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7|回复: 0

眺黄鹤楼故址 吴趼(jiǎn)人 撰 李文泉 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3 10: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眺黄鹤楼故址
吴趼(jiǎn)人 撰  李文泉 书
仙人黄鹤好楼台1,几辈登临眼界开。一水便违凭吊愿2,半生曾许卧游3来。苍茫烟雨迷陈迹,多少山河共劫灰4。 名胜不留天地老,只今回首有余哀。
吴趼人《眺黄鹤楼故址》 李文泉 书

【注释】
1、“仙人”句:传说古代仙人王子安曾骑黄鹤经过黄鹤矶,一说仙人名叫费文huī,或名费祎,曾在此处驾鹤登仙。2、“一水”句:由于江水之隔,诗人不能亲往故址凭吊。3、卧游:卧而游之,即观赏图画。作者在此句下自注:“黄鹤楼景为先曾祖《游踪图》之一。”4、“劫灰”:佛教名词,谓“劫火”之余灰,此处指被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此诗作者吴趼人(1867-1910),为晚清著名的小说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揭露了清末社会诸多黑暗现实,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趼人”是他的字,他一名“宝震”,又名“沃尧”。古人的“名”与“字”是分开的,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作家名字,准确地说,其实是“字”而非“名”。比如屈原名“平”,字“原”,孟浩然名“浩”,字“浩然”等等。
吴趼人有个很有名的笔名叫“我佛山人”,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这是两个词:“我佛”和“山人”,并进一步推断吴趼人可能是佛教徒。但事实上,这个名字和佛教并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没有任何意味深长的寄寓,只是因为——他是广东佛山人!当年有个小报与吴趼人笔战,误以为“山人”为“山民”之意,遂将“我佛”二字连缀成文,登在报纸上。吴趼人看到后大笑不止,挥笔疾书:“我系佛山之人,故曰我佛山人,何得竟施腰斩之罪,将佛山两字断成二截?佛说未免罪过。”吴趼人之诙谐机智可见一斑,这种诙谐机智还体现在他寻求朋友周济这件事情上。
吴趼人早年患有哮喘,人到中年,病情加重,生活也越来越困顿。一次跟朋友写信借钱,找了一只破袜子放在信里,然后在信笺上写下八个字:“袜犹如此,人何以堪。”朋友收到信后便明白了他的困境,于是慷慨解囊。这可能是最短却最有分量的借款信了,读罢令人忍不住会心一笑。只是这看似幽默的文字后面,又有多少难言的苦涩?吴趼人后来因为哮喘发作而亡,去世时仅43岁,身上只有四角小洋,以至于不得不让朋友帮忙治理丧事。
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也曾游历荆楚,并为黄鹤楼作诗。历史上的黄鹤楼屡建屡废,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建于同治八年(1869),毁于光绪十年(1884)。此诗题目中所谓“黄鹤楼故址”,当是指此,故该诗的写作时间,至少应该在光绪十年之后。作者远望黄鹤楼故址,想到它屡次被毁,兴废之感顿生,更由此联想到祖国多少好河山,都似这黄鹤楼一般,在战火中遭到了毁灭?如今回想起来,也只能空添悲哀。作者由黄鹤楼之废联想到天下名胜之废,令诗歌充满历史的沧桑感。
此幅书法作者李文泉,为前国家民政部官员,于书法亦有所长。他的这幅作品形式颇为别致,通过将楷、行、草三种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文字杂糅在一篇之中,形成了多个方面的夸张对比:字形的大与小,行笔的迟与速,用力的轻与重,墨色的枯与润,气势的动与静,布局的疏与密。相互冲突,相反相成,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诗文解说:张雨潮;书法评赏:李殿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30 01:46 , Processed in 0.06749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