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回复: 2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真正结局:回到薛家(金簪雪里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8 00: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真正结局:回到薛家(金簪雪里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本主写女性的书,讲述了那些有才有貌但是女孩子却只能困于后宅,最终香消玉殒的故事,还描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而其中主线故事就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之间的故事,那么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真正结局是什么呢?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真正结局

《红楼梦》中主线故事讲述了神瑛侍者下凡投胎成贾宝玉历尽凡尘,而绛珠仙草为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下凡还泪,投胎成林黛玉,这二人与薛宝钗也产生了不少的交集,而最终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宝玉也“悬崖撒手”,那么薛宝钗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其实薛宝钗在嫁给贾宝玉时,贾宝玉被家人哄骗,以为自己娶的是林黛玉。

后来得知真相的贾宝玉就离家了,而薛宝钗在贾家被抄之后应该是回到了薛府中的,而且薛宝钗和贾宝玉根本就没有孩子,因此薛宝钗很有可能是回到薛家了,而薛宝钗的判词中“金簪雪里埋”有可能表示薛宝钗是死在雪天。

宝钗吃冷香丸的隐喻

我们知道在贾府居住了许多女孩子平时都会吃药,其中薛宝钗的吃的药最奇,叫做冷香丸,那么宝钗吃冷香丸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冷香丸其实是一种隐喻,文中说宝钗胎里带了热毒,这热毒象征着她的欲望和追求,但是却只能用冷香丸进行克制,这样才能在当时的社会中生存下去。

贾宝玉薛宝钗的关系

总的来说,贾宝玉和薛宝钗是夫妻关系,贾宝玉从小就喜欢和家里的女孩子混在一起,和林黛玉是青梅竹马的关系,二人还发展出了一段纯洁的爱情关系。但是最终贾府让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怕贾宝玉闹,还骗他娶的是林黛玉,虽然他最终得知真相,但是二人确实已经完婚,是夫妻关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00: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吃冷香丸的隐喻:压制欲望和追求(冷香丸制作复杂)《红楼梦》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也是一本至今仍然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的一本书,其中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让人潸然泪下,其中薛宝钗吃冷香丸的设定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那么薛宝钗吃冷香丸的隐喻到底是什么呢?薛宝钗吃冷香丸的隐喻

林黛玉出场的时候人们就知道她病弱,常常要吃药,但是薛宝钗出场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健康,看起来是不需要吃药的,不过后来她提到自己要吃一个冷香丸,而这个冷香丸是书中最其特的一种药了,那么薛宝钗吃冷香丸的隐喻,首先冷香丸的秘方是癞头和尚给的,这个癞头和尚也曾劝黛玉不要见亲戚,就连香菱小的时候也和癞头和尚有过交际,可能他就是一开始为木石前盟忙活的一道一僧中的人。

其次,冷香丸中什么东西都要十二个,而金陵十二钗正好也都是十二个,其中宝钗、黛玉、香菱又是十二钗正册和副册的首位,更别说宝黛还是“黛钗合一”,暗示几人渊源颇深;最后薛宝钗有热病,需要冷香丸克制,这热毒可能暗喻宝钗的欲望和追求,只有克制住才能在封建社会中生存下来。

冷香丸折射宝钗性格

冷香丸的配料表中要四种白色的花,象征宝钗高洁的性格;这些花又只要花蕊,寓意宝钗集精华品质于一身;四季的代表花入药,也表示宝钗经历历练和世间变化的无常;药方有蜂蜜白糖,又有黄柏,比喻其尝遍人间甘苦;也只有宝钗“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道家精神才和集世间精华于一体的冷香丸最配。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真正结局

我们知道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和贾宝玉是结婚了的,但是后来贾家被抄,宝玉“悬崖撒手”,终日四处游历,那么宝钗怎么样呢?据猜测,宝钗很有可能在贾家被抄后回到薛家,毕竟她和宝玉又没有孩子,而据判词“金簪雪里埋”,有可能指宝钗死在雪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8 12: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撕掉薛宝钗的假笑面具,看一看她的真面目,别再误读红楼宝钗的形象刻画,曹公是下了大功夫的。作为一个极为冷静、极为理智的人,宝钗的情感与内心几乎不形于色。她情商高绝,圆融通达,在她理性的外衣之下,鲜少有人能够看透她的内心。


为了向读者强化她这样的形象,曹公也采用不写之写的手法,几乎向读者完全关闭了她的内心。所以有关宝钗的笔墨,最大的特征就是绝少心理描写。书中直接提到宝钗内心想法的细节,全八十回仅有两三处,而且还都是要么云山雾罩,要么一笔带过。


因此,不论面对书中人物还是读者,宝钗就像是永远戴着一张假笑面具一样,总是随分从时,雍容大度,总是审时度势,面面俱到。然而,这张假笑面具之下的内容,却很少出现在红楼诸人以及读者面前。这样的宝钗,令人远观亲切却难以近身,以至于连她抽到的花签都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然而,人不可能生来就戴着面具。书中曾多次明里暗里提到从前的宝钗,那也是个与其他小姐一样明艳活泼的女儿,并不住雪洞一般的屋子,并不穿寡妇一样的衣服,并不只留心针黹家计。宝钗的厚重面具之下,到底藏着怎样一颗心灵?




