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7|回复: 2

浅谈中国玉文化各时期的分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4 16: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觉得古玉属于古代艺术品,如同大多数的艺术品一样,想要了解某一类的艺术品发展史,那么对该类别艺术品发展史的正确分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致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日前在《中华瑰宝》的期刊上读到一篇王敬之老师的短文阐述了古代玉器的分期,使我受益匪浅,所以特意整理此文与大家共同学习。
中华文明之光
——浅谈中国玉文化各时期的分类
王敬之
    中国“玉文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各个历史时期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和审美等各种价值取向在玉器身上的综合体现。
中国的“玉文化”有超过8000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不可能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着它的表现形式,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我们要了解古玉器,进而鉴识古玉器,就必须对“玉文化”所走过的历史有所了解。
如果解开了中国“玉文化”的这个“密码”,将无疑对古代玉器的鉴定、断代,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几十年来许多学者都对之做出了努力。最有代表性的两位学者是,台湾的邓淑苹女士和大陆的杨伯达先生。
邓淑苹女士的观点为“四分说”,即:
一、“玉之灵”时期,为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二、“玉之德”时期,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581年;
三、“玉之华”时期,公元581年至1368年;
四、“玉之巧”时期,公元1368年至1945年。
杨伯达先生的观点,则为分“六分说”:
一、孕育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后来,杨先生认为时间提的达迟了);
二、成长期,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770年;
三、嬗变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四、发展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1年;
五、繁荣期,公元581年至1279年;
六、鼎盛期,公元1279年至1911年。
(还有一种“四分说”,即原玉、神玉、王玉和民玉,但影响不及上述二说。)
笔者认为,上述诸说都有可商榷之处。首先,他们没有将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而且特征模糊。什么是“华”,什么是“巧”?其次,他们忽略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对玉器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再次,他们忽略了“文化”可能在一个特定时期会出现“倒退”现象,比如湖北钟祥出土的明代玉器,你能将其视为“巧”和“繁荣期”的产品吗?
基于此,笔者也试图将中国古代玉器的历史做一分期。如果我们简单地将中国玉文化的历史进行划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受“神秘意蕴影响的玉文化”和“受世俗文化影响的玉文化”。对他们的划分,大致从新石器时期到南北期为“神秘文化”;从隋唐到明清为“世俗文化”。如果再加以细分,那么“神秘文化时期”可以分为: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神巫文化时期”,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礼佩文化时期”和西汉到南北朝的“仙道文化时期”。而“世俗文化时期”则可以分为唐宋的“融会文化时期”,辽金元的“草原文化时期”和明清的“吉祥文化时期”。
当然,每个时期都会有部分玉器不能完全纳入它所处时期的“主流文化”之中,但却不会影响它那个时期玉器“主流文化”的确立。
神巫文化时期(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存。自然条件恶劣,毒蛇猛兽横行,人类曾经是那么的弱小。知识的欠缺和思维的简单,使先民没法解释自然界的电闪雷鸣、地震洪水。他们唯一能想到的是这些现象后面一定有某种极其神秘的力量,而且几乎所有被他们认为比自己强大的动物和植物都有这种神秘的力量,掌握这种力量的就是“神灵”。
为了讨好这些“神灵”,先民一定想过不少办法。最后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他们逐步发现一种“石头”与众不同,它的质地比其他石头更加莹润,而且硬度高、韧性大,不易破损,先民首先想到的是这种石头也一定存在灵气。于是原本的劳动工具,开始转变为讨好神灵的器物。
在《山海经》中,关于玉器讨好神灵的记载有20多处,如《南山经》:“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yì];糈[xǔ]用稌[tú]米,一璧,稻米,白菅为席。”《北次二经》:“其祠,毛用一雄鸡、彘[zhì]、瘗;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瘗”,是埋入土中。“投”,郭璞注:“掷玉于山中以礼神。”先民因为礼敬的是“神灵”,神灵是超有自然力量的,因此,除了要奉上自己的精美食物之外,最重要的必须同时奉上只有神灵能够享用的美玉。先民用玉祭天地、礼鬼神,其发端应该是礼敬的自然神祇,但是随后祖先神、宗教神也逐步走上了祭坛。
这种祭祀天地神灵的玉器,后来被称为“礼器”。再后来,这种祭祀的制度逐步完善,就有了《周礼˙春官˙大宗伯》的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汉儒郑玄所做的注是:“礼东方……太昊、句芒食焉。礼南方……炎帝、祝融食焉。礼西方……少昊、蓐收食焉。礼北方……颛顼[zhuān xū]、玄冥食焉。”他所说的太昊、炎帝等已全部是祖先神。
我们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里几乎都可以看到这类现象,特别是一些级别特别高的墓葬里,都发现了大量的琮、璧、圭、璋、璜等玉器。先前的“贵族”死后变成保护种族的神灵,也开始享受到了玉器的礼敬。而在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中我们更是发现了沟通上天和人间的做祈祷状的玉人——原始社会的巫师。
