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联盟-古玩百科_琴棋书画_珠宝玉石_文玩瓷杂_收藏艺术_鉴赏交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1|回复: 1

蟹爪纹------汝窑绝妙的特征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0 15: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汝窑,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官汝瓷器器型娇小,这是由于工艺的限制,汝窑瓷器不能做的过大过重,否则那芝麻般细小的支钉将无法承受。就是这小小而又古朴的汝窑瓷,却浑身都充满着神秘。
蟹爪纹是汝瓷的特点之一,也是许许多多汝瓷的爱好者、甚至许多研究汝瓷的专家都没有搞明白的秘密之一。
但是即使有人有机会能把官汝窑真品捧在手里反复观看,却也没有搞清楚汝窑的这一特点,没有说明白汝瓷的蟹爪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先摘录一些当代有关对陶瓷研究的书中什么是汝瓷蟹爪纹的论述。





方法/步骤
  • 1

    第一种是这样说的:“‘汁中棕眼隐起若蟹爪',这使人难以理解,棕眼本来是釉面上的一种缺陷,小小的如鬃毛大小的棕点又怎能隐起若蟹爪?”
    这本书的作者是对古人描述的蟹爪纹极其怀疑,根本不承认汝瓷上有蟹爪纹这个概念。认为古人把棕眼这种缺陷定为蟹爪纹难以理解,棕眼与蟹爪有何相像之处?这本书不但没有解决疑问,反而又提出了疑问。
  • 2

    有的书是这样形容汝瓷蟹爪纹的,算是第二种对蟹爪纹的解释吧:“汝窑...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透明无色似冰裂,俗称为‘蟹爪纹。’”
    这本书的作者承认汝瓷有蟹爪纹,但是认为蟹爪纹就是瓷器釉面的开片。只不过这位专家忽视了一个问题,既冰裂纹就是蟹爪纹吗?这两种纹的纹理纹路是一样的或近似吗?两个名称能等同、能互换吗?概念是一样的吗?                  
    还有的书更进了一步,在开片说上又加了毛刺说:“汝窑有什么特征呢?古书上记载的比较含糊,说有‘蟹爪纹’。蟹爪纹说的非常抽象,书上的记载也不是很清楚,大致就是说那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的,我们看大闸蟹的蟹爪尖上都是小毛刺,就是那个感觉”。这是第三种对蟹爪纹的解答。
    古书上记载的比较含糊,他解释的挺清楚,蟹爪纹就是开片,开的片就像蟹爪尖上的小毛刺。解释的相当细致。令人奇怪的是,想在古瓷上找到毛毛扎扎的开片挺不容易,难道汝瓷的开片真的如此别出一格吗?蟹爪尖上真的都是小毛刺吗?
  • 3

    而创造蟹爪纹这个名称的古人是怎样解释的?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描述蟹爪纹的:“汝窑,---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这是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燕闲清赏笺”中的摘抄。“格古要论”“博物要览”等古籍论述中都有如此对蟹爪纹的描述。许多清代和民国的古书如“陶说”“竹园陶说”“饮流斋说瓷”中,都对此做过引用,有的甚至一字都不改。这说明古人对蟹爪纹的认知完全相同,毫无疑义。
    古人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釉汁莹厚,汁中棕眼隐若蟹爪。”
    我真的被这些当代专著搞得迷迷糊糊、晕头转向了。古人说蟹爪纹就是釉汁中的棕眼啊,与什么样的开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对这么明确的定义还有如此多的解释?那些作者是故意做出看不懂古书中古人对汝瓷明确的有关蟹爪纹的表述,还是另有它意?写书的都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接触真正汝瓷的专家,应该不会对什么是蟹爪纹与古人产生如此大的歧义啊。后来我才知道,不认真观察、细致分析,还真的难以理解古人所说的蟹爪纹。
  • 4