所谓不写之写,最终多半还要落到“写”上。曹公虽然在绝大多数时候避免写宝钗的内心活动,但却仍然通过一些细节为我们留下了窥视一二的小小窗口。尽管宝钗以冷静理智著称,但小说仍然写到了她的几次罕见的“破防”瞬间。当她的完美的理智终于盖不住喷涌的情感之时,宝钗内心的苦乐或许才能一见天日。


宝钗在前八十回当中最大的破防场面,是在小说的34回到35回。宝玉挨打以后,贾府众人都疑心是薛蟠将宝玉结识戏子的事走漏了出去,导致了这场灾祸。薛蟠虽然没做此事,但在宝钗逻辑缜密的说教之下却有口说不清,着急之下口不择言,怼宝钗说:“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听了这话,宝钗辛苦筑就的理智和冷静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她当场就哭起来:“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并且这还不算完,在当场的情感发泄以后,宝钗回到住处,竟然越想越伤心,足足哭了一夜,乃至第二天面容憔悴,哭肿着眼睛就出门去了,到了薛姨妈处甚至还是不能控制住情感,刚进门没说几句又开始掉眼泪,直到薛蟠进来疯狂插科打诨,又是发誓悔改,又是大献殷勤,这才劝得她渐渐好起来。


有人说,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配谈人生。宝钗不过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薛蟠的一句不知轻重的话,究竟勾起了她怎样的委屈,惹得她一反常态,哭了整整一夜?




故事必须从头讲过。


宝钗的父亲早早去世,母亲守寡又面慈心软,哥哥不成器,家族运营每况愈下。眼见家中无人支撑,宝钗收起了一直喜欢的漂亮首饰,收起了她曾热爱的诗书绘画,收起了父亲娇宠之下的小女儿心态,一夜之间长大,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她背负着家族的使命,去准备选秀,去谋求嫁入贾府,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出去。


在父亲的庇护下,小小的宝钗是以“人”而非“女人”的身份长大,读书认字,写诗作画。她不是李纨,从小被禁锢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枷锁中,也不是迎春,从小无人疼顾,无人爱护。她的灵魂是健全而非畸形的,她的精神世界是丰盈而非枯涸的。


我们无法了解,这样的宝钗,是怎样地下了决心,从此摒弃一切的富丽闲妆,放弃一切的快乐幸福,将自己完全变成一个维护家族利益的机器。


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宝钗,在贾府看人脸色受人摆布的时候,在明知宝玉不喜欢她还要追求嫁给宝玉之时,在明知贾母不太看重她还要努力讨好之时,内心要经历怎样的痛楚。


有人认为程高本的续书当中,宝钗为了成为宝二奶奶,不惜用调包计,顶着林黛玉的名头嫁入贾府,是折辱了宝钗这山中高士,她绝不会答应。我认为未必,因为在这长年累月的寄居生活当中,宝钗所受过的折辱恐怕已经是难以细数,她不会在意成亲时这临门一脚的细节。(至于这一情节当中其余的人行为是否符合原著人设,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宝钗与湘云黛玉等从小丧父的女孩不同。就如黛玉所说,她有母亲,有哥哥,家中还有产业和田地,看似处境比黛玉强很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她所有的东西,同时也成为了她的枷锁。宝钗的痛苦在于,她只是一个十几岁年纪的弱女子,却正因为她所拥有的母亲和哥哥,而要被迫变得强大,强大到足以保护他们。宝钗不能如黛玉一样随心所欲,不能像湘云一样洒脱不羁,因为她的所有,决定了她只能拼命努力,成为那个守护者。


如果薛蟠能争气一点,能够脱离那些狐朋狗友们,真正地长大成人,为家中分忧,宝钗身上的担子绝不会沉重到如此令人窒息。宝钗也一定有过这样的念头,她在与黛玉剖白心迹时就评价过自己的哥哥:“虽有个哥哥,你也知道的”。虽未明说,但一切的复杂情绪尽在这“你也知道的”五个字里。她未必没有过怨念,只是她的压倒一切的理性,让她早早认清现实,接受不能改变的,努力争取能改变的。


然而如果连薛蟠本人都无法理解她的牺牲,无法共情她的痛苦,反而认为她是为宝玉“留了心”,做这一切竟都是为了“行动护着他”。如果已经不计回报地付出,却连家人的理解和明白都得不到,她要怎样才能鼓起勇气面对这残酷的世界?




所以当听到薛蟠说她“行动护着宝玉”的这一刻,宝钗内心是何其委屈,何其悲怒,又是何其幻灭?曹公没有写,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只能看到,一向不会无谓哭泣而只会勇敢战斗的宝钗,这一夜她饱含了各种心思的眼泪,和着漫漫长夜的更漏浸湿了她的枕衾。


黛玉的哭泣,曹公会写她“风刀霜剑严相逼”,会写她“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会写她楚楚可怜,如木雕泥塑一般抱膝坐在床畔,惹得读者满心同情。可当坚强勇敢的宝钗崩溃倒下,曹公便只有一句冷冰冰轻飘飘的“整哭了一夜”,一笔带过,生怕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是曹公对黛玉明晃晃的偏爱,也折射出宝钗人生当中难以治愈的隐痛。作为主动献祭的家族牺牲品,宝钗只能将她的艰难与屈辱深深藏起,面对外面的世界,她永远只能戴着那张假笑面具。


长久以来,不论是书里的红楼众人还是书外的读者,都习惯了理智得体的宝钗。喜欢她的人说她成熟大气、周到得体,不喜欢她的人认为她城府极深、工于心计。如果不是这一场痛哭,我们或许永远无法一窥她内心的悲苦,或许也永远不能意识到,坚强成熟如她,也只是一个有许多无奈与痛楚、有许多脆弱和不甘的女孩。正是因为这次难得的破防瞬间,宝钗的形象才能够从那个漂亮的外壳下解脱而出,成为丰满立体,有其来处与去处的活生生的人。


作者:泥娃娃,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29 10:55 , Processed in 0.07208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