从《史记》看,商代统治者的祖先简狄,据说是黄帝的后裔。传说简狄因食玄鸟之卵。故《诗˙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也正因为如此,鸟是商代的重要题材。商代统治都因为自认为得到天下是“受命于天”,昏庸的君王就不知修为。到了纣王更加倒行逆施,被周武王讨伐,在牧野一战被推翻。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玉神人首  
上海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  凌家滩文化   玉神人像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玉琮王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三星堆文化  玉戈    三星堆博物馆藏

商 玉人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院所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6: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礼佩文化时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221年)
“受命于天”的商被严灭亡,给周代的统治者出了一道难题,既然是“受命于天”,怎么会灭亡呢?周代先贤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即使是“寿命天于”也要有德才能守之。如果丧失了“德”,天下一样要丢失。于是周代的先贤制定了“以德治国”“保民敬天”的国策。同时将玉器变成等第的信物。在统治方式上也改变了商朝的“巫君合一”的形式。《周礼˙春官˙大宗伯》就记载了当时的用玉制度:“以玉做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周礼》一书出于后代儒生之手,成书于战国时期,里面的记载,如谷璧、蒲璧,应指雕琢了这种纹饰的玉璧。但目前考古发掘,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而蒲纹更迟,出现在战汉之际。因此,我们不能拘泥于书中的记载,也不能据此完全否定书中的记载。在河南三门峡市发掘的虢国公墓中,我们就看到了这个封邑在京畿内的诸侯在用玉上是十分严格的。
在这个时期,巫术观念地位下降,玉器成为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原始宗教中祭祀神灵的礼品;同时玉佩的装饰作用突出了,曾经十分神圣的“礼器”,如璧、琮、璋、圭、璜、琥等“六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圭、璋、琮逐渐减少甚至在战国晚期消失,璜、琥彻底退出“礼器”的行列,变成贵族配饰。在西周的墓葬中佩饰出土的最多,璜、珩、串饰极丰富,就是一个证明。同时,玉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并被人格化。
《诗经》在这方面的描写很多。《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是妇人把自己的丈夫,比喻成温润的美玉。《诗˙卫风˙竹竿》“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这里以凝白的美玉形容女子洁白的牙齿,并因为其身上的佩玉,感到她婀娜多姿。作为儒家典籍,《礼记》认为“君子比德于玉焉,古之君子必佩玉”,玉佩能起到令君子“行有节也”的作用,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孔子更是提出了玉有“十一德”:“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湿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将玉赋予了儒家的全部价值观。自此,以玉比德的观念形成,佩玉以自勉的风气得到发扬。在儒家的提倡下,玉器在早期宗教、政治的多重内涵中,又增加了道德伦理的广泛意义,把“玉德”的理论具体化。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漫长的玉文化历史上,对中国玉文化贡献最大的就是这一时期,玉曾经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规范着人们的行止,而“君子比德于玉”的价值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华民族以中庸、仁爱为核心,温良淳厚的民族性格。
但是历史走到春秋时代,周王朝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原先的用玉制度被破坏殆尽。到了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些新兴阶级更是和“周礼”的规定毫无关系,因此他们要打破原先的规定,各诸侯国的能工巧匠也各逞其能,使战国玉器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商  玉龙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商  玉璜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西周   幎目缀玉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  湖北荆州熊家冢墓殉葬玉器
荆州博物馆藏
仙道文化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
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但国祚太短,玉器很难从战国中剥离出来,这个任务要由汉代加以完成。有意思的是,汉在政治上继承了秦,在文化上却继承了楚。而楚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多保存“神巫文化”的国家。因此,汉代在经历了“文景之治”、国力达到空前强盛的情况下,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将儒家的尊玉、厚葬理念发展到了极致。
作为殓葬玉,西周还只是“玉覆面”“玉塞”,玉器更多的是以财富的意义陪葬,但是到了汉代却变成了“玉衣”,成为保护尸身不坏的屏障,从而进入一种神仙的境界。但是,两汉末年都经历了农民大起义,起义农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许多都发泄在了破坏墓葬上。不仅有民盗,还有官盗,历史上曹操、孙权都曾经发兵挖墓,以充军饷。广州南越王赵昧墓,如果不是孙权派去的盗墓兵将性急,恐怕就不会给我们留下这些瑰宝了。盗墓的结果造成十墓九空,地下的财宝惨遭破坏。不过,盗墓尤其是公开的挖墓取宝,也产生了一个副产品;玉器能够保护尸身不坏的神话破灭。试想,这对玉的神秘意蕴该是多大的打击!
