processed in 0.05405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