    赏玩过古瓷的人们都知道,不管是唐代的越窑、瓯窑还是婺窑,宋代的汝、官、哥、均、定,除了胎体和釉面结合的极好,且保存的条件也特殊的情况下,几乎流传下来的器身釉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开片。除了“官瓷和哥瓷”的大部分开片是当时人为的,其他的都是自然和历史在瓷器上刻出的沧桑印记。那么,到底什么是汝窑的蟹爪纹?它是历史的印记还是当时得胎记?
    先说一说什么是蟹爪。蟹爪,既蟹足,蟹的脚巴丫子。捉过蟹、吃过蟹、甚至只要你看过蟹,就知道蟹爪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说蟹爪,而不说蟹脚、蟹足,是因为蟹爪真的就是爪,又尖又细又小,但是并没有一点儿毛刺,有毛刺的是腿部,而不是足部。
  • 5

    既然蟹爪的足部没有毛刺,因而说蟹爪纹是汝瓷开片的毛刺理论不能成立。冰裂纹就是描述瓷器的开片像裂开的冰一样,与蟹爪纹像蟹的爪的纹路一样,两者没有相同之处,因而说冰裂纹就是蟹爪纹的理论也不能成立。古人既然说了汝瓷有蟹爪纹你非说那是缺陷不是纹路,与古人掰腕子而不讲理,这就不是理论不理论的问题了,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现在让我们仔细观察,认认真真地观察,翻来覆去的观察,看看汝瓷的蟹爪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当你仅仅是注意汝瓷开片而从正面看汝瓷的时候,不管怎样看,都只能看到像冰裂开的冰裂纹,或是像鱼鳞斑似的鱼鳞纹等还有像其他裂纹的线条:有的粗、有的细、有的宽、有的窄,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横、有的竖、有的斜、有的直。看纹路里的颜色有黑、有褐、有黄、有红等等等等,就是看不到“毛毛扎扎”的蟹爪纹。


    END


注意事项
  • 可是且慢,当你从其他角度反复观察,在适当的光线条件下,就会隐隐约约看到汝瓷器身上确实有一些十分不明显的棕眼,而且这些棕眼不是平均排布,而是一行行、一列列地出现在瓷器的表面,就像一个个螃蟹刚刚从海水退去的平静的沙滩上面爬过,留下一个个一串串若隐若现小小的足印,使人在恍惚中似乎来到了大海边。真是奇妙无比,令人惊讶万分。这就是古人在书中记载的“汁中棕眼隐若蟹爪”的蟹爪纹,这就是由棕眼形成的蟹爪纹。这时,我们真的不禁为古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形象生动贴切的比喻大声拍案叫绝!
  • 据古书记载,汝瓷不仅有蟹爪纹,还有鱼子纹,由比蟹爪纹要大的棕眼组成。产生这两种特殊现象的是官汝瓷特殊的工艺造成的。有关鱼子纹的话题,不在这里赘述。
    顺便多说几句,一是关于汝窑存世量的问题。汝窑另可分为民汝和官汝。民汝生产的时间长、产量大,因而存世量较大。不是有些专家所断言的所有的汝窑瓷器目前存世量仅几十件。我们许多收藏家手里的汝瓷肯定是汝瓷,只不过多是较容易收集到的民汝和南宋及元代的汝窑系产品而已。许多人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民汝,什么是官汝,甚至有的拍卖行把民汝当成官汝拍出了令人咂舌的天价。
    而汝窑中的官汝瓷仅仅只生产了二十年,因而官汝器相对来说存世数量较少,人们看到真品的机会较少,拿在手里仔细观察赏玩更是难以满足的奢望,其实这还是个误区,官汝瓷的存世量也不仅仅只有几十件。官汝器虽然较民汝器少的多,但它到底生产了二十多年,并可“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因而民间存世的官汝器亦有相当数量。唐三彩仅仅生产了约五十年,从陇海铁路一条线就出土了几万件。特别是金灭北宋,元灭南宋,皇宫里的官汝瓷四处流散,民间官汝瓷的数量肯定不少,只不过因为确认困难,无法准确统计罢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官汝瓷以陈设观赏器为多,民汝瓷多为实用器,而民汝器上极难见到蟹爪纹。
  • 二是有的专家在书中断言:供御拣退的官汝瓷器肯定都是次品。他们没有想一想,是供御前拣退,还是供御后拣退。你总不能把好的坏的产品掺和着一起都送到宫里去,由皇上来检出残次品。皇上难道是质检员?那也太不把皇上当皇上了。首先是谁敢把残次品送进皇宫?进宫的产品肯定都是合格得不能再合格的产品。但是皇帝选择合格产品的国家标准是什么?就是他本人,就是他的喜好!他说好就好,他说不合格就不合格,尽管器物本身并无质量问题。别人看着不顺眼的东西,他认为有特点,别人认为完美无缺,他认为平淡无味,下令退出宫去市场上卖了。皇上看不上的就是残次品,不管质量如何上乘。你造瓷的敢跟玩瓷的皇上叫板吗?
    所以说出卖给民间的官汝瓷都是次品是站不住脚的推断,送到皇宫里去的瓷器都是精品里的精品。供御前有毛病的瓷器早就被砸碎在当地的窑坑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15: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文献关于汝窑蟹爪纹论述的基本脉络