有趣的是:在仙道文化时期,它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两汉为“殓玉护尸”阶段,在南北朝是“餐玉长生”阶段。汉末的动乱击碎了人们玉能护尸的幻想,但在人们的眼中,玉还是有灵性的东西,人们开始为在神秘意蕴笼罩下的玉寻找新的出路,这就是“食玉”。本来,在远古时期先民因为对自然现象没法理解,所以想到了用心中最美好的物品——玉,去讨好鬼神,认为玉是只有神灵才能够享用的食品。到了两晋南北朝,这一远古留下的信息,开始刺激那些醉生梦死的富豪,既然死后玉衣没法保护尸体不朽,难以进入神仙的世界,那还不如求个长生不老。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捷径就是吃玉,深受这一思潮影响的是汉民族统治的南朝。
据晋人葛洪《抱朴子》记载,当时有一《玉经》,专门指导人食玉,方法是:“以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之为水,亦可以葱浆逍遥之为液,亦可饵以为丸,亦可以烧以为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伤,百毒不犯也。”而且,“服玉者寿如玉。”
南京曾发扬出两座南朝的墓葬,墓主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在他们的腹部位置有石粉之类的块状东西,估计是因为长期服玉,导致胃穿孔、肠梗阻才不治身亡的。
南朝的这种玉的价值取向,对玉器是毁灭性的,它毁灭了大量的历史上的玉器,也使南朝的玉器制作实在是乏善可陈。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人们对玉的价值取向,对“玉文化”的发展与毁灭将会有何等重大的影响。
西汉  蝉形玉琀  江苏邢江县姚庄村出土  
扬州博物馆藏
东汉  银缕玉衣(附玉枕)  
安徽亳州董园一号墓出土   亳州博物馆藏

南朝˙宋  龙纹玉鲜卑头
上海博物馆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6: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融会文化时期(581年至1271年)
中国的玉文化,在经历了“敬天地,礼鬼神”“保护尸身不朽”“吃了长生不老”这几个阶段之后,等到科学技术发展了,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发现与探索”终于让先民知道鬼神根本吃不了玉,玉也根本护不了尸,吃玉也根本没法使人长生不老,而且吃多了还会使人送命。所有这些笼罩在人们心理上的神秘意蕴开始消除。对于儒家所提倡的“君子比德于玉”的观点,人们大多只当作一种美好的意愿。但是玉作为一种珍稀、美丽的材料,位置并没有降低,只是被唐人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使玉器走出了受神秘文化影响的氛围,进入了受世俗文化影响的境地。
唐朝是一个疆域广大的帝国,它向西一直影响到欧洲的里海,大国的心态使它以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态度。而且唐代的皇帝为了证明其血统高贵,将战国的哲学家老子认作了祖先。因此儒家对于玉文化的阐释,没有什么包袱。总的说来,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时代,尊道教为国教,对佛教也积极引进,对儒家,则用科举制度加以笼络,给读书人以出路。文化的兼容使唐代玉雕中开始出现了深目高鼻的“胡人”,而且多是“献宝”“歌舞”的形式出现的。佛教艺术及西亚、中亚的艺术都出现在唐代的玉雕之中。
宋太祖用和平方式“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在政治上制定了“偃武修文”的国策,并彻底废除了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门阀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使得下层人士能通过读书走上仕途。正如《神童诗》上所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想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因此极大地刺激了宋代的文化发展,使之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书法、绘画、建筑、陶瓷、文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但是“偃武”的结果却使宋朝从立国开始就处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压力之下,这种压力最先来自辽,后来是金,最后被元朝灭亡。
由于“偃武”,有宋一朝,边患不断;由于“修文”,刺激了广大读书人。因此,从两方面讲,宋人都既渴望能够安居乐业,又渴望改善现今的生活状态。在宋代的墓葬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陪葬砚台,这是宋人希望通过陪葬砚台来保佑自己的后代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一个佐证。在玉器制作上,宋人将自唐代以来的世俗观念进一步推向高潮。在宋玉中,童子题材、花鸟题材大量出现,充分反映了宋人对“莲(连)生贵子”从而改变家族社会地位的期盼。
唐    凤纹海棠形玛瑙盘
上海博物馆藏
唐   胡人伎乐纹带銙   
上海博物馆藏
宋  执莲童子  上海博物馆藏
草原文化时期(907年至1368年)
辽代立国时间比宋代还要早几十年,中华民族大家庭经过多年的糅合及文化渗透,使得少数民族也开始喜欢上玉了。辽金人将本民族春秋狩猎的审美取向体现在玉器上,出现了大量的“春水玉”和“秋山玉”,以及一种镶嵌在帽子上的——帽顶。
元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了倒行逆施的民族政策,将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金代统治的北方地区的汉人)、南人(南宋统治地区的汉人)。把职业也分成十等:官、吏、僧、道、医、工、匠、娟、儒、丐,在宋代生活最有滋味的读书人一下子变得连妓女都不如了。而且元朝前期科举制度尽废,几乎断送了读书人的前程。为了生存,大批读书人纷纷涌入他们最容易操持的营生,投入到工艺品制作的队伍,为这个行业输入了高品味的文化。在玉器制作上,元代继承了宋、辽、金的全部题材,只是显得更加气势磅礴,在技术层面上说,是在大处着眼,不太注意细节。
辽  白玉飞天  辽宁喀左县白塔乡辽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金  春水玉饰  上海博物馆藏
元    透雕莲鹭纹玉炉顶   上海博物馆藏
吉祥文化时期(1368年至1911年,并影响至今)
明代的统治权回到汉族人手里了,社会上涌现了大批市民阶层,他们有钱,但水平有限,对历史文化的知识不甚了了,对眼前的事物喜欢跟风。明人文震亨的《长物志》就记载了明人喜欢当代艺术品的情况。当时,时大彬的紫砂壶、张鸣歧的铜手炉,还有陆子刚的玉雕,都被吹得神乎其神。明人对玉雕当然喜欢,但整个社会的需求是品味不高,做工粗放的玉雕,被称为“粗大明”,连江西王墓里出土的部分玉器都是今天的收藏家不屑一顾的粗劣货。当然,明代也有精品,如前面所提的陆子刚所代表的“南细工”,但在明代,玉器的雕工粗放是其主流。
清朝又是少数民族当家了,但这个民族有文化,他们是金人的后裔,金人是一个全盘接受汉文化的民族,连官印都是汉字。清朝初期,内乱外患一直不断,三藩作乱、葛尔丹反叛,直到乾隆二十五年才最后将反叛平定,新疆回归中国叛图。从此,和田美心不需通过贸易,直接进入中原地区,解决了玉雕的原料问题,精美的玉雕开始大量出现。奇怪的是,清代的玉雕在题材上并没有重温“春水秋山”的旧梦,而是全盘继承了宋代以来充满生活意味的题材,并将明代出现的“谐意隐喻”题材推向高潮。如雕一只鹤站在海岛上,面向太阳,叫“一品当朝”;雕两只螃蟹夹了支芦苇,叫“二甲传胪”;雕三只羊加一个太阳,叫“三阳开泰”;雕一条枝干几个荔枝,叫“一本万利”;一支笔、一个银锭、一只如意,叫“必(笔)定(锭)如意”,等等。和上古时代相比,玉器已没有了一丝一毫的神圣感,已降到一般工艺品的地位,完全被世俗化了。
清  三螭纹玉觚  上海博物馆藏
清   碧玉碗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以上文字,只是“玉文化”的梗概,而且是一个十分粗略的梗概。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大略地了解中国玉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体现的不同价值,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表现形式。需要注意的是“神秘文化”为“上游文化”它会对“世俗文化”形成影响;而作为“下游文化”的“世俗文化”,则不会对“神秘文化”做出影响。在各个文化阶段,界限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后期的文化会或多或少地保存前期的时代气息,只是这种前期的气息不再是主流而已。了解了这种情况,不仅能对大量流散在民间的玉器进行鉴别(仿古玉和伪古玉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而且对那些考古发扬的古代墓葬中的玉器,也能进行更好的断代。
当然,以上所阐述的只是对中国古代玉器“文化层面”的知识,如果要真正识别一件古代玉器,还必须具备“技术层面”的知识,即要对每一件古代玉器的材料、器形、纹饰、雕工和沁色(或包浆)全面分析。这个“形而下”的问题,将是另外一篇文章讨论的内容了。
本文摘自《中华瑰宝》杂志2017年2月号总第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25 18:50 , Processed in 0.06326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