南宋《百宝总珍集》:“有鸡爪纹者认真,无纹者尤好。”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

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汝窑,实为玛瑙末入釉,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

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有棕眼隐若蟹爪纹者尤佳。”

且明高濂《燕闲清赏笺》中记载的“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在明代《格古要论》清代《陶说》和民国《竹园陶说》,都引用过此话,这说明古人对蟹爪纹的认识没有疑义,汝窑的蟹爪纹就是釉面中隐隐约约的棕眼。而现在好多书中把它说成是开片纹,百度百科中也说:釉面开裂纹片,俗称为蟹爪纹,以致很多藏友也把蟹爪纹当成开片纹,这些曲解真是误人子弟啊!

追求本质:解惑汝瓷之“蟹爪纹”

原来,蟹爪纹就像清晨一群大大小小的螃蟹,刚刚从海水退去的细软沙滩上爬过,留下了一个个若隐若现小小的爪印,恰似一道绝妙的风景,使人在闹市中似乎来到了海边。我们不禁在为古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形象生动的比喻拍案叫绝!

为什么说“无纹者尤好”?

北宋汝新窑生产的瓷品,釉面上普遍出现一种纹理。起初,南宋人把这种纹理称为“鸡爪纹”(明以后称蟹爪纹)。但为什么又说“无纹者尤好”呢?这与“有鸡爪纹者认真”是否相矛盾呢?是不矛盾的。鸡爪纹作为汝新窑的工艺特征(或工艺死角)极难回避,因此汝新窑产品普遍具有鸡爪纹,无纹者则少之又少。用更容易见到的有鸡爪纹的汝新窑,去鉴定很难见到的胎釉工艺都一样但无鸡爪纹的汝新窑,正是南宋鉴古者最简便有效的办法(如同我们把虎豹狮类归入猫科一样)。因为当时以鸡爪纹为弊病,所以强调无纹者尤好而已。清代朱琰对这种鉴定方法讲得最明白:“辨蟹爪纹,如端溪石辨鸲鹆眼,眼本石病,得此可验真水坑。故曰无纹者尤好。”

怎样理解明清文献的变化?

(汝窑不在南宋境内,所以南宋人对汝窑的最初鉴定依据应是从北方南渡的汝窑工匠或熟悉汝窑的人那里得到的。河南汝州地处内陆,鸡是常见物,所以用“鸡爪”来称呼。)明初,曹昭作为松江人,可能因为对蟹更熟悉的缘故,也可能为了更形象的缘故,把这种鸡爪纹改称为蟹爪纹,而被后世一直沿用。他应该是看到了无蟹爪纹的汝新窑器,所以知道“尤好”。高濂的贡献是明确指出这种蟹爪纹实质上是棕眼的一种表现形式。清许之衡指出“有棕眼隐若蟹爪纹者尤佳”,既肯定了高濂的论述,同时又对有蟹爪纹的汝新窑做了高度评价。这是因为高濂对汝新窑所见仅有带蟹爪纹的数件(蒲芦大壶+碟子数枚),而许之衡生活在清末民初,由于铁路等的兴建,出现了宋汝窑集中出土的情况,他比先人所见更多,有了更大范围的比较,但那种无蟹爪纹的汝新窑,许之衡并未见到,所见大多是其他窑口所生产的宋汝普品,因此他感叹有蟹爪纹者尤佳。

蟹爪一样的棕眼

关于汝新窑蟹爪纹,有人说是开片,这是明显不对的。因为汝窑开片,即便特意拿出几条纹理来可以勉强看作蟹爪(或蟹爪上的尖刺、毛刺等),但掺杂其中的其他纹理呢?你看像蟹爪,我看像蛛网,他看却像丝瓜络。这种论点,只看一点,不顾全面,主观想象的成份太浓,根本不能用于鉴定。古人不会这么蠢。

追求本质:解惑汝瓷之“蟹爪纹”

有人说是蟹爪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这更是不对了。因为古人起初把这种纹理定位为鸡爪,而鸡爪印迹与蟹爪印迹是完全不同的。即便说的是蟹爪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也只能说是蟹爪痕纹、蟹爪印纹等,而不会说是蟹爪纹。我们要相信古人,一个不准确的形容词是不会被沿用几百年的。有人说古人文献互相抄袭,某些人、某些时候有这种可能,但不可能是全部;更有一种可能,是古人认为这种说法非常准确传神,所以一直沿用下来。

追求本质:解惑汝瓷之“蟹爪纹”

如果说其他学者说得比较简略,那高濂以自己“吾尝见之”的亲身经历,明确无误的告诉我们:他所说的汝新窑蟹爪纹其实是一种棕眼的表现形式。他的具体形象是一种鸡爪和蟹爪的类似体。而我们长期以来在错误的理念中纠结,其根本在于误解了棕眼的概念。

为棕眼正名

现代人一说棕眼,心里首先浮现的是釉面上的圆形小凹陷,这是因为我们接触最多的、最常见的棕眼就是这一类,而棕眼的称呼其实也让我们向这一方向思考。现在一些专家也按这种思路对棕眼进行了定义。而这正是我们易受误导的主要原因,正是我们最需要正本清源的地方。

追求本质:解惑汝瓷之“蟹爪纹”

什么是棕眼呢?清许之衡所著《饮流斋说瓷》保留了许多古代相沿已久的古董名词,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注解。其贡献应该值得重视。他对棕眼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釉汁中凹而缩者曰棕眼,亦曰鬃眼。”这里的关键,是说棕眼是釉面凹而缩者,而不是釉面凹缩为圆形者,也就是说,棕眼不一定是圆形或近似于圆形,只要是釉面某个小部位出现了“凹而缩”现象的,都可以称为棕眼。

说一千,道一万,所谓“蟹爪纹”其实就是北宋汝新窑釉面上出现的如蟹爪一样的棕眼。它是鉴别宋汝新窑器的基本依据。

所以,古人所推崇的宋汝,只是那种具备或不具备蟹爪纹棕眼的北宋汝州新窑器。而只有具备“有蟹爪纹棕眼的真正宋汝新窑”主要特征的无蟹爪纹汝瓷,才是古人所说的“无纹者尤好”的宋汝。现在出现的宋汝不少,但有蟹爪纹的汝新窑器极少,无蟹爪纹的汝新窑器就更不用说了。

小结

从历史记载和存世汝窑瓷器看,汝窑的釉面不仅有蟹爪纹,还有鱼子纹、蝉翼纹等。但蟹爪纹是官汝的重要特征之一。汝窑又分民汝和官汝。官汝即汝窑,民汝则叫临汝。临汝生产时间长、分布广、存世量大。汝窑生产时间只有二十年,窑口少,存世量相对也少,但也不是有些专家所断言的目前存世量仅几十件。我们在收藏汝瓷时,要认真的研究和鉴别,真正弄清汝窑和临汝窑,不要把较容易见到的临汝以及南宋和后代的仿汝窑产品当成汝窑来收藏。

追求本质:解惑汝瓷之“蟹爪纹”

枝节上的争论不休,更可能是没有理清根本。古人已经说得很明确,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深究罢了,或者是跑偏了方向,没有真正去追求事物的本质。说了不少,只希望有心人要高度重视古人的文献,毕竟他们离古瓷的生产年代更近一些。能让藏家特别是初入此道者少走些弯路,是本文的心愿,没别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玩百科_古玩|文化艺术|收藏品|收藏家黄页 ( 青ICP备06001001号 )

GMT+8, 2024-4-18 20:28 , Processed in 0.04122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